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2025年9月25日,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发出一项“不寻常”的命令:要求全球各地数百名美军将领,接下来一周集中前往弗吉尼亚州一处海军陆战队基地开会。

国防部变战争部 特朗普想改变什么

当地时间2025年9月30日,美军将领大会在弗吉尼亚州匡蒂科召开,赫格塞思强调“正确的文化”。(视觉中国/图)

会议目的和内容引发外界猜测。

三周前的9月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令,正式对外宣布国防部改名为“战争部”。门牌、网站、社交媒体账号同步更新名称,“国防部长”也变为“战争部长”。美国国防部在X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段宣传视频,视频中出现硫磺岛战役、军舰开火、士兵射击等进攻性画面,配文写道:“我们是战争部。”

“战争部”为美国国防部旧称,此时被“招魂”,是否意味着美国要转“守”为“攻”?“战争”二字,是名称还是事实?号称要角逐诺贝尔和平奖的特朗普,此时改名到底意欲何为?

这场突如其来的数百名美军将领“召回”会议,仿佛在宣告:“战争部”不只是一个名称的回归,更可能是一种行动状态的开启。

军队“优先”

改名一事,并非特朗普的临时起意。

第二任期第一天,特朗普就签署行政令将“墨西哥湾”更名为“美国湾”,称其是“美国不可去除的一部分”。他还多次公开表示加拿大应该成为美国第51个州,曾称呼特鲁多为“加拿大州州长”。

今年3月,赫格塞思在X平台上发起民意调查,讨论是否要将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最终有54.3%的投票者表示支持改名。

特朗普在8月份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要恢复战争部的称号,因为这个名字“更有力”。特朗普表示,“我们需要防御,我们也需要进攻。作为战争部,我们赢得了一切,我认为我们必须回到那种状态。”

美国战争部成立于1789年,初期负责美国陆军的运作管理。1947年,杜鲁门总统通过《国家安全法》,同年,“国家军事机构”成立——美国空军独立,保留海军部和陆军部(原战争部),三个军种一起纳入“国家军事机构”指挥之下。1948年,美国再次修订《国家安全法》,将“国家军事机构”更名为今日耳熟能详的“国防部”。

1789年至1949年,美国战争部通过战略进攻开疆拓土,实现了从本土统一到全球霸权之路。但是,自进入21世纪以来,亚太地区中国的飞速发展带来的军力增长、中东地区巴以冲突的反复以及伊朗的核计划,都让美国感受到压力。

改名行为反映了特朗普对美国军事实力的担忧。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广州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沈本秋向南方周末表示,“特朗普意欲重新定位美国军事战略方向,从“防御性”转向“进攻性”,这是在告诉世界:面对未来可能的军事冲突,美国已准备发动战争。”

“改名这个动作,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特朗普是在强调美国依然有发动战争的能力。‘战争部’更多是强调威慑性、主动性和进攻能力,而非必然性。”香港中文大学国际关系学助理教授段啸林指出,“特朗普要重振美军风气,把军队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公共预算的优先级摆在第一位。”

要重振美军实力,首先要重振军费实力。美国国防部提出的2026财年国防预算高达1.01万亿美元,远超2025财年的8950亿美元,增幅13%。技术和装备研发的费用也从2025财年的1413亿美元增加到2026财年的1790亿美元。特朗普虽然削减预算和债务,但是整体在军事开支上始终保持它的优先级。

其次,特朗普强调军事行动的主动性,以“实力求和平”。美国国防部首席发言人肖恩·帕内尔在X平台上称:如果你想要和平,那就做好打仗的准备。第二任期第十天,特朗普就迫不及待拉开“反恐战争”新篇章,先后对叙利亚西北部和索马里发动空袭。在宣布重启核谈判后,特朗普不顾两党反对,下令轰炸伊朗三处核浓缩设施。以禁毒为借口,美军多次袭击委内瑞拉船只,形成对委内瑞拉的军事施压。

沈本秋也指出,特朗普当下的军事战略更加强调美国军队主要为美国利益服务,这是军队方面的“美国优先”。

中国人民大学和平与发展学院研究员曹渝研究员则表示,“以前美国叫战争部,主要是对外扩张以便服务资本主义的逻辑和利益需求。后来改成国防部,是因为那个时期美国战力在收缩, defense(国防)是为了保护本土国家利益。”他还提到,改“国防部”为“战争部”属于一种“开倒车”的行为。

