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如果能持续大规模的降息,全球的资产,股市、债券、大宗商品以及房地产都会因此受益。不过,这轮降息很特殊,夹杂在纠结的经济和复杂的政治博弈中。

比如当下,距离美联储9月份议息会只剩一周,影响美联储降息公开数据已经全部披露完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利率预测器也显示9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最高。

要是按照以往的经验,基本上就没什么争议了,但是这次很特别,降息的决策将不仅仅依据经济数据,还有政治博弈,特朗普政府至今没有放弃博弈50个基点的可能性。

今天我们用一条深度长文章,给大家推演一下本轮美联储降息的路径将怎么发展,会遇到哪些麻烦,又有哪些机遇,方便大家追踪。

降息路径可以拆分为三个阶段:降息开启、降息加码、降息转扩表

①降息开启

9月这个开局非常重要,美联储降息到底是独立决策还是政治染指,都能从这个开局中看到蛛丝马迹。 根据非农数据和CPI数据,美国当下的现状是:疲软的经济和顽固的通胀并存,此时降息25个基点是合适的。

但是,对于美国政府来说25个基点真的是“杯水车薪”,他们需要快速、大幅的把利率降下来。月度的非农就业数据只剩2.2万人说明经济下滑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这个数据变成负数就麻烦大了。

美国政府必须赶紧搞经济,搞经济得有钱啊,想有钱得发债。先不说债能发出去多少,就目前这个利息就已经压得美国财政喘不过气来:美国财政收入拿到每一块钱里面,有23美分要用来偿付美债利息。降息25个基点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至少50基点起步,如果不是怕吓着市场,我估计贝森特希望一次降息200个基点。

那当下,怎么才能让50个基点变成现实呢?

最后的机会在美联储议息会的“投票权”上。

美联储7位理事,目前有3位明确支持降息,这个时候只要再多一个席位,天平就会倒向特朗普。他们盯上了根基较浅的库克,以涉嫌抵押贷款欺诈为理由把她告上了法庭,特朗普今天还敦促上诉法院要在9月18日议息会之前做出裁决。

其实资本市场并不希望降息50个基点。因为降25个基点的时候,市场听到的是:流动性宽松,而降50个基点的时候,市场听到的是:经济衰退——这会使得降息成为坏消息。

市场希望慢慢降,持续降,细水长流才是最佳状态,但是,很难。

②降息加码

首次降息后,后续能不能持续的降息,要怎么判断呢?

  • 从经济角度,看通胀数据;
  • 从政治角度,看库克的结局。

至于经济和政治哪个因素能成为主导,看美国经济后续的走势。

无论是经济的压力,还是为了给自己留后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已经选择:顺势而为,支持降息。但是他不得不顾及“通胀”。美国历史上就发生过,因为降息不慎引发大通胀,带来经济崩溃,股市暴跌的惨烈后果。

到目前为止美国的通胀数据只能说是:不算太坏,但是前景不明。在关税对物价的影响没有完全展现的时候去降息本身就容易出现“再通胀”。作为普通人咱们不知道通胀未来的预期,鲍威尔不会不知道,他从未承诺持续降息,应该就是看到了不利的通胀数据。

这种场景下,降息很可能磨磨叽叽,走走停停......

但是,特朗普不承认有“通胀”这么回事,在他眼里经济下滑的威胁远大于通胀的压力,因为即便有通胀也是“拜登通胀”跟他没关系,但是中期选举之前如果经济出了问题,他的麻烦就大了只要他能掌控美联储,那势必是连续的大幅降息。

这个撕扯的过程中,美国经济的现实状况就成为左右问题的关键。如果,美国GDP增速转负、非农就业数据负增长,估计鲍威尔也会选择性沉默,先托住经济再说了。

那个时候降息的幅度就会大超市场预期,大宽松才真的来了。

③降息转扩表开始

因为在经济衰退的背景下,美联储不仅会降息,还会扩表。注意,降息周期不一定要扩表,但是一旦扩表说明这个周期会迎来天量资金。

扩表的全称是“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扩张”,怎么才能扩张资产负债表呢?

美联储直接下场买债。你可以这样理解:降息是把水池子蓄满,但是水能不能流出去要看市场的意愿,扩表是美联储自己把水龙头打开。美联储这样做,通常是为了应对经济或者金融风险。比如:2008 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通过 4 轮 QE 买入数万亿美元资产,资产负债表从 8000 亿美元飙升至 4.5 万亿美元。

但是这次推动美联储扩表还有一个力量就是美国财政部,降息节奏太慢,发债只争朝夕。如果美联储能主动扩表接盘美债,财政的压力不就瞬间解决了么。

由此可见,本轮美联储的降息之路势必是坎坷搓磨的:政治威压之下的降息与扩表真的是好事儿吗?高流动性能避免高通胀吗?财政宽松的同时能避免债务危机吗?这些全新的问题,留给资本市场的注定是一场惊心动魄的预期重构之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