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一位母亲反映自家俩孩子拿零花钱各捐10元做公益却被公益组织嫌“抠”拒收,投诉后又被公益组织除名,引发关注。
当晚,公益组织负责人回应媒体称,系工作人员言语不当,事发后已道歉。对此,当事人刘女士表示,该组织未就“被投诉后将孩子从公益组织除名”一事道歉。希望民政局公开处理结果,不要寒了广大爱心人士的心。
事件回顾——
公益组织嫌捐10元太抠引关注
负责人回应称系言语不当已道歉
1月21日,刘女士通过网络平台投诉称,爱心捐赠群号召群友为孤寡老人送温暖,通知中提及“慰问压力大,请爱心人士伸出援手”“一分钱也是爱”等表示,她和自己俩孩子沟通后,孩子用零花钱各捐10元。
本来是件好事,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了她的意料。刘女士向济宁晓娅慈善公益中心的负责人陈某某转账20元,并注明俩孩子的捐款信息,被对方回复称,“没办法给你写,10元1个人都说抠,上次团委决定了以后10元不再收。”
刘女士将此事投诉到济宁市民政局后,她的一个孩子被公益组织从正式成员中除名。
1月22日,华商报大风新闻报道了此事,引发关注。
同日晚,济宁晓娅慈善公益中心负责人回应媒体时表示,工作人员言语不当,其本意不是嘲讽刘女士“抠”,而是对刘女士表示“你捐10元钱会被别人说抠”。事发后,工作人员已向刘女士道歉。
否认道歉——
孩子被公益组织除名后,她也被移出群聊
始终没人向她道歉
1月23日下午,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到刘女士,她表示,她们家很普通,有两个孩子,年龄分别为9岁和11岁。2020年以来,她一直带孩子参加慈善公益活动,这次“孩子们捐款10元被公益组织嫌抠”的事,让她很受伤,“那天中午我哭了十多分钟,觉得自己很委屈,为啥献爱心还要被嫌弃?”
“后来想这件事就过去吧,结果发现孩子被从公益组织除名了。”刘女士直言,这件事后,她肯定不会带孩子参加该公益组织的活动了,但对方将孩子除名令她感觉备受欺辱,“我肯定会带孩子退出这家公益组织,但他们把我们除名,性质就变了。”
事发后,刘女士将遭遇发到爱心捐赠群,结果理论过程中又被对方“明嘲暗讽”,后于下午2时左右被陈某某移出群聊。
刘女士说,截至1月23日下午5时,公益组织始终没有直接向她道歉,“今天上午,民政局让我过去,意思可以协调对方现场道歉,我没去。”
感到心寒——
陈某某否认孩子被除名系自己所为
批评后台管理员时说“孩子们需要积分”
通过刘女士提供的群聊记录,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注意到,群内爱心捐赠已有近50人,金额“20元至100元不等”。
下午1时许,刘女士将自己投诉后,孩子被移出公益组织一事发在爱心群内。陈某某回复道,“因为捐10元钱值得生气不?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句子没连贯没戴眼镜,没审阅就发出去了。谢谢您的大爱无疆。”“网站我不负责,不知道,我问问怎么回事,别生气了。”
下午1时38分,陈某某发的一个私聊聊天记录显示,公益后台管理员称,以为刘女士生气退群了,所以解除了。陈某某回复道,“再生气,不能随便移出人,孩子们需要积分……”
对于该聊天记录截图,刘女士不认可,遂被陈某某移出群聊。
“她这是明嘲暗讽,让我很火大。”刘女士解释道,孩子在被公益组织系统除名时,她仅与陈某某有过私聊,“邮件发布的时间也很明确,是中午12时51分。”“我是看到除名邮件,气不过才在群里发声的,那么公益后台管理员是怎么知道我生气退群,所以把孩子除名呢?”
此外,刘女士认为,陈某某称“孩子们需要积分”是指桑骂槐,暗指她的孩子是为“公益积分做慈善”,“我孩子参加了很多公益活动,累计几百小时。她是故意这样说的,让群友看的,欺人太甚。”
仍在调查——
希望公开调查结果,不让爱心人士寒心
民政局表示仍在调查中
陈女士说,她的孩子并非第一次参加济宁晓娅慈善公益中心的慈善活动,“2024年,我俩孩子参加活动,感觉他们的活动一直在走过场。孩子想和孤寡老人说两句话,结果他们拍照后就直接走了。”“从那之后,俩孩子没参加过他们的活动。”
“这次是他们说慰问压力大,希望爱心人士伸出援手,我才鼓励孩子去参加的。”陈女士解释道。她希望济宁市民政局能公开调查处理结果,不要寒了广大爱心人士的心,“口口声声说‘一分钱也是爱’,却拒绝10元的捐款。希望主管部门能调查清楚,公正处理。”
1月23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到济宁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此事仍在调查,具体情况需相关科室回复。
记者多次联系相关科室,无果。
据悉,济宁晓娅慈善公益中心为民办非企业单位,业务范围为“慈善救助、赈灾救助、公益援助、社会公共服务。开展交流与合作项目,总结交流工作经验。其他社会性公益活动”。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张鹏康 编辑 董琳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