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阅兵当中,空中编队的一些训练照片开始出现在网上了。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还是歼-20的一系列改型的外观变化,这些改型被军迷网友们统称为黑色歼-20。

专家:中美战机博弈迎来关键转折

我看到大家总结出来的外观上的变化有不少,比如说蓝宝石外观的EOTS光电系统,再比如说飞机改成了粗脖子。还有人也在探讨发动机究竟换没换,是依然是太行改还是涡扇-15,也有人把前些天热炒的碳化硅,也整合到新的歼-20里了,说外观上能看到的很厉害,看不到的更厉害,比如说用了碳化硅,歼-20雷达的探测距离可以乘三了。

专家:中美战机博弈迎来关键转折

其实就在这些讨论当中,资深的军迷网友却发现了许多有些尴尬的地方。比如说讲到EOTS装置的时候,大家都在讲,现在看到的蓝宝石外观的EOTS终于和F-35上的EOTS一样了,而F-35上的EOTS是美军最先进的,言外之意到今天我们的EOTS才刚刚撵上美国。而关于雷达用的碳化硅材料,其中有一句话,让大家也感到摸不到头脑,这句话讲的是终于不被别人卡脖子了,换句话来说,这个东西别人早就有,要是三倍的话,别人是不是早就三倍了。

专家:中美战机博弈迎来关键转折

其实这两年关于类似的描述很多,经常出现“今天的我,打败了昨天的我”。其实对这个事,我很喜欢任正非任老对芯片技术的描述。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任正非对中国的芯片总体的描述是这样讲的:“单芯片落后美国一代,但这不要紧,我们用数学补物理,非摩尔补摩尔,用群计算补单芯片,这样使我们芯片的功能和能力足以达到可用的程度。”我觉得任正非的这个描述是实事求是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成就和未来,这比简单的“遥遥领先”或动辄“碾压式”的描述要好得多,要准确得多。

专家:中美战机博弈迎来关键转折

其实类似的情况在我们的武器装备当中也不少。举几个例子一说大家就明白了,比如说前一段时间大出风头的霹雳-15E空空导弹,我们从公开的资料当中可以看到,霹雳-15E的外观尺寸和重量是这样的:长3.996米,直径203毫米,重量210公斤。

专家:中美战机博弈迎来关键转折

这个尺寸重量和美国的AIM-120比一下,会是什么样?AIM-120长度3.7米,相比之下我们的将近4米;弹径是178毫米,我们是203毫米;弹重,美国的是152千克,我们的是210千克。看到了吧,尺寸、重量我们都要比美国的AIM-120大不少,而我们的优异性能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实现的。达到一个先进的技术性能,不仅仅是纯技术的优势,很多时候也要运用设计师的智慧。

专家:中美战机博弈迎来关键转折

包括飞机也是这样,比如说歼-10C和“阵风”,要比到底哪个更厉害的话,比较专业的人士回答都会说各有优劣。为什么呢?因为设计的取向不一样,法国的“阵风”它是按照多用途战斗机来设计的,而我们的歼-10C是按照空优战斗机来设计的。所以打空战的时候,凭借着雷达和霹雳-15E的加成,歼-10C可以瞬间秒掉“阵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执行其他任务的时候,“阵风”就没有优势了。按照你最需要的使用的背景和使用的目标来设计,这也是一种设计师的智慧。

专家:中美战机博弈迎来关键转折

包括歼-20,以前我多次讲,歼-20的设计取向在我看来是偏向于截击机的设计取向。为什么采用这样的设计取向?因为它的主要作战任务、作战空域决定了这种设计取向。反过头来看美国的F-35,F-35是一个多用途的设计取向,而且还要满足不同军种的需求,需要照顾的东西太多,需要平衡的东西太多,于是就搞出了一个样样行,但样样都不是顶尖的最终的产品。所以要论打空战,F-35绝对不是歼-20的对手,但并不是说F-35一无是处,F-35的弹仓可以装下两枚1000磅的炸弹,这一点歼-20就做不到,这意味着它的对地攻击能力会更强。

专家:中美战机博弈迎来关键转折

所以说很多东西都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一点一点的积累过来的。在我们看来好多事似乎都是一飞冲天,实际上一飞冲天我们看到的是最终的一个结果,过程仍然是漫长的、艰苦的。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要看到我们优势的地方,那就是我们的快速迭代、快速发展的能力。真正让对手感到着急、感到发慌的,恰恰就是这种东西,这一点从歼-20的各种改型不断出现就可以看到。真正讲到遥遥领先和碾压式的优势,我觉得到六代机恐怕就有点这个味道了,如果六代机的研发美国真跟不上的话,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讲遥遥领先和碾压式的优势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