文 | 潘晓俊(金融从业者)
现货黄金价格在2025年10月6日突破了3900美元/盎司的关键关口,并进一步触及3920美元/盎司,再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尤其令人瞩目的是,金价从首次突破3800美元到站上3900美元,中间仅相隔不到10天,上涨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金价飙升再次成为全球财经头条,3920美元的历史新高背后是市场对经济不确定性的集体焦虑。在这样的历史时间,我们回顾下,曾经在3月2日写《黄金永远涨,卡拉永远ok》时提过黄金涨的不敢下手了,结果半年多过去,黄金又创新高。
难道黄金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么?
金价破纪录,市场情绪高涨
黄金市场迎来了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2025年10月6日,现货黄金价格不仅突破了3900美元/盎司大关,更一度触及3920美元/盎司,创下历史新高。
这一突破并非孤立事件,而是黄金近期强劲上涨趋势的延续。近期可以说全球都在为黄金上涨助力,除了俄乌战争外,美国政府最近也闹腾,且私营部门就业数据疲软,交易员加大对美联储降息的押注。美联储降息预期为金价提供了强劲支撑。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美联储观察工具,交易员认为美联储本月将关键利率下调25个基点的可能性已接近100%。投资需求激增是另一关键因素。全球最大黄金ETF,SPDR黄金信托基金公告显示,其持仓量增至1018.89吨,为2022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彭博社汇编的数据显示,9月黄金ETF月度净流入量为三年来最高。
面对金价持续飙升,投资者也需保持足够警惕。价格波动风险是首要考虑因素。没有任何只涨不跌的资产,黄金也不可避免。
尽管黄金投机性持仓仍未达极端水平,但超买信号提示投资者需保持谨慎。若金价跌破关键支撑位,可能很快引发获利了结压力。交易风险同样不容忽视,特别是杠杆交易可能放大亏损,实物交易存在溢价与折价风险。此外,情绪风险也需要警惕,短期投机易使价格脱离基本面,需警惕市场情绪反转。
同样的话我三月份也写过,但是半年过去证明过去半年是过于谨慎了,但随着涨幅进一步扩大,应该说风险是在进一步积聚。
积存金会是银行营销的利器
在金价屡创新高的背景下,银行推出的积存金产品成为投资者参与黄金市场的理想工具。
我观察到很多银行近期都在推出这个理财产品,不仅领先的国股行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有些金融科技平台也在推出这类理财产品为部分区域性银行提供这个服务。例如工商银行的积存金是与世界黄金协会联合推出的“智能型”黄金投资产品。投资者只需签订协议,约定每月扣款金额,工商银行专业团队便会每日以等分金额购买黄金,实现黄金的“零存整取”。
这类产品有三大突出优势,投资门槛低,每月最低只需200元,即可参与黄金大投资,这在目前涨疯了的情况,是降低门槛的很大优势。另外平摊成本,通过长期分批定额投资,金价高时少积,金价低时多积,有效平摊持有黄金的成本,最主要就是灵活性高,投资者可随时终止或变更积存计划,也可根据金价波动采取主动积存或赎回,这是比实物黄金有优势很多的地方,但是买积存金不能当股票来灵活交易,因为有买入和卖出差价的,频繁买卖更亏。
但对于没有精力或经验判断黄金市场的个人投资者,如工薪一族、年轻夫妇等,积存金提供了一种省心且风险可控的黄金投资方式。
银行营销的平衡术
如果没有积存金产品,即使实物黄金和有些银行代销的金饰品也是很好的热点产品,但是面对金价热点,银行营销需格外冷静。过度营销不仅会损害客户利益,也将为银行自身埋下风险隐患。
首要原则是避免预测金价走势。就像前面提到的黄金的风险在积聚,所以一定要和银行一线人员强调,绝对必须不能向客户保证黄金会继续上涨。而且最好明确告知客户,金价也可能回调。”话术规范至关重要。要求所有营销材料和话术中不得出现“稳赚不赔”、“肯定上涨”等承诺性表述,取而代之的是“黄金具有长期保值功能”、“分散资产配置”等中性描述。风险提示必须醒目充分。无论是手机银行页面还是柜面协议,都需要明确提示黄金价格波动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多家银行已悄然调整积存金产品的风险等级。例如建行已经将其“易存金”风险等级调整为“中风险”。工行、中行、交行、光大银行等多家银行上调积存金产品的起购点,部分银行是年内第二次上调。
要从销售产品到提供解决方案
就像股票最疯狂的时候,如果不推荐股票或者股票类基金,客户会流失,如果推荐股票或者股票类基金就会存在风险。一样的,这时候不能仅仅推荐黄金类产品。聪明的银行不会仅仅把黄金当作单一产品推销,而是将其作为整体资产配置的一部分。
不再简单地说趁着黄金涨的好,买点黄金吧,而是帮助客户理解黄金在资产组合中的保值和对冲作用,通常建议的是按照比例如配置,而且在这个历史新高阶段,不易配置过高。在市场高点时期,银行更加强调定期定额的优势,鼓励客户通过长期投资平滑风险。并且将黄金与养老规划、子女教育等长期目标结合,淡化短期投机色彩。黄金业务的价值不仅在于直接收入,更体现在它帮助我们与客户建立了更频繁的互动纽带。”
面对金价高点,观察到有些银行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布局黄金业务的长期发展。产品丰富度是首要方向。除了传统的积存金和金条,部分银行正在探索与黄金挂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客户的需求。部分领先银行已优化了积存金的兑换流程,支持线上申请、线下提取,部分还提供定制刻字等增值服务。更重要的是,银行需要构建跨越周期的服务能力。这意味着不仅在金价上涨时提供购买建议,也在金价调整时及时提示机会,真正陪伴客户成长。例如工商银行在积存金业务知识宝典中明确建议:“切忌在金价低谷停止黄金积存。受国际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影响,金价有涨也有跌,在金价低迷的时候应该坚持进行黄金积存才能够有效降低投资的整体成本。”
金价高涨创造了难得的市场热点,但银行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构建不受金价波动影响的可持续黄金业务模式。热点会过去,但客户信任是永恒的。银行追求的不应该是在市场热度下卖了多少钱,而是五年、十年后,客户仍然认为是他们黄金投资的首选渠道。(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头条号立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