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界变形金刚将亮相九三阅兵

九三大阅兵,阅兵式上所可能出现的各种新式武器,对国家而言,是工业实力、科技水平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具象化符号,对人民而言,是中国人民多年努力和付出的结晶,但是对这个世界而言,这场阅兵绝不只是一次国防硬实力的集中展示,同时还承载着为世界人民打破历史迷思、还原历史真相的重要意义,能够帮助全世界的人民,更进一步的打破他们此前所熟知的各种精心编造的历史童话,还原此前曾被掩埋的各种历史真相,让他们看到一个更为真实的世界。

模糊与掩饰

拿日本来说,作为侵华战争的罪魁祸首,虽然他战败了, 但是其官方层面,包括1945年8月15号,日本裕仁天皇对外发布的投降诏书,一直都在想方设法的避免使用战败或者失败之类的词汇,而是用终战来代替。

也就是其官方层面,面对侵华战争的失败,长期以来,始终都是不太愿意去承认的,而是以一种相对较为模糊的态度,避重就轻,甚至是想方设法的淡化责任,逃避责任。

比如有数据表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本教科书主要有三次系统性的倒退,第一次是在1955年,日本新版教材删除了有关太平洋战争的批判性描述,同时回避提及日本入侵中国。

第二次是在1980年,将侵略华北修改成了进出华北,间接为其军国主义行径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然后就是第三次,1990年,日本新版教材,恬不知耻的将侵略战争美化成了解放亚洲的自卫行动,认为日本对亚洲发动的侵略战争,实则不是侵略,而是为了将亚洲人从无能政府中解救出来,让亚洲一些贫穷的国家摆脱贫穷,所以他们悍然发动了战争。

更是把侵略战争过程中,强征劳工的过程,描述成了参与。一副这些被迫害的劳工,都是自愿的模样。

再加上对国际舆论的封锁和筛查,以至于时至今日,在其官方刻意的模糊之下,很多日本民众,虽然都知道那场战争,但是对于那场战争的认知和细节,却极为模糊。

参考新华社信息,2025年5月31号,有日本民间团体在东京举办了一场战后80年,历史教科书如何记述战争的主题研讨会,探讨战后80年日本历史教育的应有之义。

结果呢,会上有一名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她说,他的学生在历史课后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想要弄明白,之前那些战争到底是怎么爆发的。

她想了很久,突然发现,日本的课堂一直在讲日本在战争中的受害情况,但也许忽略了更为重要的问题,战争为什么会发生,日本又是如何走上这条路的。

言下之意,这位老师自己,其实也想不清楚这个问题。

或者咱们也可以理解为,日本的教科书,压根就没有这方面的内容,也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为日本公众科普军国主义的危害,或者什么是军国主义,而是从头到尾,都在记录日本在战争过程中所遭受的各种伤害和损失,以至于很多日本公众,反而认为日本才是战争的受害者。

比如日本首相石破茂之前8月15号,在其投降80周年纪念仪式上所表示的,自那场大战结束至今,已经过去了80年,如今,不了解战争的世代,已经占据了大多数。

明显跟我们中国公众普遍了解抗日战争的现状,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国际认知现状

至于为什么要强调我们中国,一方面,也确实是因为我们是那场战争的受害者,所以要铭记历史,另一方面,当前的国际社会,除了我们中国,以及周边曾在二战期间,遭受日本侵略和占领的国家,比如朝鲜、韩国、还有就是菲律宾以及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以外,剩下的其他国家,要么就是跟亚洲战场关联甚少,空间上也距离相对较远,要么就是信息传播过于碎片,以至于其公众普遍所了解的日军侵华,实则并不像我们这样,时至今日,哪怕是一些小孩,都对其存在着极为清晰且明确的认知。

更多的都是通过影视作品、纪录片或者新闻报道等一些高度碎片化的信息,才能对那场战争的惨烈和规模,获得一些极其模糊的认知。

只有历史学界,才普遍认可中国战场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承认中国长期牵制日军主力,为太平洋战场以及欧洲战场减轻了不少压力。

但同时又因为冷战以及地缘政治等一系列因素,从而导致二战结束以后,很多国家虽然也承认中国反法西斯的贡献,但实则对中国战场的宣传和研究,一直都有所淡化,研究重点也一直都是放在欧洲战场或者太平洋战场的身上。

以至于长期以来,西方学术界对中国的抗战过程,一直都存在着诸多的认知问题,比如很多西方学者,普遍认为中国的抗战过程,相比于那些发生在欧洲的战役,只是一个配角,一个边缘化的战场。