国防部变战争部 特朗普想改变什么

当地时间2025年9月30日,美国弗吉尼亚州匡蒂科海军陆战队基地,特朗普在战争部发表讲话。(视觉中国/图)

安抚国内情绪

改“国防部”为“战争部”,特朗普还意在安抚国内情绪,为他明年中期的选举赢得选票。

一是安抚国内的民众情绪。海外媒体调查显示,特朗普最新的支持率为41%,比本月初下滑了一个百分点。沈本秋称,“美国收紧移民政策和驱逐非法劳工导致国内用工紧缺,对外大打贸易战导致国内物价上涨。特朗普多次放言迅速解决俄乌战争,中东问题也愈演愈烈,都导致国内反对势力的批评。特朗普通过‘国防部’改名‘战争部’,意在转移国内注意力。”

曹渝表示,“民粹主义兴起就会造成社会动荡,导致政府政权的不稳定。特朗普一方面绝对不允许民粹主义出现,但另一方面又需要民粹主义的选票。易名为‘战争部’,正好迎合民族主义情绪,特朗普可以借此巩固他的选票基础。”

特朗普持续与民主党的政策保持差异,试图让共和党赢得明年中期选举。曹渝指出,特朗普要和拜登政府划清界限,通过不断打击拜登国防政策的软肋,包括民主党执政时期推行的DEI(多元、公平和包容)理念,分化出“右派”的选民群体。

段啸林认为,特朗普倾向于让美国民众,尤其是美国白人回到过去的美好时光(good old days),回到传统的思想和主流价值观中。“多元价值观、开放移民、LGBTQ群体,这不是美国,这些意识形态让美国白人成为被国家遗忘的一个群体。特朗普要削弱民主党的意识形态和人员基础,通过‘战争部’这一名称唤醒美国内部的传统意识。”

“将‘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让美国军队从‘防御性’走向‘战斗性’,这是特朗普做的改变美军历史的大事,非常符合他的个人风格。”沈本秋指出。

除了安抚国内的民众情绪,还要照顾国内军工集团的情绪。

目前,美国在亚太、中东和欧洲约有750个军事基地,以“防御”姿态维护美国军事霸权地位。此时改名“战争部”,是对军工复合体的一种士气鼓舞。

“特朗普要通过改名来强化军心,安抚军工集团,为他的政治选举服务。特朗普就是个商人,所以要以商人的逻辑去分析他。”曹渝说道。

“功利性孤立主义”到“克制的单边主义”

特朗普的“表演”,让美国的军事战略变得扑朔迷离。

他自称终结了七场战争,是唯一没有发动战争的美国总统,诺贝尔和平奖应该有他一席之地。但从改名事件来看,他对战争的兴趣似乎与得到和平奖同样执着。

一方面,特朗普打着战略收缩的旗号,在今年西点军校毕业典礼的讲话中曾强调,美国不做“世界警察”,呼吁盟友承担自我保卫的责任。另一方面,他在菲律宾和日本部署“堤丰”中程导弹系统,加强美日菲军事同盟力量。

“这二者看上去很矛盾,但在特朗普‘美国优先’的思维下,又是统一的。”沈本秋解释,“即美国不再为全球冲突承担与美国利益无关的成本,但凡关涉美国自身利益,美国会毫不犹豫展示军事实力,主动出击,并确保在大国军事竞争中取得优势。”

美国不是放弃世界第一的称号,而是放弃与己无关的军事负担,确保美国自身实力不断增长。沈本秋表示,“特朗普在‘美国优先’思维下有选择地参与国际事务,对美国利益有关的,还是会尽力争取并确保竞争优势,即使通过战争手段也在所不惜。”

段啸林指出,“战略收缩会创造很多的不确定性,这个不确定性会增加区域不稳定,尤其是中东、东亚甚至东南亚。”

“特朗普通过关税强化美洲霸权,把全球资本重新聚集到美国,增强制造业和军工复合体系,再形成全球扩张。战略收缩是短暂的,最终还是充当世界警察,但目前会淡化掉这个角色。”曹渝看来,基于“交易合作”的思想,美国必不会回到孤立主义,而是会转向一种“克制的单边主义”。

在学者们看来,特朗普用“交易性的国际关系”来定义美国目前的外交政策,以更低的政治成本来维持霸权的地位。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洪雨欣

责编 姚忆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