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位里,一定要记住,年龄50岁以上就别再装虚伪:1、论晋升皆为浮云,2、挣脱工作的枷锁,3、摒弃无效社交


有个读者留言说,他今年53了,看着办公室里那些40多岁的同事还在为一个称呼拼得你死我活,突然觉得很可笑。

我说,你算是开窍了。

50岁以后还在单位,如果还没想明白这个道理,那真的是白活了这么多年。

什么道理?

就是人生下半场的游戏规则,跟上半场完全不一样。

你想想看,50岁意味着什么?

大都意味着你的职业生涯基本定型了,意味着你不太可能再有什么大的突破了,也意味着你应该开始为退休做准备了。

这个时候,你还在那里装什么呢?

装年轻?装有冲劲?装还有无限可能?

别装了,真的。

年轻人可以为了一个提拔机会去拍马屁,去搞关系,去做那些违心的事情,因为他们有时间,有机会,有未来。

但你50多岁了,你拍马屁能拍到什么时候?你搞关系又能搞出什么花样?

更关键的是,那些比你年轻的领导,他们会真心提拔一个马上要退休的老头吗?

不会的。

他们提拔你干什么?提拔你占着位置,让自己人没机会上来?

所以50岁以后还在那里做晋升梦的人,要么是没想清楚现实,要么是放不下面子。

面子这个东西,年轻时可以当饭吃,50岁以后就是个负担。

你看那些真正活明白的50岁以上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再在意别人的看法。

不在意别人觉得他们是不是还有上进心,不在意别人觉得他们是不是已经躺平了,也不在意别人觉得他们是不是还有价值。

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真正在意的东西。

比如健康,比如家庭,比如兴趣爱好,比如内心的平静。

工作对他们来说,不再是证明自己的舞台,而是养家糊口,有事干的工具。

既然是工具,那就按工具的标准来使用。

该干的活认真干,不该干的活坚决不干。该承担的责任勇敢承担,不该承担的责任绝不揽到自己身上。

这就是挣脱工作束缚的真正含义。

不是消极怠工,不是破罐子破摔,而是回归工作的本质。

工作的本质是什么?是用你的时间和技能,换取报酬。仅此而已。

至于什么理想,什么情怀,什么使命感,那都是年轻时的奢侈品。50岁以后,就别再用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折磨自己了。

还有那些无效社交,更是应该果断摒弃。

什么是无效社交?就是那种明明大家都不想参加,但因为面子或者习惯,还在继续维持的聚会。

什么同事聚餐,什么部门团建,什么节日聚会,你去了能得到什么?除了浪费时间,消耗精力,还有什么意义?

年轻人参加这些活动,还能扩展人脉,还能获得信息,还能表现自己。

你50岁了,你还需要扩展什么人脉?你还需要获得什么信息?你还需要表现什么?

更何况,那些聚会上的话题,无非就是谁又升职了,谁又调动了,谁又出了什么事。这些对你有什么意义吗?

没有意义。

真正有意义的,是那些能让你内心平静,能让你感到快乐,能让你觉得时间没有被浪费的事情。

可能是读一本好书,可能是陪家人吃一顿饭,可能是去公园走走,可能是培养一个新的爱好。

这些看起来很普通的事情,实际上比那些虚假的社交要珍贵得多。

因为它们是真实的,是属于你自己的。

50岁以后,最大的智慧就是学会说不。

对那些没意义的会议说不,对那些浪费时间的应酬说不,对那些虚假的客套说不。

你会发现,当你开始真诚地面对自己,面对生活的时候,周围的人反而会更尊重你。

为什么?

因为真诚是一种稀缺品质,特别是在单位内这种到处都是虚假客套的环境里。

当大家都在装的时候,你不装了,你反而显得特别。

当大家都在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的时候,你开始关注实实在在的生活,你反而显得智慧。

不再为了别人的期待而活,不再为了虚无的目标而奋斗,不再为了面子而委屈自己。

开始为了自己的内心而活,为了真实的快乐而努力,为了有限的时光而珍惜。

这不是消极,这是成熟。

这不是放弃,这是选择。

因为你终于明白了,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你达到了什么高度,而是你是否活得真实,活得快乐,活得无愧于心。

50岁,是一个分水岭。

过了这个岭,就该换一种活法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