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好些国产的运动鞋牌子火遍了全国各地,成为了不少人青春岁月里的难忘回忆。
它们开始时只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靠着质量杠杠的、营销到位,再加上时代的助力,曾经红火一时,成了大家心头的国货之光。
但是热闹一阵之后,这些牌子就慢慢不被大家关注了,有的还被说是“过时”“不上档次”。
这些曾经很火的国产牌子,怎么就走下坡路了呢?你有没有穿过它们家的运动鞋?
【回力】
一提到回力,不少人心中立刻就会跳出那双经典的红白帆布鞋,样子简单大方,耐穿又实惠。
上世纪五十年代,上海有了回力鞋厂,它是由几位想靠实业让国家变得更强的企业家创办的。
那时候,中国体育还处在起步阶段,回力鞋看准时机,一跃成为了国家队选手的脚下战靴。
六十年代,中国运动员脚踏回力鞋,在赛场上飞奔,那可是咱们国产货的一大亮点!
到了80年代,回力帆布鞋在学校里火得一塌糊涂,每个学生都必备一双,大家觉得它既耐穿又时尚。
回力之所以能够火起来,全靠它走的“大众”路线。价格实惠、品质可靠,还有国企的背景撑腰,回力鞋几乎就成了大家心里运动鞋的代表。
那时候,国外的大牌子还没大量涌进中国,回力鞋简直就是独领风骚,没啥能比的。
到了90年代,市场经济火了,回力就开始搞多样化,弄了些篮球鞋、跑步鞋这些新玩意儿,结果卖得特别好,一下子卖出了上千万双。
可惜好景不常在,2000年以后,像耐克、阿迪达斯这些国际大品牌,凭借着更炫的设计和更有吸引力的品牌故事,纷纷涌入中国市场。
回力的经典设计风格和有限的产品种类,现在看来有点过时了,跟不上时尚的步伐。
更糟糕的是,回力这个老牌国企,管理上不灵活,营销手段也老套,根本没想到要和年轻人打成一片。
到了2010年左右,回力鞋被大家认为是“便宜又没时尚感”的代表,不少人感觉穿上回力鞋会显得“不够档次”。
回力也曾努力打了一场翻身战,大概在2010年的时候,复古风在全球范围内盛行,回力瞅准了这个机会,推出了联名设计的帆布鞋,并且邀请了时尚博主来帮忙推广。
突然间,回力鞋又火了,成了“国潮”新宠,年轻人在街上纷纷秀出自己的回力鞋,觉得这代表着一种时尚文化。
真遗憾,这股热潮来得匆匆去得也匆匆,回力在设计和品质上没有一直推陈出新,反而联名款炒得太猛,让消费者都看腻了。
因为假货太多,销售渠道又乱七八糟,回力的牌子形象又一次受到了打击。
现在,三四线城市里还能瞅见回力鞋的身影,不过对于年轻人来说,它已经不太能跟得上“时尚”的步伐了。
回力的问题啊,说到底就是没能跟上现在的潮流。
它本意不坏,可就是老想着以前的好日子,没了继续往前闯、搞点新花样的胆量。
机会稍纵即逝,你要是一迟疑,别人早就抢先一步了。
【德尔惠】
要说回力鞋是老一辈人心中的记忆,那德尔惠就是80后、90后年轻人的时尚标志。
德尔惠的传奇要从1980年的福建晋江讲起,那时候,几个当地的创业者瞅准了运动鞋这行当的商机,就一起动手创办了这个品牌。
起初,德尔惠通过拷贝国外大牌的样式,并且卖得便宜,很快在中小城市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不过,德尔惠真正红遍大江南北,靠的是请周杰伦来当代言。
那时候,周杰伦简直是华语音乐界的超级大明星,他唱的每首歌、每次亮相的造型都能带动新风尚。
德尔惠瞅准了周杰伦大火的机会,设计了一系列时尚又有个性的运动鞋。广告中,周杰伦脚踏德尔惠,跳起街舞来,那叫一个帅气逼人!
