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紫金山新闻】
“笑一笑,十年少。”
5月8日是世界微笑日
一个单看名字就想要微笑的节日
你知道吗?在各个博物馆里,藏着很多会“笑”的文物
当这些国宝们笑起来的时候,你能抵挡得住吗?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
让记者带着你穿越时空的长廊
去找一找穿越了千年的“笑容”
去探寻那些凝固在文物上的微笑故事
去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温暖与喜悦
标准微笑,商双面神人青铜头像露出八颗牙
什么样的微笑,是标准微笑?露出八颗牙的微笑被认为符合标准。江西省博物馆藏商双面神人青铜头像,就带着这样的标准微笑。
不过,虽然微笑很标准,这件文物看起来却相当“魔性”——眼窝下凹,眼球圆凸,“眼睛瞪得像铜铃”,配上大鼻子、高颧骨、招风耳、大犄角,辨识度“满分”。这种突破常规的造型,让这件文物在众多肃穆的青铜礼器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之无愧的“表情包始祖”。
这是现存唯一的双面青铜头像,在先民们看来,头像是祖先神灵的凭依之物,他们认为通过陈设头像、佩戴面具,就可以在祭祀时,与神灵沟通。头像顶上圆管可插羽冠,下部方銎能装木柄,与古人“天圆地方”的理念相通。
“微笑”瓦当,将千年前的快乐传递给现代人
六朝博物馆里,有一枚“微笑”瓦当,距今1600多年。据专家介绍,瓦当是中国古建筑常用的构件之一,六朝时期的人面纹瓦当主要出土于南京地区,人面纹瓦当所塑造的微笑,展现出了非常动人的艺术感染力。
六朝人面纹瓦当。图片来源:博物南京公众号
南京出土的人面纹瓦当主要来自六朝的第一个时代——东吴。除了这枚“微笑”瓦当,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馆、六朝博物馆等处还收藏着许多不同的瓦当。和真实的人脸一样,人面纹瓦当也是“千人千面”,极其生动丰富。就像我们现在经常使用的“表情包”一样,它们有笑有哭,有喜有悲,还有的面色平和。即便都是“笑”着的瓦当,神情也都各异。仔细凝视,会发现有的浅笑、有的大笑、有的憨笑……它们静静躺在博物馆的展柜里,透过玻璃给人们带去欢乐。
如今,瓦当不仅仅存在于博物馆中,而是以别具创意的形式,走进人们的生活。“会跳舞的瓦当”冰箱贴是备受人们喜爱的文创产品,设计师赋予六朝瓦当拟人化的形象,将千年前快乐的情绪传递给现代人。
美食当前,汉代庖厨俑笑得眉眼弯弯
成都博物馆里,有一件汉代陶庖厨俑。他身着汉代特色的右衽袍服,袍服线条流畅,衣袂飘飘,展现出汉代服饰的独特韵味。他跪坐在地上,脸上挂着喜气洋洋的笑容,笑得眉毛眼睛都弯了。
成都博物馆藏陶庖厨俑。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啥事儿这么高兴?看看他面前的案板就知道了。猪头、猪腿、鱼肉……食材丰富,盆满钵满。用这些食材,做一顿大餐不在话下,难怪笑得如此开怀。
“没有什么事是一顿美食解决不了的。”这类庖厨俑在汉代陶俑中颇为常见,除了成都博物馆,四川博物院里也有不少。这些陶俑用真实的生活细节、生动的表情刻画,表现人们生活富足,喜悦满满。
历史专栏作家“坚叔”表示,这些庖厨俑不仅是文物,是艺术品,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让我们得以窥见汉代社会的一角,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通过这些庖厨俑,我们可以想象出汉代的厨房里,炊烟袅袅,香气四溢,人们围坐在一起,共享美食的欢乐场景。这种对于生活的热爱和满足,穿越了千年的时光,依然能够触动我们的心灵。
东汉陶持扇俑。图片来源:四川博物院官网
四川博物院里还有微笑着的东汉陶持扇俑,只见他发髻上左右各戴一花,面带笑容,左手持一扇于胸前,右手放于右膝,食指与中指带饰,着褶领大袖袍。另一件东汉陶舞俑,身着宽袖长袍,腰间束带,右腰侧悬挂环柄小刀,手平举,右手叉腰,脸方圆,面带微笑,让人一看就忍不住想唱“今儿真高兴”。
东汉陶舞俑。图片来源:四川博物院官网
各具神韵,唐三彩仕女俑尽显大唐风华
“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唐三彩女立俑,面庞丰润,亭亭玉立,笑意在她的嘴角绽放。
唐三彩女立俑。图片来源:陕西历史博物馆官网
端庄、优雅,尽显大唐风华,唐三彩女立俑不仅以精湛工艺成为盛唐艺术的典范,更以嘴角微扬的恬淡笑意,成为唐代女性自信风貌的缩影。
在唐代仕女俑群像中,这位女立俑并非孤例。她们的微笑各有千秋:有的抿嘴轻笑,似在闺阁私语;有的眉眼弯弯,恍若听见悦耳丝竹;有的嘴角几乎咧至耳际,将盛唐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展现得淋漓尽致。
从艺术史视角来看,这些仕女俑的诞生绝非易事。唐代匠人独创的“三彩釉”工艺,需在素胎上施以铅黄、绿、青三色釉料,经低温焙烧,方能呈现斑斓而不流俗的釉色效果。更难能可贵的是,匠人们突破汉代陶俑的烧制方式,通过细腻的釉色渐变与精准的线条刻画,让仕女们的微笑各具神韵:眼波流转处,或含情脉脉,或英气逼人,配合丰腴而不显臃肿的体态,完美诠释了唐代的审美风尚。
唐三彩女坐俑。图片来源:洛阳博物馆官网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邢虹 鲁舒婷
本文来自【紫金山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