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天狼

这年头,衡量一个国家军工体系是否先进,除了看武器性能外,还得看“动手能力”——尤其是在重型装备建造上是否有稳定、高效的工业体系作为支撑。而这一点,在航母建造领域尤为明显。近日,一组来自大连造船厂的卫星图再次引发热议——一个“灰扑扑”的、不带盖的方形大分段赫然出现在造船区,有人猜测这可能是正在预建的004型核动力航母的重要部件。虽然官方并未确认,但舆论几乎炸开了锅,毕竟此时此刻,美俄在航母项目上双双“翻车”的反衬之下,中国海军的节奏实在是太稳了。

中国正研发13万吨级航母?博主解读

▲美国肯尼迪号航母服役进度再度延期

让我们从大环境说起。美国福特级航母的“二号舰”——肯尼迪号,再次宣布延期交付,原因让人哭笑不得:关键的电磁拦阻系统未通过认证,弹药升降机也尚未装配完毕。作为世界最强造船国家之一,美国的军工配套产业,竟在最核心的航母项目上连环掉链子,不禁让人质疑其工业体系是否还如冷战时期那般强大。

再看俄罗斯,更是令人唏嘘。其唯一一艘航母“库兹涅佐夫号”已在船坞中躺了七八年,本想进行全面大修,结果不仅进展缓慢,如今竟传出或将放弃维修的消息。一个曾经能造航母的超级大国,竟连维修改装的能力都难以维持。

而这一切,恰恰成了中国航母项目的最好“背景板”。中国目前已有两艘航母服役(辽宁舰与山东舰),第三艘福建舰采用电磁弹射系统,已经完成第八次海试,距离正式服役仅一步之遥。这标志着中国海军已经基本实现了从“滑跃起飞”到“电磁弹射”的技术跨越。而如果同时再传来004型核动力航母已经开建的消息,那么三航母战斗群、核常兼备的构想将加速实现,中国也将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航母强国。

中国正研发13万吨级航母?博主解读

▲建造中的美国肯尼迪号航母

让我们把焦点重新拉回大连。根据公开卫星图像,6月初,大连造船厂出现了一个封闭的白色方形结构;不久后,一个不带盖的灰色方块再次现身。更早在3月,还有人发现了疑似电磁弹射轨道的斜角结构件。

有观点认为,这些构件极可能属于核动力航母的模块,特别是生物防护层(即核反应堆保护箱体)。不过专业人士指出:核反应堆的生物防护层一般是船体结构的一部分,不太可能作为独立构件存在;而这些“方盒子”是独立出现的,与核反应堆关联并不紧密。

那么这些分段到底是不是航母的一部分?答案依然扑朔迷离。但可以确定的是,大连造船厂具备建造超级航母的能力,无论是在基础设施、制造能力还是人力储备方面,都已处于世界一流水平。

中国正研发13万吨级航母?博主解读

▲004型核动力航母想象图

近年来,外界一直有传言称,中国正在研发一艘13万吨级的超级航母——代号004。相比福建舰约8万吨的排水量,这将是一次跨越式的提升。以福特级为参考,13万吨意味着更宽大的飞行甲板、更强的舰载机携带量、更高的出动效率与远程打击能力。

据推测,13万吨级航母可搭载多达50余架重型歼-50隐身舰载机,6架空警-600预警机,10架反潜直升机,在两小时内可完成120架次舰载机起降,作战半径达1500公里,远超现役的10万吨级核航母。最关键的是,这类超级航母在设计上将完全融合电磁弹射、多波段雷达、智能调度系统等新一代舰载系统,形成“体系级打击能力”,不仅能对敌防空体系实施压制,还能快速完成局部空域制空权的争夺。

值得一提的是,大连造船厂与江南造船厂采用了不同的建造工艺:前者使用“塔式造船法”,即在船坞中自下而上逐步堆叠建造,适合多模块的并行施工;而后者使用的是“巨型总段法”,将多个总段在陆地拼装后整体吊装入坞。不同工艺路径反映出中国在造舰方式上的多样化探索,亦说明——无论是福建舰的姊妹舰,还是潜在的004型核航母,中国具备同时开工、分批推进的工业能力。

中国正研发13万吨级航母?博主解读

▲004型核动力航母想象图

虽然目前并无确凿证据显示这就是004型核动力航母,但不能忽视的是,中国确实有足够的工业能力、战略需求和技术储备来建造一艘13万吨级的航母。而“意外泄露”的分段卫星照,是否也是一种有意无意的战略信号,向外界传达:中国的第四艘航母,不远了?

无论如何,全球局势愈加复杂动荡,具备强大海上机动打击能力,是一个大国实现海权与护卫全球利益的基本保障。在这个时代,掌握航母的国家才能主导海洋秩序,而谁能建造更大、更强、更快的航母,谁就拥有更多话语权。当美俄航母建造体系分别陷入停滞与衰退,中国航母工业正如这艘“未知大船”的分段一样,悄然崛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