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4年零9个月,韩国将进入‘增长和飞跃时间’”,在执政百天的记者会上,韩国总统李在明如是表述。
当地时间9月11日,李在明迎来执政百天。这是他继7月3日上任30日时举行首次记者会之后第二次与外界沟通。
李在明用“恢复和复常的时间”来形容过去的100天。彼时他接手韩国前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后的“烂摊子”,在未设总统职务交接委员会的情况下组建新政府,如今各项工作进入正轨。
上海市朝鲜半岛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主任詹德斌全程观看了此次记者会。会后他告诉第一财经,最直观的感受便是,首先李在明作为总统,针对所有的提问基本上都能够非常快速、深入地回答,与之前尹锡悦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可见李在明有备而来;其次,感觉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也比较直率;第三,相较于前任尹锡悦召开记者会时往往会对自己的政绩大吹大擂一番,李在明则讲得很短,他把更多时间用来与记者互动。
8日韩国民调机构公布的最新结果显示,李在明“执政表现良好”的正面评价连续三周上升,已恢复至56%,较一周前上升2.4个百分点。
经济增长预期上调
恢复民生经济、紧急修复因长期内需不振而恶化的经济机制成为李在明新政府的首要任务。所幸,近期各项经济指标出现反弹。尤其是韩国股市本周表现抢眼。就在李在明举行百天记者会之际,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延续10日涨势,突破3300点,再度创下盘中新高。
针对消费市场疲软的现状,李在明推出了他长期倡导的基本收入政策,向韩国民众发放15万至55万韩元(约合人民币770元至2800元)不等的“民生恢复消费券”。此间,他也亲自下馆子,以实际行动支持经济复苏。随后,韩国小商户销售额明显回升。韩国信用数据8月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21日至8月17日的四周内,全国小商户平均刷卡销售额同比增长6.44%。
就内政而言,詹德斌认为,李在明上台意味着韩国结束了此前的混乱时期、开启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没有过渡期的情况下,总体来看李在明还是有条不紊地完成整个政权的交接。当然,由于时间尚短,暂时无法对他的政策作出整体评价,不过从经济层面上来看,他还是回应了民众的诉求,比如通过发放消费券等措施来提振经济。”
詹德斌认为,这些举措肯定会拉动经济,韩国股市近来的表现就是一个很好的回应,“这些经济刺激措施利于股市,再加上政权稳定也利于股市,所以不难理解他上台之后韩国股市表现抢眼。”在去年因国内政局动荡持续大跌后,今年上半年,韩国股市位列全球涨幅最高的前十榜单,且为亚太股指中唯一进入前十榜单的。此前,李在明曾表示,力争任内促使KOSPI指数涨至5000点目标。
韩国央行3日公布的初步核实数据显示,韩国今年第二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7%,高于此前预测值。这一增幅也是自2024年第一季度以来的韩国季度GDP的最高水平,当时GDP增长了1.2%。8月底,韩国央行已将今年全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之前的0.8%上调至0.9%。
“李在明的执政风格总体上还是比较亲民,比如会不断地去一线与普通民众交流,会通过记者会来沟通等,所以他的支持率虽然一度有波动,但总体上比较稳定。”詹德斌说道。
此外,李在明上任伊始秉持“不能进行展示型改革”的理念,火速推进机构改革。本月7日,韩国行政安全部发布政府组织架构调整方案,检察厅将被废除,并新设机构以取代其职能。此举被视为在韩国维持了70余年的“检察中心型”刑事司法体系迎来改革风暴。目前,这一调整已列入相关修正案提交至国会,在通过并正式公布的一年后施行。按计划,韩国检察厅将在明年9月彻底废止。
外交挑战棘手
如果说韩国经济在李在明政府的带领下正步入复苏轨道,在外交领域,李在明面对的是一个更为复杂的前景。詹德斌认为,外交方面来看,由于李在明上台伊始就面临美国的关税威胁,所以他的优先任务还是化解韩美之间的矛盾。
就在百天记者会前,美方扣留了韩企在美建厂的300多名韩籍工人,使得美韩关系一度趋紧。后经双方外交交涉后,韩国方面已派包机赴美,欲接回被捕韩籍员工。
这一事件也使得目前尚未签署的美韩关税协定蒙上阴影。7月底,美国总统特朗普称与韩国达成贸易协议,将对韩征收15%关税,同时韩国将向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用于由美国拥有并挑选的投资项目。韩国同意采购价值1000亿美元的能源产品。8月26日李在明赴美访问。据韩国经贸部门9日消息,韩美经贸部门正在美国举行工作会议,进一步细化两国7月底达成的经贸协议具体内容。双方协商涉及韩方对美投资和农产品市场开放等问题。
在詹德斌看来,这一突发事件使得韩方清楚地看到,特朗普政府彻头彻尾地以美国的国家利益为优先,并不会把韩国的利益同等看待,“这将对未来的韩美关系产生长期影响。”就短期来看,也就是在特朗普任期内,詹德斌认为,美国一方面要求韩国加大投资,另一方面又因自身签证收紧将那些参与建厂的韩国员工定性为“非法移民”,要求韩方严格按照美国的国内法,这让很多韩国企业重新思考美国市场的风险以及不确定性。“这对于未来韩方能不能落实此前承诺的大规模投资,实际上是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他分析道,“当然韩国可能也会以此为杠杆,与美国进行谈判,以争取更多优待。但对企业来说,停工一天就会产生实际的损失。当前随着韩方派包机接回被捕员工,意味着这家工厂基本上处于停工状态,后续何时复工也不好判断。”
而且,詹德斌强调,“这一突发事件对韩企在美投资,甚至包括诸如日本、欧盟先后与美国达成了投资协定、在美国也有在建工厂的国家来说,也会产生‘寒蝉效应’。”
在8月下旬赴美前,李在明又打破常规,访美前将日本作为自己首个外访的国家,与日本首相石破茂进行首脑会谈。不过,鉴于当前石破茂已辞任日本首相,对于未来的日韩关系,詹德斌表示,李在明此前优先访问日本,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石破茂隶属温和派,韩国国内对他的总体评价比较积极,“在这一背景下,李在明希望通过访日使得处于政治危机中的石破茂能够渡过国内的难关、继续执政,这样未来韩日会比较容易相处。”
但如今日本已打响新一轮的首相选战,詹德斌表示,在潜在的日本首相候选人中,无论是高市早苗还是小泉进次郎,都属于自民党内的极右翼,在历史问题上日韩未来能够回旋的空间会很小。“这就会使得李在明落实之前所主张的面向未来的韩日关系,难度重大。如果未来日本极右翼政客上台,李在明处理韩日关系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