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局势为何再度升温

3月19日,也门首都萨那一处地点遭到美军空袭后升起浓烟和火焰。新华社发

【国际观察】

“真正的痛苦尚未到来。”美国总统特朗普3月31日称,将继续打击也门胡塞武装。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4月1日下令将“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调往中东,从而使美军在该地区的航母战斗群数量增至2个。中东局势,再度趋紧。

自3月15日特朗普以保障国际航道安全为由下令对胡塞武装发动大规模空袭以来,一度趋于平静的红海水域骤然升温。美军动用多型先进海空军主战装备及大量战斧式巡航导弹,持续进行高强度、广覆盖的狂轰滥炸。一时间,也门西北部烽火遍地,包括首都萨那在内的多座城镇惊现大当量钻地爆炸产生的“蘑菇云”。

特朗普表示,“胡塞武装已遭受沉重打击”“该组织任何进一步袭扰都将被猛烈回击”,并誓言会以“压倒性的致命武力”将胡塞武装“彻底消灭”。同时,白宫也对胡塞武装的重要盟友伊朗发出前所未有的严厉警告,要求德黑兰立即停止对胡塞武装的一切援助,并威胁将会把任何驶向也门海岸的伊朗船只视为军事打击目标。

特朗普政府对胡塞武装的持续空袭,无疑标志着美国对“抵抗轴心”的策略已从相对克制转趋更为主动与强硬。

强力反击美以

胡塞武装旗下的马西拉电视台宣示:“有能力打败一切侵略者,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加沙巴勒斯坦人民及其抵抗运动。”胡塞武装一边硬扛空袭,一边迅速对美国和以色列的军事目标实施反击,动用无人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对美军部署在红海的“哈里·杜鲁门”号航母战斗群至少发动了8轮集中军事打击。胡塞武装的攻击精度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部分弹着点距离美军航母不足200米,虽尚未对美舰造成实质性损害,但已迫使美军舰队节节后撤,从红海中部退到600公里开外的苏伊士运河附近。二战结束以来,美国海上主导权的首次区域性退却,似乎已非天方夜谭。

胡塞武装对以色列的远程打击也随即展开。自3月18日起,“巴勒斯坦2”弹道导弹以8马赫高超音速划破内格夫沙漠夜空,成为特拉维夫等地挥之不去的阴影。3月21日,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宣布将特拉维夫的本·古里安国际机场列为打击目标,称“该机场已不适合前往”,使得这座以色列最繁忙的空中枢纽一度进入紧急状态。胡塞武装进一步表示,对以色列的军事打击将是全方位的,囊括军事基地、机场港口等交通枢纽以及大型军工生产科研设施等,并称“最高等级的军事行动尚未开始”。

显然,在历经多日战火洗礼后,胡塞武装远程打击能力并未遭受根本性削弱,以色列的国土安全反倒面临严峻挑战。西方评论界也不得不坦承,“美国的打击行动尽管对胡塞武装造成了一定损失,但尚未有效摧毁其核心战力与挑战美西方军事存在的作战意志”“‘巴勒斯坦2’弹道导弹投入实战,标志着当前中东战场的技术代差正在显著缩小”。

跻身地缘博弈

敢跟美以同时开干,胡塞武装实力自然不容小觑。

作为也门宰德派(什叶派第二大分支)宗教复兴运动的产物,胡塞武装自诞生之日起素有“反抗不公与压迫”的斗争传统,促使其将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和以色列的对抗视为宗教义务与政治使命。

自从2014年9月攻占首都萨那后,在继承萨利赫前政权军政遗产基础上,这支一度被外界戏称为“拖鞋军”的部落武装迅速完成了从游击队向正规军的转型,其综合战斗力在实战锤炼下长期处于在线状态。

当前,胡塞武装坐拥10余万平方公里土地(超过也门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掌控也门三分之二的海岸线,稳固占据首都萨那和红海重要港口城市荷台达等重要枢纽,辖区内人口高达20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70%)。旗下武装力量已扩充至88万,其中一线作战兵力超过35万,基本实现了组织结构的正规化与兵种建设的专业化,作战单元从早期游击小组发展为具有现代军事编制的作战旅团,并配备相对完备的通信、情报及后勤支援体系。武器装备方面,胡塞武装不仅拥有米格-29SMT“支点”战斗机和T-72S主战坦克等第三代主战装备,更建立了涵盖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远程无人机在内的庞大军工生产体系,并且具备一定“反向设计”能力,即通过拆解缴获装备获取仿制技术。各类型无人机和巡飞弹月产量现已超过200架,足以支撑中等规模战事消耗。

凭借源源不断的兵员补充与自给自足的军备供应,胡塞武装不仅异军突起,一跃成为也门境内综合实力最强的派别,而且顽强抵挡住沙特等海湾邻国联军的连年讨伐,打出诸多“以弱胜强”的战例,跻身为地缘博弈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为何“扛旗不倒”

今日中东,抵抗之弧早已支离破碎,真主党、哈马斯等昔日“一线尖兵”都遭到严重削弱,幕后的伊朗也迫于内忧外患而呈明显收敛姿态。曾被视为“偏师”的胡塞武装,为何处境孤迥却依然“扛旗不倒”?

