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就在7月28日,瑞典斯德哥尔摩,第三轮中美经贸会谈的第一天,足足谈了5个小时,可走出会场的双方代表,面对围上来的媒体,愣是一个字都没说。这事儿本身就透着不寻常,要知道以前可不是这样的。更有意思的是,远在苏格兰的特朗普,倒是先开了口,说“中国态度很强硬”。
美国商务部部长(资料图)
咱们先说说这谈判现场的情况,那氛围可真是够特别的。从下午一直谈到晚上,这5个小时的闭门磋商,打破了以往的常规节奏。按说以前谈完,多少会放点风声出来,让大家知道点进展,可这次呢?双方代表对媒体的采访一概拒绝,全程都保持着沉默。美方也就财政部发言人出来确认了下谈判结束,说第二天继续,中方则还是老样子,该谈的时候就坦诚谈,不谈了就保持安静。这种异常的沉默,反而让人感觉到了谈判的激烈程度,这议题肯定敏感得很,双方谈得估计是相当胶着。
再看特朗普那句“中国态度很强硬”,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他这话一方面是承认了中方在核心问题上没有让步,另一方面,估计也是想通过这话在舆论上做点文章,为接下来的谈判增加点筹码。他一边说和中方关系还不错,一边又说谈判很难,这就看出美国的矛盾心理了,既想把对话继续下去,又不想放弃给咱们施压。
接下来就得说说这次谈判的核心议题了,那可真是战略资源和规则之间的激烈较量。首当其冲的就是稀土和芯片这两样东西,简直就是双方互相牵制的关键。美方那边,明确想让中国放宽稀土等关键矿产的出口限制,最好能恢复到4月初的水平。为啥呢?因为美国的高端制造业和军工产业,都离不开这些原材料,而咱们中国在稀土加工这块的能力,他们一时半会儿还替代不了。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都把“关键矿产流通”当成了谈判的重点,这就看得明明白白了。
而咱们中方呢,也有自己的诉求,主要就是先进制程芯片的进口问题,希望美国能解除对英伟达H20这类“中国特供”芯片的出口管制。有意思的是,就在谈判这时候,英伟达还追加了30万片H20芯片的订单,这说明美国企业自己都想突破管制,抢占中国市场,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咱们在技术需求上的分量,是谈判中的重要筹码。
除了稀土和芯片,关税休战和市场开放也是双方争论的焦点,这里面既有短期想缓和的想法,又有长期存在的分歧。5月达成的“关税休战协议”8月12日就到期了,美方急着把休战期延长到11-12月,毕竟要是贸易战再升级,全球供应链受影响不说,美国本土的消费市场也得跟着遭殃。可他们之前和欧盟、日本签的那些协议,都是让对方让利,现在想让咱们也这么干,那肯定不行。咱们中方明确说了,不能牺牲核心利益来换这个休战期,这美式逻辑咱们可不接受。
鲁比奥(资料图)
那双方各自的底气又来自哪里呢?咱们中国有三大谈判筹码。首先是稀土和制造业主导权,全球60%的稀土储量,90%的高端加工能力,这可不是说着玩的,美国的军工和新能源产业,短期内还离不开咱们的稀土。其次是市场规模和供应链韧性,咱们是全球最大的工业国和第二大消费市场,像苹果、特斯拉这些美国企业,真要是和咱们脱钩,他们可承受不起损失,英伟达扩大芯片出口就是个例子。最后是外交自主性和道义立场,在俄乌、中东这些问题上,咱们坚持中立平衡,不选边站,这就为咱们争取到了不少国际舆论支持,不会掉进美国“阵营对抗”的陷阱里。
而美国那边,面临着双重压力。一方面是国内政治的倒计时,特朗普支持率都跌到37%了,2026年中期选举也快到了,他急着靠“对华强硬”稳住自己的基本盘,可共和党里的鹰派还嫌他妥协太多,这就让他在谈判中不得不摆出更硬的姿态。另一方面是经济现实的倒逼,制造业回流不顺利,通胀压力又大,美国的农产品和能源出口商,因为咱们的反制措施损失惨重,这就让美国政府在“施压”和“务实合作”之间很难平衡。而且像英伟达这些企业的选择,也让美国芯片管制政策受到了产业内部的反噬。
从国际上的反应来看,一些企业的动向也能看出点谈判的预期。英伟达追加H20芯片订单,特斯拉上海工厂还在扩产,这些美国企业用实际行动表明,他们还是看好中美经贸关系长期稳定的。和欧盟、日本在美国贸易协议里被迫让利比起来,咱们中国坚持对等原则,反而给全球产业链提供了更稳定的合作环境。
毕竟现在全球供应链太需要“休战”了,如果中美谈崩了,关税战重启,那全球的矿产、芯片、新能源供应链都会受到直接冲击,欧美制造业的成本和消费品价格肯定得上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都警告过,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可能让全球经济增速下降0.5个百分点,这就逼着双方得找到些能达成一致的地方。
那接下来会怎么样呢?短期来看,双方大概率会把关税休战期延长到年底,像芬太尼、对俄能源贸易这些争议大的议题,可能会先放一放,集中精力在稀土-芯片互换、市场准入这些能操作的领域想想办法,为之后的元首会晤做铺垫。特朗普政府可能会用“技术性延期”的方式,给自己国内的政治争取点缓冲时间,咱们中方也能借着这个机会,争取更多技术解禁的空间。
但从长期来看,这其实是发展模式之间的博弈,不是零和游戏。咱们中国要保障自己的发展权,在科技自主、产业政策这些方面要有自己的决策权,而美国难以接受“非西方模式”的成功,想通过经贸谈判维持他们的优势。这种分歧可能会长期存在,但也不代表就没有合作的空间,关键是要找到“竞争中合作”的方式。
特朗普(资料图)
咱们中国在谈判中,一直坚持底线思维,同时也有灵活的策略。该强硬的时候绝不退让,用稀土管制、市场反制这些手段展现咱们的抗压能力;该开放的时候也不犹豫,推动务实合作,避免出现“双输”的局面。这种基于实力的理性博弈,其实也是在为构建新型大国经贸关系积累经验。
第一天的会谈就在这样的沉默和较量中结束了,这只是个开始。特朗普说咱们态度强硬,那是因为咱们在维护自身核心利益上绝不会含糊。接下来的谈判会怎么走,全世界都在看着。毕竟在全球化这么深入的今天,谁也不能独善其身,只有找到“竞争有规则、合作有空间”的新框架,才是对双方乃至全球都好的选择。咱们就等着看第二天的谈判,能不能有新的突破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