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锡悦弹劾案结果出炉,其正式迎来被罢免的命运,韩国新总统人选似乎已成定局,李在明支持率一骑绝尘,而他的两句话,更是为中韩关系定下了基调。那么,尹锡悦被弹劾传递出怎样的信号?李在明又能否如愿“上位”呢?

4月4日上午,韩国宪法法院关于总统弹劾案的判决,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政坛,尹锡悦被正式罢免,这一决定不仅终结了尹锡悦的政治生涯,也标志着韩国自2017年朴槿惠弹劾案后,再次经历总统中途下台的动荡。随着尹锡悦时代落下帷幕,韩国将在60天内迎来新一届总统选举。

尹锡悦时代落下帷幕,韩国新总统已成定局?1句话定调中韩关系

回顾事件,尹锡悦被罢免的直接导火索去年12月3日发布的紧急戒严令。宪法法院认定,尹锡悦在未经国会批准的情况下,动用军队封锁国会、逮捕政治人士,严重侵犯议员审议权和宪法规定的军队统帅义务,构成重大违宪行为,这一裁决得到8名法官一致支持,足以看出事件的严重性。

至于戒严令的导火索,则可追溯至尹锡悦夫人金建希的丑闻。金建希被指控操纵股价、干预选举等,尽管案件多次被总统否决调查,但在野党推动的《金建希特检法》持续施压,加剧朝野对立。尹锡悦试图通过戒严压制反对声音,却因程序违法引发更大反弹。国会仅用11天便通过弹劾动议案,弹劾审理历时111天,远超朴槿惠案的63天,反映出法官对法律争议的谨慎与分歧。

尹锡悦时代落下帷幕,韩国新总统已成定局?1句话定调中韩关系

有分析认为,尹锡悦的罢免不仅是法律事件,更是韩国社会极化的缩影。保守派与进步派的矛盾已从政策分歧升级为“敌我对立”,保守派支持者高举“Stop the Steal”等美国式口号,将尹锡悦塑造成“反左翼英雄”;进步派则斥责戒严令是“民主倒退”,双方支持者更是在街头形成对峙,不乏肢体冲突。

毫无疑问,韩国政治如今正陷入“身份政治”陷阱,左右阵营将对方视为“必须消灭的敌人”。这种对立在民调中也有所体现,57%的民众希望政权更替,而37%支持保守派延续执政。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尹锡悦下台后,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无疑成为了最大赢家,也成为下一届总统最热门人选。民调显示,他目前以49.5%的支持率遥遥领先,远超保守派候选人。

有分析指出,李在明的优势在于其“实用主义”路线,他主张平衡中美关系,并表达“韩国不能疏远中国,这个代价承受不起”,来为中韩关系定调,同时,他承诺加强美韩日合作,吸引中间选民,此外,他近期与三星等财阀的互动,也试图淡化进步派“反企业”的标签。

尹锡悦时代落下帷幕,韩国新总统已成定局?1句话定调中韩关系

然而,李在明也并非高枕无忧。他仍面临违反《公职选举法》的三审判决,若最高法院改判有罪,可能丧失参选资格。此外,保守派正试图整合力量,前党首韩东勋、首尔市长吴世勋等人虽支持率低迷,但若集中“铁杆保守票”,仍可能形成威胁。

根据韩国法律,尹锡悦被罢免后,大选须在60天内举行,预计日期为6月3日,选举日程紧凑,各党需在5月10日前完成候选人登记,留给保守派整合的时间不足一月。目前,执政党国民力量党因弹劾案陷入内部分裂,部分议员可能转向新保守势力,重演朴槿惠时期政党分裂的悲剧。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尹锡悦的罢免并非终点。据报道,后续他将以平民身份接受“内乱罪”审判,最高可能面临无期徒刑。尽管宪法法院的裁决不影响刑事判决,但戒严令被定性“违宪”可能加重其刑责,与此同时,其夫人金建希的调查也可能重启,进一步冲击保守派形象。

而对中国而言,李在明的上台可能带来外交政策调整,他多次批评尹锡悦政府对华强硬,主张“平衡外交”,强调中国作为最大贸易伙伴的重要性,若他当选,中韩关系或迎来缓和期,不过,美韩同盟的基调恐怕还是难以根本改变。

尹锡悦时代落下帷幕,韩国新总统已成定局?1句话定调中韩关系

总的来说,当下韩国的民主韧性无疑正在经受严峻考验,宪法法院的判决暂时平息了政治风暴,但社会裂痕难以弥合。无论未来选举结果如何,韩国仍将面临左右阵营的激烈博弈,而如何重建“妥协的政治文化”,或许是这个国家更长久的课题,我们只需拭目以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