甚至还有部分学者,将中国在二战中的战略价值,定义为消耗战,而非战略性的胜利,更是以此为基础,弱化了我们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所发挥出的决定性作用,间接夸大了外国援助的作用。

直到近年来,随着中外历史交流的逐渐增多,国际社会的普通民众,才对中国在二战中的表现,以及中国抵抗日军侵略的战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可即便是这样,距离彻底的消除偏见和误解,依然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阅兵的意义

这就是九三阅兵的意义,或者说,是九三大阅兵的意义之一,我们看到的,我们所关注的,更多的都是一些新式的武器或者装备,那是因为我们本身,就已经很熟悉那一段历史,但是对世界上的其他人来讲,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或者说,这场大阅兵,对世界上的其他人而言,尤其是那些本身就对反法西斯战争了解甚少的人而言,他的意义,远不止于明面上所能看到的各种震撼的装备亮相,更像是一扇可以打开历史大门的钥匙,让这些人在看到各种新式装备的同时,也能了解到大量此前闻所未闻的抗战事迹,以及被遮蔽的历史真相。

比如我们中国人人熟知的南京大屠杀,日本右翼团体为什么却竭力否认,并想方设法的隐藏,还拿日本教科书的案例来说,参考新华社信息,目前在日本初中采用率最高的东京书籍以及帝国书院两大出版社所编教材,在战争加害责任的记叙上存在明显弱化。

比如在谈到南京大屠杀的相关章节中,帝国书院出版社以南京事件一词作为替代,并写道,在南京,除了士兵,还有很多平民被杀,并没有明确指出加害者身份以及数量,东京书籍出版社也是一样,虽然在脚注中,提及南京大屠杀这一说法,但同样声称受害人数尚无定论,仍在研究当中。为什么会这样?

就是因为他们其实也很清楚,真相过于残酷,作为日军侵华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屠杀,自1937年12月13号南京沦陷,短短两周时间,就两周时间,日军在南京进行了大量的杀人、抢劫以及强奸活动,根据1947年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在《谷寿夫战犯案件判决书》中的判定,南京大屠杀过程中,约有19万余人被日军集体射杀焚尸,15万余人被慈善机构掩埋,日军集体屠杀28起,另有零散屠杀858案,遇难者总数超30万人。

如此丧心病狂,骇人听闻的杀戮,你让他们,你让这些日本右翼,怎么好意思将这个血淋淋的真相,告诉所有的日本后辈。

更别说,南京大屠杀的真相,还只是个例,再比如同样丧心病狂的日本731部队,综合央广网信息,日本侵华期间,731部队将细菌武器用于残害大量无辜百姓,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灾难,据不完全统计,其在中国曾对内地20个以上的省市实施了细菌攻击,疫情爆发蔓延约298个市县旗,造成传染疫患者约237万人,其中死亡者约65万人。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1931年到1945年,14年抗战,中国军民的总伤亡人数,更是高达3500万人。其中军事人员伤亡总计约321万人,剩下的绝大多数,都是手无寸铁的平民。

这个数字他们敢说吗?

但这些数字,又确实需要人来说,因为这才是真正的历史真相。每个人都需要捍卫的历史真相。

重构认知体系

自然而然,日本右翼不想说,其他国家不知道,虽然也还有朝鲜、韩国以及东南亚等相关国家,由于其当地也曾在二战期间,遭受日军占领,所以这些国家内部,往往也都对抗日战争,存在着相对具体的认识和了解。

但往往也都局限于其本土抗日,尤其是东南亚国家,而并非我们所普遍了解的亚洲战场。或者中国战场这样的具有明确核心抗日主体的认知结构。

更别说,这里面还存在一个国际影响力的问题,参考之前的中国,因为我们的综合实力,还没有那么强,所以受限于冷战以及地缘政治等因素,有很多欧美国家,虽然承认中国战场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研究和传播历史真相的时候,往往还是更为注重欧洲战场以及太平洋战场。

还不就是因为对他们自己而言,欧洲战场以及太平洋战场才是真正跟他们的自身利益相关联的战场。

这也是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提升的速度越来越快,中外历史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程度逐渐加深,国际社会普通民众,这才对中国在二战中的表现,以及中国抵抗日军侵略战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和理解的主要原因。

所以严格来讲,也只有不断加强文化传播,强化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日战争的了解,重新构筑一个更加全面客观的反法西斯战争体系,而非过往的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存在一定偏差和误解的历史叙事,才能真正的起到捍卫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捍卫历史真相的效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