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中国的韩国特使,给李在明带来了好消息:两个月后,中美元首大概率将在韩国见面,届时将由李在明来做东。
韩国总统特使、前国会议长朴炳锡不久前在北京的韩国驻华大使馆举行记者会,向媒体介绍本次访华之行的成果。
【韩国总统特使、前国会议长朴炳锡在北京的韩国驻华大使馆举行记者会】
他表示,韩方已经再次邀请中方元首访韩,若无重大意外,中方元首将应邀出席于10月底在韩国庆州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
朴炳锡补充道,中方元首近11年未访问韩国,而韩国领导人期间多次访华,因此韩方表明了希望中方元首此次先访韩的意愿。
此外,韩国方面还邀请了中国外长王毅访韩,并获得了“积极回应”。
参考以前的元首外交经验,若王毅外长能在接下来两个月内前往韩国,那么很可能就是在为接下来的最高层访韩做准备。
【韩国方面还邀请了中国外长王毅访韩,并获得了积极回应】
从访华代表团那里收到好消息的韩国总统李在明,刚刚也从特朗普那里得到了想要的回答。本周一在白宫与李在明举行会谈时,特朗普表示,他或将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峰会。
他说:“我认为我可以去,我似乎很快就要去韩国参加一个贸易会议,而韩国正是该会议的主办国。在那个会议上,我也许会抽空为李在明总统做点什么,如果他希望的话。”
对于韩国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外交突破。要知道,中美关系近年来紧张不断,两个大国领袖能否在同一个场合见面,本身就是一个敏感而微妙的话题。更别说,如果地点定在韩国,那几乎是把韩国推到全球媒体聚光灯的正中央。
李在明刚刚上台不久,国内外都在观察他到底能不能拿出些亮眼的成绩。而如果真的能让中美元首在韩国碰头,这就不仅仅是一个“外交小胜利”,而是值得大力宣扬的大事件。
毕竟,哪怕会面只是“走廊握手”,都能被媒体无限放大。而如果真能坐下来谈,无论成果大小,李在明都可以说:韩国成了中美之间的沟通桥梁。
【无论成果大小,李在明都可以说:韩国成了中美之间的沟通桥梁】
而且从目前来看,成果很可能是会有的。
本轮中美关税暂缓期自8月12日开始,截至90天后的11月10日,正好就是亚太经合组织峰会的下一周——就算中美无法达成正式的贸易协议,也有机会达成继续“休战”的协议。
不得不感叹,时间过得真快。上一次中方元首访韩还是2014年,次年时任韩国总统朴槿惠访华,并出席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也代表着中韩自建交以来的顶峰。
后来两国关系因“萨德”问题急转直下,尽管文在寅对此积极修复,但到了尹锡悦上台后,中韩关系再次因为这位“亲美派”而频生变数——幸亏尹锡悦提前出事下台,否则中韩关系恐怕还会进一步恶化。
【2016年开始,中韩两国关系因“萨德”问题急转直下】
如今有亚太经合组织峰会这个契机,中方顺势实现访韩,既能延续元首互访的次序,而不必额外单独安排行程,也能为俄朝结盟,特朗普、李在明上台后的东北亚新形势作布局。
虽然李在明强调“平衡外交”,并声称韩国不能继续走“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的路线,然而对于中国来说,韩国这里的外交操作空间还是很大的:至少在短期内,面对美国的关税冲击,韩国还无法摆脱对中国市场和供应链的依赖。
而在安全问题上,面对俄朝的军事同盟,李在明很清楚,美国能帮自己的程度有限,而中国则是必须把握住的合作对象。
逻辑很简单: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如今能够同时对俄朝产生巨大的经济和外交影响力?
至于特朗普,他的态度就更有意思了。表面上来看,他的表态更像是随口一说“我觉得我可以去韩国,顺便参加一场贸易会议”——他甚至都没点名亚太经合组织峰会。
【特朗普:“我觉得我可以去韩国,顺便参加一场贸易会议。”】
可仔细琢磨,特朗普在这里面的心思不少:
习惯于在国际场合秀存在感的特朗普,最需要的就是这种多边外交舞台,尤其是这种能和中方元首同台的机会,他肯定不会轻易放过。
曾多次提出希望与中方元首见面的特朗普,不可能不清楚这场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意味着什么。
若中方元首不出席预计将在9月底举行的联合国成立80周年纪念活动,那么这场在韩国举行的峰会,就是他今年与中方元首实现会面的最好机会,甚至是唯一的机会。
今年G20的东道主是南非,但美国现在和南非的关系并不好,很复杂: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缺席了今年2月的G20外长会,财长贝森特则缺席了7月份的财长会。
按照这个趋势,特朗普很可能也会缺席11月的G20领导人峰会。
别看特朗普有时说话随意,但这种大方向的事,他其实心里是有算盘的。之所以几句话带过,只是因为不想被外界解读为“美方急于同中方达成协议”——虽然他真的很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