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曾是全球最强大的国家:当时英国所统治的面积达到约3400万平方公里,占到了世界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是有史以来疆域面积最大的国家。当今世界的200多个国家中仅有22个国家没有被英国侵略过。当时大英帝国统治着4到5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英国一国的经济规模就占据了当时全球经济总量的40%左右。然而从19世纪80年代起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第一名的位置就已被美国所取代,到了20世纪初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又被德国超越。

尽管在工业产值上相继被美、德所超越,然而作为老牌霸主的英国仍凭借在金融、海军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广袤的殖民地勉强维持着霸权。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彻底瓦解了英国的霸权基础:二战末期诞生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使世界金融霸权由英国转移到美国,战后风起云涌的殖民地独立浪潮进一步削弱了英国的实力。如今的英国不要说与百年前的“日不落帝国”时代相比,即使与三十年前相比似乎也差了好几个档次。2017年三艘无敌级航母的退役甚至使英国暂时成为了一个无航母国家。

昔日称霸全球的皇家海军如今不仅被美、中、俄三个超大型国家甩在后面,即使与欧洲大陆的法国比起来也未必有多少优势。与此同时英国的陆军规模也是一再缩减。在二战结束之初英国经济尽管遭到战争的重创,但在总量上仅次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然而在二战结束后的七十多年间英国在经济总量上已被德国、法国、日本、中国以及自己的前殖民地印度相继超越。这一切都表明英国的没落是无可争议的事实,然而英国的没落只是一种相对的没落而已。

英国的没落只是相对于中国、俄罗斯、德国、日本等国相对没落,而并不是英国已没落成为当今国际体系中一个无足轻重的国家。事实上英国依然在如今的国际体系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大作用。事实上英国的综合国力比德、日等国更强大:德、日等国在二战后的快速发展与英国的持续衰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然而不要忘了德、日作为战败国在政治军事领域始终是受到限制的。尽管如今德、日在科技经济领域有很多方面已超越英国,但在综合国力上英国依然强于德、日。

有人说如今早已没落的英国在国际事务上依然表现出一种桀骜不驯的“狂妄”。其实英国是有“狂妄”的资本的:放眼全球除了美、中、俄这三个超大型国家之外可能还真没哪个国家在综合实力上能超过英国的。英国的军队规模一直在缩减不假,然而迄今为止英国依然是全世界仅有的九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英国在殖民地的独立浪潮中仍竭尽全力尽可能保有海外军事基地,迄今为止尽管英国在全球范围内已只剩下14处海外军事基地,但这些基地遍布各洲各洋。

英国现存的14处海外军事基地控扼国际能源、贸易和军事战略的关键节点。这使英国依然拥有在全球范围内远距离投送兵力和物资补给的能力——事实上英阿马岛战争就证明了这点。目前英国的14处海外军事基地中驻军超过1000人的军事基地有10处:分布在爱尔兰、塞浦路斯、德国、直布罗陀、阿富汗、肯尼亚、塞拉利昂、福克兰群岛、加拿大和文莱等地。驻军规模小于1000人的有4处:苏伊士运河、百慕大、开曼群岛和英属圣马丁。英国海外驻军合计15.5万人。

尽管被美国纽约的华尔街抢走了部分风头,但英国的伦敦仍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这里是全世界最大的外汇交易市场、最大黄金现货交易市场、最大衍生品交易市场、全球第三大保险市场并拥有数量最多的外国银行分支机构或办事处:共有550多家跨国银行、170多家国际证券公司在伦敦设立了分支机构或办事处。迄今为止英镑依然和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等货币一同作为世界上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英国也是世界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研发基地之一。

英国在军事实力、经济实力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硬实力上尽管已大不如前,但仍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同时英国还具备很多国家所不拥有的软实力优势:英国还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千万不要小瞧了常任理事国地位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力,要知道德国、日本、印度、巴西等国眼看这个位置多少年都没能实现。二战后德国和日本在经济科技领域无论发展多么迅速,但至少在国际影响力上是无法与英国相提并论的。当然英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并非单纯仅限于常任理事国地位。

我们总说当今世界的话语权是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的。中国、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大国近年来尽管发展势头迅猛,然而却无法在短期内改变国际舆论话语权被西方国家所掌握的客观现实。这种舆论话语权实际上就是一种软实力。这点在英国表现得极为明显:截至2014年8月英国共有约1350种报纸,7000种周刊和杂志,这其中不乏《每日快报》《每日邮报》《每日镜报》等国际知名的刊物。英国广播公司、路透社、英国独立电视台、泰晤士报等国际知名媒体的存在使英国具有极强的文化传播能力。

严格意义上目前所谓占据国际主流舆论话语权的主要就是英、美两国的传媒巨头们。诸如007系列、《哈理波特》、《古墓丽影》、《地心引力》等英国影视作品在全世界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英国每年共制作90多部影片,净产值高达8亿英镑。在文化传播能力上英国算得上是世界一流,甚至完全具备同美国分庭抗礼的实力。美国人总爱把自己标榜为自由世界的“灯塔”,然而事实上美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在相当程度上是对英国模式的借鉴。

近现代意义上的宪政制度起源于英国,股票、债券等近现代金融工具也是从英国向全球蔓延的,工业革命同样诞生于英国。尽管这些都已成为历史,然而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我们今天所身处的这个世界其实被打上了深刻的英国烙印。有人说今天国际社会的很多游戏规则是美国人制定的,然而实际上美国人在制定这些游戏规则时几乎都参考了英国的经验。英国也在这一过程使自己的影响力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到世界各地——英语成为国际性语言就是这样一种现象的反映。

大英帝国分崩离析后绝大多数英国的前殖民地在独立后都选择留在英联邦的框架体系之内,如今英联邦在全世界拥有52个成员国,总人口超过23亿,英国女王同时是52个英联邦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此外南苏丹、苏丹、苏里南三国正在申请加入英联邦。在英联邦内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都属于英语文明国家,认同安格鲁撒克逊价值观。在英联邦之外的美国也属于安格鲁撒克逊文化圈,尽管现在的美国是超级大国,但也没完全摆脱英国的影响。

英国之所以敢于在国际事务中表现“狂妄”除了自身实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和美国的特殊关系。自二战以来英国在外交上就始终执行追随美国的既定策略:二战后美国所发动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历次战争中几乎都有英国参与的身影。表面上英国和其他北约成员国一样只是美国的盟友之一,然而实际上英国和美国的关系远比欧洲大陆各国要密切得多。和美国的这种特殊关系也使英国在国际事务中增添了不少底气。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