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米外突然响起7声枪响,20多国使团在约旦河西岸遭遇以军无预警射击,中国外交官也在其中。
就在国际社会震怒之际,美媒曝出更爆炸性消息:以色列正秘密准备空袭伊朗核设施。一边是特朗普政府急于与德黑兰达成协议,一边是内塔尼亚胡的军事冒险,中东这个火药桶的引信,究竟攥在谁手里?
环球网消息,当由联合国机构工作人员和20余国外交官组成的代表团站在杰宁难民营铁门后时,谁也没想到以色列士兵会在73米外突然连开7枪。
现场视频清晰记录下枪声响起瞬间,背对以军的外交官们仓皇贴墙撤离的画面——这距离已远超安全警戒范围,更讽刺的是,代表团当时正在接受媒体采访,毫无挑衅动作。
尽管以军事后辩称代表团“偏离既定路线”,仅对“造成不便”表示遗憾,但《维也纳公约》明确规定外交人员享有豁免权,以军行为涉嫌违反国际人道法。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以“不可接受”定性事件,法意等国紧急召见以色列大使抗议。埃及的谴责声明中甚至使用了“最强烈措辞”。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明确要求彻查事件,强调“反对任何威胁外交安全的行为”,并敦促以色列避免激化矛盾。
按理说以色列就算再肆意妄为,也不会疯狂至此,这是要干翻全球?但结合美方最新情报来看,以色列这次的行动很有可能是在向美国示威。
环球网消息,美国情报官员向CNN透露,以军正在调动空射弹药、开展针对性演习,或秘密准备对伊朗纳坦兹等核设施实施打击。
这个时间点的选择绝非巧合,当前正值美伊核谈判进入技术细节磋商的关键阶段,双方过去40天已进行四轮密集会谈。
伊朗方面甚至透露协议框架已基本成型,只待最后敲定细则。对以色列而言,这无异于噩梦成真,一旦美国与德黑兰握手言和,意味着其将失去遏制地区宿敌的最大靠山。
本来,以色列理想中的"结果"是复制2003年利比亚模式,即伊朗在军事威胁下彻底弃核。
但急于收割外交成果的特朗普显然另有打算,在俄乌僵局与贸易战受挫的背景下,与伊朗达成任何形式的协议都能成为中期选举的筹码。
所以此前美国那封给哈梅内伊的"60天最后通牒"信件,本质上已是白宫与德黑兰的"二人转",这也让内塔尼亚胡不得不紧急飞赴华盛顿。
尽管他表面强调"只在乎伊朗无核化结果",但明眼人都看出,以色列真正恐惧的是失去在中东问题上的否决权。
更让以色列冷如坐针毡的是美国近期一连串"拆台"动作:与胡塞武装停火、直接对话哈马斯、解冻叙利亚资金……这些都在削弱以色列的战略筹码。
尤其当特朗普暗示可能默许伊朗保留部分核能力时,内塔尼亚胡的执政联盟已出现裂痕。
更致命的是,若放任美伊协议签署而加沙战事无果而终,其领导的利库德集团在接下来的大选中极可能崩盘。
这种绝境催生出危险的军事冒险主义,就像2010年摩萨德特工在迪拜酒店刺杀哈马斯高官那样,通过制造既成事实来绑架美国决策。
但这次美国情报界罕见通过媒体放风,等于公开给以色列划出红线——CNN报道中特意强调这是与特朗普的"公然决裂",暗示白宫已预判到盟友的铤而走险。
所以,被特朗普逼到绝路的内塔尼亚胡当然格外气愤,于是就在美方发出情报消息的第二天直接对这支多国代表团鸣枪示威,极有泄愤之意,也是在警告美国。
但在这场纠纷中最惨的还是伊朗,明明都同意永久弃核,还要被以色列威胁轰炸核设施,这么看明显是被美国骗了啊!
现在,哈梅内伊既要应对制裁引发的经济崩盘,又得提防国内改革派借美伊谈判发难。
如今以色列战机随时可能突袭纳坦兹核设施,而特朗普政府的态度暧昧不清。美国情报官员通过CNN放风,既是对以警告,又何尝不是给伊朗的"免责声明"?
若袭击真的发生,美国大可将责任推给内塔尼亚胡,自己则继续扮演调停者。这种把戏早在2020年法赫里扎德遇刺事件就发生过一次,当时美国同样提前获知情报却未阻拦。
伊朗这回彻底给自己整到一个两难的境地里了,无论选择强硬反击还是忍辱负重,都可能坠入美国设计的战略陷阱:若报复将坐实"危险国家"标签导致制裁加码,若退缩就更惨了不但会引发国内的不满,还可能真的被以色列炸。
两起事件交织出的地缘政治图景令人不寒而栗。杰宁的枪声暴露以色列对国际规则的蔑视已到失控边缘,而拟议中的核设施打击则将这种疯狂推向战略层面。
值得警惕的是,当前美以伊三角关系中存在多个误判风险点:以色列可能低估美国约束力的衰减,美国或许高估了对伊朗的掌控力,而伊朗则误判了核谈判的安全系数。
可以说,眼下中东正站在比2015年更危险的十字路口。若以色列真的轰炸伊朗核设施,伊朗大概率会通过真主党在黎巴嫩开辟第二战场,届时美国将被迫卷入;反之若美伊协议达成,以色列可能彻底转向单边主义。
那7声枪响与其说是警告外交官,不如说是以色列对现有国际秩序的绝望叩门,只是这一次,扣动扳机的手恐怕再难拉住战争之犬的缰绳。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