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从以前那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变成现在这种剑拔弩张的对立。温铁军作为研究乡村建设和全球化的专家,他讲过不少这方面的东西。

简单说,中美从“中美国”那种互补模式,到后来走向对抗,主要就是金融资本竞争的逻辑在作祟。

中国在21世纪头十年帮美国稳住了通胀压力,还吸纳了他们的流动性,但后来中国自己的金融实力壮大了,就成了对手。

温铁军:从“中美国”到中美对抗,到底是因为什么?

2006年左右,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提出“中美国”概念,说中美经济绑得死,像一个整体。中国负责生产,美国负责消费和印钱。

温铁军在演讲中提到,这段时间中国扮演的角色是“双重输出”。一方面,中国大量出口制造业产品到美国和欧洲,这些东西价格低廉,帮他们压住了消费品价格上涨。

美国从2001年到2010年,货币发行量大增,但通胀率没爆表,就是因为中国用自己的劳动力、资源和环境成本,换来了廉价商品输出。

温铁军:从“中美国”到中美对抗,到底是因为什么?

举个例子,中国纺织品、电子装配品源源不断进美国超市,CPI保持在2%上下,这让美联储能放心搞低利率,刺激经济。

另一方面,中国吸纳了西方的流动性。外汇滚滚流入,中国外汇储备从2000年的1600多亿美元,蹿到2010年的2.4万亿美元。

中国用这些去投资美国国债,帮美国融资。温铁军说,这等于中国把美国的印钞机产物变成了自己的资产池,然后对应增发人民币,去货币化国内的资源和资产。

温铁军:从“中美国”到中美对抗,到底是因为什么?

中国以前是非货币经济,好多东西靠票证分配,加入WTO后,2001年到2002年银行商业化改造,资源资产开始大规模交易。

这过程让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也帮西方消化了货币过剩的风险。西方,尤其是金融资本集团,对中国挺认可的。高盛那些人就说中美是G2,共治世界。

2008年金融危机时,中国四万亿刺激计划,拉动全球需求,美国量化宽松的钱也部分流到中国,没造成更大乱子。

温铁军:从“中美国”到中美对抗,到底是因为什么?

这阶段中美关系相对平稳,中国周边也没啥大冲突。

从2010年代开始,局面变了。温铁军分析,主要因为金融资本全球化阶段的结构性矛盾凸显了。西方印钱印到头,流动性泛滥,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最终传导到消费品上。

中国这个“中间体”吸纳了部分压力,但没法永远顶着。奥巴马2011年提“重返亚太”,表面是军事,其实针对经济。

温铁军:从“中美国”到中美对抗,到底是因为什么?

亚洲区内贸易越来越密,东盟加三机制推进,2015年RCEP框架成型,这可能形成新货币整合,威胁美元欧元霸权。

温铁军讲,全球化竞争主体是国家,不是个人或企业。信用是关键,国债和货币背后是政治军事实力。美国国债全世界买,就是因为它有300多个海外基地,硬实力撑着。

中国军事实力增强,信用也涨,货币总量2016年超美国,债务规模也大,这就让中美成了总量对等的竞争者。

温铁军:从“中美国”到中美对抗,到底是因为什么?

特朗普上台后,在2017年就把矛盾推到台面。2018年贸易战开打,先对钢铝加征关税,然后500亿商品25%税率。中国反击,针对大豆农产品。

温铁军说,这不是单纯贸易问题,而是金融竞争的外溢。

美国觉得中国产业升级,抢了高科技地盘。2018年中兴被禁芯片,2019年华为进实体清单,供应链卡脖子。疫情2020年加剧,指责来指去,领事馆互关。

温铁军:从“中美国”到中美对抗,到底是因为什么?

地缘上,南海2015年后美国自由航行增多,舰船对峙频发。台湾海峡,美国军售从2018年增加,2022年芯片管制更狠。

中国回应自主研发,2023年华为新手机绕过部分限制。温铁军观点是,这对抗是内生性的,因为中国金融资本扩张速度快,M2增长高,但有国内需求支撑,不是乱印钱。

早期殖民,产业资本阶段,到现在金融资本主导。

温铁军:从“中美国”到中美对抗,到底是因为什么?

竞争靠信用,国家是主体。中国在周边冲突增多,像中日钓鱼岛2012年撞船,东海争端;南海2016年仲裁案,中国拒裁决,美国派舰巡航。

这些是金融集团制造的压力,防止亚洲成新势力。温铁军强调,中国帮西方稳通胀是历史性贡献,但当中国资本总量大到能分蛋糕时,就被针对了。

2021年拜登继续科技战,2024年特朗普二度上台,2025年加征60%关税于电动车、太阳能。

温铁军:从“中美国”到中美对抗,到底是因为什么?

中国限稀土出口,反制关键矿产。温铁军在2023年演讲说,这战争经济学逻辑,谁成本低谁赢,但互相加码,最终没人好过。

温铁军还提到了“新冷战”概念,从1940年代美苏冷战,到现在中美版。

新在哪?不是意识形态,而是金融霸权争。美苏有核平衡,避免热战。现在中美经济纠缠深,热战难,但代理冲突多,像俄乌2022年爆发,温铁军分析这是金融海啸余波,美元信用降,中国被卷入。

温铁军:从“中美国”到中美对抗,到底是因为什么?

原因是中国发展快,产业金融双涨,对美西方压力大。温铁军不夸张美国衰落,但说它过度金融化,实体弱。中国相反,实体强,但金融国际化慢。

未来咋办?温铁军建议丢掉幻想,准备斗争。意思是认清现实,别指望和好,得靠自己。乡村振兴是他重点,内循环稳底盘,对抗外部压力。

中美从互补到对抗,是资本逻辑决定的。中国头十年出力多,帮稳西方经济,但后来自己强了,就成威胁。

温铁军:从“中美国”到中美对抗,到底是因为什么?

中国外汇储备峰值2014年近4万亿,货币总量超美;地缘紧张,台海军演2024年5月环岛模拟,2025年美对台军售数十亿,这些是表象,根子在金融竞争。

不是说对抗不可避免,但理解原因,能更好应对。中国用资源劳动力换美元,再买美债,这循环断了,就得重新洗牌。

全球化不是人人赢,是国家博弈。

温铁军:从“中美国”到中美对抗,到底是因为什么?


参考资料:

1、俄刊文章:“中美国”概念正在走向终结 参考消息 2020-05-28

2、深刻理解中美关系 新浪财经 2025-10-17

3、黄 靖:中美间的“新冷战”真不可避免吗 环球时报 2023-09-08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