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YZ
编辑|阅微札记
引言
曾几何时,打着从香港进口来的药膏可谓是深受国内中老年人的喜爱,包装上印着“香港大药房”的标签,价格一度就能翻到上百倍。
配图更是十分有看点,什么百年老字号、屈臣氏,就连号称“国医传人”穿白大褂看诊的照片都给贴了上去。
而当对着商标一查,却发现工厂原来就在河南,店铺注册地在福建,如今这类“挂羊头,卖狗肉”的事件似乎早已成为现实...
暴利百倍的造假模式
在如今的电商平台中,“香港大药房”类产品早已形成标准化的暴利操作模式。
一款号称“香港大药房”的透骨贴,广告宣传仅有超50种功效。
商家进行编造使用者案例,郭奶奶用后20年的类风湿治好了,李同学3年腿疼的老毛病不再反弹,王先生仅用两个疗程就已康复。
并配有大量用前用后的效果对比照,然而消费者想买的是效果,在那些生产厂家来看却只不过是吸引人的噱头。
有句老话说得好,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些真宣传下,往往藏着虚假的承诺。
根据我国官媒发布的行动栏目调查,有些畅销的保健膏药以及透骨神贴,挂着“香港出品”的金字招牌,还声称是“百年传承”,结果查了一下才发现,出厂地原来就在你家隔壁省。
更令人震惊的是一款名为“淦果”的中药材,批发价每两仅3元,而药房竟标价1600元,价差超过533倍。
这种暴利程度,在合法商业领域几乎前所未见,你以为买回来的是超值正品港货尖子生,结果当你打开包装才发现原来是“特长生”。
没有说明书和合格证,里面就剩些像宣传广告说的一样的话术,当相关人员实地探访所谓的“香港大药房”的香港生产地址后,结果一到现场,直接都傻眼了。
标榜着所谓的药房,竟然是家娱乐场所,连最普通的感冒药都没有,更别提他们所说的独家秘方了。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香港”这两字,早已不是简单的省份名字,反而被众多利益熏心的商贩反复包装成为满足消费者想象的标签。
要知道,香港很多东西都十分具有吸引力,于是“香港制造”也天生就带了点高品质以及珍贵的滤镜。
仿佛只要贴上这个标签,产品就能摇身一变从小作坊变成十分高大上的产品。
种种加在一起,从香港的御医传人再到“老字号药房”的传闻,香港便成为一种高品质让人信赖的符号。
但殊不知这种品牌效应往往背后藏着不可告人的产品真相,部分黑心商贩通过内地成本较低的生产。
只用在包装上动动手脚,投入一些广告资金,营造出极具吸引人的香港元素,很容易便撕开了消费者对品质以及健康的红线。
揭开“香港制造”的面纱
如今许多打着“香港大药房”名号的产品,并非来自真实的香港药店,注册公司很多都来自内地,甚至有些为了减少写麻烦,出了商标啥的没有。
这时或许有人就要问了,为何那些品牌不直接使用真实身份?
而答案却显而易见,香港的“金字招牌”要比河南的招牌好卖的多。
要知道,如今这个物流发达信息快速流通的时代,没有点新颖的卖点,是掀不起市场波浪的。
而但有些消费者在收到货物之后觉得不对劲去质问客服后,多半会受到“不清楚”这类含糊其词的发言。
因为我国相关部门早就规定了,像带有“香港”的容易误导消费者的名称是不允许注册的。
但这可难不倒那些一些想赚快钱的厂家,既然不允许注册名字,那就再商标LOGO上打“擦边球”。
封面上突出“香港”,再加上始于“上世纪”、“国际研发”这类文案,给人一种这是从九龙堂口走出来的大牌子药。
产品宣传中常用的“FDA认证”“香港医学会推荐”也被证实纯属虚构。
调查发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根本没有相关记录,而所谓的“国际研发”,不过是他们的PS技术。
通俗点说这根本就不是品牌,而是商家上演的一出“狸猫换太子”的戏码。
真相就这么荒谬,然而有些人可能就在无形之中,掉入了商家的精心设计的陷阱。
难道如此低质的包装和宣传语真的会有人上当?答案却足以让你震惊。
保健品剧本,年年骗年年有人上当
最让人感到气愤的是,这些早已称为话术的套路文案,偏偏就能骗到身边的长辈,不仅如今,稍有不慎连同龄人也会上当。
出现这一情况的答案其实很直白,信息茧房、平台监管不到位再加上用户心理。
这些加在一起便构成了一条网上的产业链骗局,消费者面对网上纷繁复杂的商品难以辨别好坏,电商平台有些门槛过于松散。
近年来的直播带货更让这些“假冒产品”坐上了快车,那些主播们在直播间渲染健康危机,即便你现在不买,却为你种下了一颗健康风险的种子。
当你身边老人买回来后,你问他有效果吗?他们往往会回你一句,广告上说的很管用,被蒙骗过深还会认为香港药房都有卖。
有的心里还会沾沾自喜直接买到了“国外进口货”,这时往往会件疗效抛之脑后,他们卖的不是效果而是编造能让人信服的广告!
而那些商品却也根本就不指望有回头客,他们将目标瞄准的都是第一次的冲动消费。
这种骗局的重灾区老年人往往因为太相信他们的故事,更让人震惊的则是,标榜近两三百元的产品,其实出厂价格连10块钱都不到。
对商家来说,任何产品都有可能成为载体,真正要卖的是那些老年人内心的焦虑。
而当人们终于意识到直接被骗时,交易早已完成,商家也正在准备下一轮“故事换皮”...
中国消费者报-2025-06-25-记者调查,揭秘“香港大药房”真实身份!
杭州网-2025-06-30-3•15在行动 |“香港大药房”调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