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十多年前,此野草是“猪菜”,如今根部号称“小人参”,价值奇高
70292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田埂“小鸡腿”:童年猪菜记忆】
小时候放学回家,书包往门槛上一甩,抓起竹筐和镰刀就往田埂跑——割猪草是每天的任务。
那时候田埂边、池塘岸、麦地埂上,到处都是翻白草。
叶子贴地铺开,背面蒙着层白霜似的绒毛,我们专挑它割,一薅就是一大把,镰刀都省得用,手指捏住茎基部一拽,连叶带根就起来了。
筐子很快就满了,因为这草长得密,不挑地方,有水有土就能扎根,胖乎乎的叶子压秤,装起来特别实在。
最开心的是挖它的根茎,用小铲子刨开湿土,底下藏着一节节圆滚滚的“小疙瘩”,我们叫它“小鸡腿”。
在水渠边洗干净,掰断了嚼,脆生生的,带着点土腥味的甜,比茅草根好吃。
我们边割草边挖,兜里、裤袋里都塞得鼓鼓的,割满一筐草,嘴里也吃满了“小鸡腿”。
那时候谁也没想过这草还有啥别的用处,只知道它皮实、能装满筐,猪爱吃,我们能当零嘴,就够了。
哪成想如今这翻白草倒成了稀罕物。
前阵子回老家,三叔公窗台上摆着个瓦盆,里头栽的竟是翻白草,说是听人说能泡水喝,降血糖,当养生草养着呢,天天松土浇水,比伺候他那盆兰花还上心。
镇上赶集时,见过摆摊的老头蹲在路边,面前摆着堆洗得白净的根茎,用红绳捆成小把,纸牌上写着“野生小人参”,喊价二十块钱一小把。
我蹲那儿看,那根茎跟小时候挖的“小鸡腿”没两样,就是更肥实些,二十块钱,比超市里的猪肉还贵。
以前田埂上一薅一大把,猪食槽里都嫌它根茎太多嚼着费劲,如今倒成了金贵东西,谁见了不觉得新鲜。
那时候村里谁家孩子没磕破过膝盖?
在田埂上跑着追蜻蜓,扑通一下摔在硬泥地上,裤子磨个洞,膝盖渗着血珠子,哭着回家找奶奶。
奶奶从不慌,放下手里的针线筐,到院角薅一把翻白草,叶子背面的白绒毛蹭得手痒痒,在围裙上擦两下,揉烂了就往伤口上按,凉丝丝的,疼立马轻了些,再用布条缠上,过两天揭开看,结痂了,比红药水管用。
那时候村里哪有什么药膏,头疼脑热了去坡上挖蒲公英,煮水喝,苦得龇牙咧嘴也得灌下去。
拉肚子了揪把马齿苋,洗干净熬汤喝,说是能止泻。
翻白草就和这些野草一样,不起眼却顶用,谁家院里墙角没几丛?
猪吃它的叶子,人用它的叶和根,各取所需。
夏天被蚊子咬了肿个包,摘片叶子揉烂了擦一擦能止痒。
上火了挖点根茎煮水喝,说是败火。
那时候谁也没想过这草还能当宝,就觉得它和地里的土坷垃一样平常。
【时代变迁:从温饱到养生印记】
现在村里日子确实好过了,老人们也讲究起养生了,三叔公窗台上那盆翻白草就是例子,天天松土浇水,比伺候他那盆兰花还上心。
可田埂都修得笔直,除草剂一喷,别说翻白草,连牛筋草都长不起来了,想找棵野生的比找个野兔还难。
三叔公那盆精心伺候的翻白草,和我们小时候一筐筐割回家喂猪的翻白草,还有兜里塞得鼓鼓的“小鸡腿”,想想真是又好笑又怀念。
以前田埂上随便薅一把的东西,现在成了养生草,二十块钱一小把比猪肉还贵,这变化,不就是村里日子好起来的样子嘛。
以前大家只求吃饱穿暖,谁还讲究什么养生?
现在呢,猪吃的草人当宝,日子过舒坦了,才想起这些野东西的好。
不过说真的,现在想吃口“小鸡腿”,还真得去三叔公那盆里揪两根,他还舍不得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