到了2000年中期,德尔惠的店铺开满了全国各地,销售量差不多要赶上安踏、361°这些竞争对手了。
学生们省吃俭用买下一双德尔惠,觉得这鞋子就是时尚的代表。
但德尔惠的风光背后,其实早就隐藏着问题。它之所以能火起来,主要靠的是模仿别人和卖低价,可在产品设计和质量上,一直没啥真本事。
德尔惠在科技感与舒适度方面,跟那些国际大牌比起来,真是差了一大截。
更麻烦的是,德尔惠把宝全押在了周杰伦身上做营销,结果自己品牌的特色却没打造出来。
2010年,周杰伦的合同到期了,德尔惠的魅力一下子就减弱了好多。
脱下明星效应的华丽外衣,消费者觉得德尔惠的鞋子“也就那么回事”。
同时,福建鞋业内部的激烈竞争也让德尔惠尝尽了苦头。
安踏、特步这些牌子靠赞助比赛、搞新科技,慢慢地把距离拉开了,可德尔惠还是老样子,东西就那么几样,宣传也没啥新意。
2010年以后,德尔惠的好多店铺都陆陆续续关掉了,这个牌子也慢慢不再被人们提起。
到了2020年,德尔惠公司说它要倒闭清算了,这个以前大家都很喜欢的“时尚牌子”算是彻底没落了。
【喜得龙】
喜得龙的经历和德尔惠有点像,不过呢,它还多了点“香港风味”。
这个牌子是在1990年的福建开始有的,老板发现当时中国的朋友们都很喜欢香港的文化,所以就特地设计了带有“港味”的运动鞋来打造这个品牌。
1999年,喜得龙请来了香港的大明星郭富城做他们的广告代言人。
郭富城载歌载舞,真是魅力爆棚,他拍的广告让喜得龙的鞋子一下子火了,成了年轻人疯狂抢购的宝贝。
2000年初那几年,喜得龙的店开得到处都是,全国哪儿都有,生意好得销售额嗖的一下就超过了10亿。
喜得龙能够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它独特的“香港式推广策略”。
那时候,香港的电影、音乐、时尚引领着潮流,喜得龙聪明地抓住了这个机会,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有个性”的品牌。
这款鞋子的设计挺出挑,颜色亮眼,而且价格实惠,在三四线城市的年轻人里特别火。
不过和德尔惠相似,喜得龙的成功就像是建在松软的沙地上,不稳固。
它的产品研发不行,做出来的鞋子在舒适和耐用方面,跟国际大牌比起来差远了。
2008年金融危机一来,消费者花钱变得更加谨慎,喜得龙主打的低端市场开始显现出弊端。
就在这个时候,耐克和阿迪采取了降价和更贴近当地人的做法,把喜得龙原本的市场地盘给抢占了。
郭富城代言的影响力慢慢变小了,品牌缺少新的明星和故事来吸引大家。
更严重的问题是,喜得龙的管理太像家族生意,导致做决定特别慢,经常货物堆满仓库,资金也周转不过来。
2010年以后,喜得龙的店铺数量迅速减少,这个品牌慢慢就没了动静。
现在说到喜得龙,不少人压根儿不记得它也曾风光一时。
幸运伙伴鸟
贵人鸟或许在这四个牌子里面算是“新面孔”,可它的经历却最让人感慨不已。
贵人鸟是在2004年创办的,它也是福建晋江的一员。
林天福这个老板挺有抱负,他不甘心贵人鸟仅仅是个卖鞋的牌子,梦想着要把它打造成“中国的耐克”。
2000年快结束的时候,贵人鸟因为赞助了像《快乐男声》这样火爆的综艺节目,一下子火了起来。
2010年左右,贵人鸟的广告到处都是,店铺开遍了全国各个县城,市值猛地涨到了400多亿,简直就是国产运动品牌里的一匹黑马。
贵人鸟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靠的是它独到的营销策略和深入基层的销售渠道。
那时候,年轻人特别爱看综艺节目,贵人鸟就抓住这个机会,通过赞助和节目里的展示,让自己的牌子被大家牢牢记住。
这款鞋的样式很潮流,价钱也不贵,非常适合乡镇里的年轻人。
凭借着众多的实体店,贵人鸟在二三线城市里几乎成了大家公认的“本土名牌”。
但贵人鸟的问题是“胃口太大”,2015年以后,它开始到处铺摊子,不光做鞋子,还搞起了服装、体育,甚至还投钱到房地产和金融领域。
没想到,尝试搞多元化发展没搞好,最后把主营业务也给连累了。
鞋子市场的比拼越来越火了,安踏和特步靠着新科技研发,还有赞助国际比赛赢得了市场,可贵人鸟家的鞋子没啥特别之处,慢慢就不受消费者待见了。
更麻烦的是,贵人鸟遇到了严重的欠钱问题。2018年,它的股票价格猛地往下跌,欠下的钱竟然有好几十亿。
2020年的时候,贵人鸟公司因为经营不下去,申请了破产重组,这个以前被称为“国货中的佼佼者”现在彻底不行了。
现在贵人鸟仍在努力挺着,不过要想再回到当年的辉煌,那真是难上加难了。
这四个运动鞋牌子的起起落落,简直就是国产鞋发展历程的一个写照。
它们的成功,多亏了以前东西少、大家没得挑的时候,再加上它们会做广告,找明星代言,所以才火了起来。
回力现在靠“国潮风”支撑着,而贵人鸟则在重整旗鼓,想办法找出新路子。
相反地,安踏、特步、鸿星尔克这些品牌的崛起表明,国产货其实也有很多出头的机会。
只要明确自己的位置,实实在在把产品做好,国货也有能力和国际大牌一较高下。
老百姓其实不反感国产货,他们就是希望能有更好的挑选。
2021年10月12日,上游新闻报道说:“回力这个品牌啊,一边哭穷卖惨,一边又抄袭别人,根本没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未来网在2022年2月11日发布报道说:“回力公司高层索要330万贿赂,质量问题、抄袭风波不断,这回回力还能挺过去吗?”
2018年1月23日,时代周报讲述了“国产运动大牌德尔惠怎样走起下坡路”的故事。
北国网2024年5月13日报道:“喜得龙——时光飞逝,经典不朽”。
2024年3月1日,《中国企业家》杂志刊文指出:“深陷调查的董事长,难以挽救贵人鸟的命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