首先,复杂的地形是难以穿透的天然屏障。胡塞武装根据地所在的也门北部山区,山高路险、沟壑纵横,地势复杂、洞穴密布。复杂地形增加了美军情报侦察和精准打击的难度,卫星照片上看似荒芜的戈壁,实则布满蜂窝状坑道网络。据悉,该组织已经完成去中心化,指挥体系、作战部队和军工生产高度分散,大大降低了被美军“斩首”或被全面瓦解的风险。加之其在当地民众中根基深厚,因此,特朗普虽狠话说尽,但似乎也只敢挥舞空袭大棒,而无派兵登陆作战的勇气与决心,唯恐重演阿富汗战争“每推进1公里就要牺牲50名士兵”的噩梦。

其次,胡塞武装长期以来的抵抗并不孤单。因相同的教派属性,虽然德黑兰近期在地缘博弈中采取守势,但对胡塞武装的“输血”却从未停止。从曾击沉阿联酋护卫舰的“曼德”系列反舰导弹,到令美以头疼的“萨马德-3”巡飞弹,胡塞武装军火库中的伊朗痕迹随处可见。令外界惊异的是,胡塞武装近年来陆续研发成功射(航)程超过2000公里的“巴勒斯坦2”超高音速导弹和“见证者-136”攻击型无人机,其远程打击能力已达到甚至超越相当一部分国家正规军水平。此外,输入性装备技术变革,尤其是低成本无人武器平台的发展与普及,成倍放大了胡塞武装的非对称作战优势,为其提供了硬扛头号军事强国的底气。

最后,民意支持为持久抵抗提供了基础。自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胡塞武装以支持加沙解放斗争为号召,高举“反侵略反霸权”大旗,牢牢占据着也门国内道义制高点。美以两国的霸权行径,使胡塞武装在“支援加沙”使命感召下赢得了中东乃至穆斯林世界的同情,在也门各界形成了同仇敌忾、抱团对外的氛围,进一步夯实了“拥兵自治、扛旗反霸”的基本盘。

战火恐难平息

目前看来,军事装备的绝对优势并未如华盛顿所愿迅速平息局势。随着战火日复一日迁延不息,美军不得不增派“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并将“哈里·杜鲁门”号航母部署时间延长至少1个月。同时,美战略空军也在向该地区大举增兵,7架B-2“幽灵”战略轰炸机及10架KC-135R加油机和7架C-17大型运输机先后进驻位于印度洋的迭戈加西亚空军基地,进行了B-2机群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部署。

显然,特朗普针对胡塞武装及其战略盟友伊朗的极限施压仍在不断加码,一场更猛烈的“敲山震虎”正在紧锣密鼓酝酿筹备中。

不过,对于美军来说,首先要做好的是成本核算。比如,为应对胡塞武装区区2000美元的自杀式无人机,美军就得动用价值250万美元的标准2防空导弹进行拦截。而美军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日均战时运维成本更是高达650万美元,在红海部署一个月就相当于胡塞武装全年军费的五分之一。自2023年10月以来,美军在红海地区的作战行动中消耗了超过500枚各型导弹,令美军高层不由惊呼:“海军在红海发射的防空导弹数量已经超过之前30年总和。”据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测算,美军与胡塞武装的作战消耗比高达惊人的2500∶1。

以不足全球0.05%的军费硬耗美国数十亿高昂军备,胡塞武装的“低成本消耗战略”将一步步把美国拖入“经济战陷阱”。或许,这才真正戳到了特朗普的痛处。这场缠斗正酣的红海博弈看似实力悬殊,实则处处体现了弱者的生存智慧:现代战争中,光有飞机导弹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懂人心、接地气、会算账”。

分析人士认为,美军与胡塞武装的互袭恐难在短期内平息,双方可能进入持续不断的报复循环,地区紧张局势面临升级风险。过去一年多来,美英以曾不断对胡塞武装发动空袭,但从来没能压制住胡塞武装的反击,“红海之围”至今依旧无解。事实证明,单纯依靠军事手段,很难阻断胡塞武装的袭击报复,也无法彻底消除红海商业航运风险。对于国际社会而言,当务之急仍然是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防止局势误判和冲突升级。只有通过公正合理的政治解决方案,才能从根本上缓解中东地区的安全困境,实现真正持久和平。

(本报安卡拉4月2日电 本报驻安卡拉记者 经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