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九三阅兵”留下了一张被全网称为“含泪量最高”的合影。
35231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有张照片,很多人看了都说心里堵得慌。
它是在2025年9月3号那天拍的,一个很大的纪念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地点就在天安门,阅兵的时候。照片里是两个女人,她们站在一起,身后是很大的场面。
一个女人叫姚久穗,另一个叫阮国琴。她们俩不认识,但她们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
那么,她们是谁的妈妈,又是谁的妻子呢?
阮国琴的丈夫叫王伟,是个开战斗机的飞行员。那是好久以前的事了,2001年4月1号,他开着编号81192的飞机去拦一架外国的侦察机,然后就再也没回来。
他后来被大家称作“海空卫士”。
那天在观礼台上,阮国琴做了一件事。她从包里拿出一张王伟的照片,对着天安门上空飞过的飞机举了起来。她好像在跟天上的他说:“王伟,你和战友们又见面了!”
姚久穗呢,她是陈祥榕的妈妈。
陈祥榕是个年轻的兵,2020年6月在加勒万河谷的冲突里没了,那年他才19岁。他被追授了一个称号,“卫国戍边英雄”。
人们记得这个妈妈,是因为她知道儿子没了以后,没哭没闹,就是反复问来的人一句话,问部队:“我儿子战斗的时候,勇不勇敢?”
这句话让好多人听了心里都不是滋味。
所以你看,这张照片上,一个是英雄的妻子,一个是英雄的母亲。一个守着一份二十多年的思念,一个承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痛。
阅兵那天场面很大,一排排的兵走过去,方方正正的,脚步声都一样。姚久穗看着这些兵,就跟身边人说,这让她想到了自己的儿子祥榕。
她说,看到他们,就觉得很光荣,很勇敢。
她还想跟儿子说,妈妈替你来看阅兵了,妈妈觉得特别自豪。这可能就是她心里想说的话吧!她觉得是国家还记着她,记着她儿子。
两个人的故事,一个发生在南海的天空,一个发生在高原的边境线上。时间也不一样,一个隔了二十多年,一个才几年。
王伟离开的时候,陈祥榕可能还是个小孩子。谁能想到呢?这么多年过去,他们的家人,会因为他们的缘故,在同一个地方,因为同一场盛大的仪式,站到了一起。
天安门上空,有新的飞机飞过去,听说是歼-35。飞机的声音很大,从头顶上划过,留下一道白烟。也许王伟当年要是能看到这些新飞机,会很高兴吧。
这片和平的天空,大概就是他们用命换来的东西。
一个是再也等不到丈夫回航的妻子,一个是再也见不到儿子归家的母亲。她们俩就那么站着,看着眼前的一切。她们的表情很平静,没有哭,但看到照片的人,却觉得比眼泪还重。
不知道她们俩在一起都聊了些什么。
可能什么也没说,就是站在一起,互相能感觉到对方的心情。也可能聊了聊家常,问问对方身体好不好,过得怎么样。人们都希望她们能好好的。
这张合影,就是把两个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牺牲,通过两个活着的人,连接了起来。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大家说它“含泪量最高”的原因。
事情过去了,阅兵也结束了。她们也跟所有观礼的人一样,离开了天安门广场。生活还要继续过下去,日子总得一天一天往前走。只是这张照片,被留了下来。两个女人,一个母亲,一个妻子,在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安静地站在一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