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收到了许多私信,让我来评价一部短剧,我在长征路上开超市。

也没看过我的朋友们简单介绍一下,大概就是一步系统流穿越剧,主人公能够从红军身上用现代工业品交换到老物件回到现代拍卖,并且和红军一起在长征的路上开挂送物资。

上线当天凌晨,制作方十月初五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的老板,咪蒙老师在朋友圈发布喜报,上线7小时播放破千万,话题量破亿!今年最重要的作品,爆了,想哭。

实话实说,我也很想哭,只不过想哭的方向可能和咪蒙老师恰恰相反。不论神兔左保,互联网的各个键政派系在这部剧面前迅速达成一致,咪蒙老师只要略微出手,就能把整个中文互联网团结在自己的对立面,足见宝刀未老。

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剧本的来源是知乎小说《苏梅梅的超市》,就是那种大家平时刷知乎看到一半,下面突然唐突蹦出盐选会员最低0.3元每天的那种小说。知乎现在没有什么盈利能力,除了挂手游广告以外,就指着这些小说卖盐选会员活着呢。应该说,这部小说这成绩还是不错的,不然也不会被专门拿出来作为剧本的底稿进行改编交易。

但一本穿越小说,本来是没人当真的意淫产品,知乎更是中文互联网的边缘平台,更何况小说原文还要收费,大家花钱是来娱乐的,更不会当真。现在剧组和官方把这么一坨东西拉到全国人民面前,用人造的天量流量强行制造了一部国民级影视剧,那就必然以国民级正剧的标准受到审视,甚至是反噬。

现在端上来的这坨东西,我怎么评价不重要,重要的是,文艺主管部门因为自身卷入其中,只能捏着鼻子喊好,类似于IGN编辑捏着鼻子给星鸣特攻打7分。他们不是不懂,但只能假装出一副真心诚意鼓掌的姿态,不得不说相当虚伪。

媒体通稿上对这部作品的定义是,首部长征题材奇幻主旋律短剧《我在长征路上开超市》。该剧已入选2024年“北京大视听”重点网络文艺项目,并荣获广电总局发布的微短剧国庆档片单重磅推荐,是首部关于长征的奇幻主旋律短剧。

10月4日,人民文娱官方微博发布的剧评,称赞该剧以特有的爽感情节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当代年轻人的梦想,回应了当代年轻人的心声,也以情动人,叩开了当下年轻人的心门,引发了无数年轻人的共情。

首部长征题材奇幻主旋律短剧,这定语长度和 Woman with a history of gender transition有的一拼,BUUF叠得如同中国版的97种性别。我只能说大洋两岸各有各的政治正确。

如果抖音的年轻人能代表全中国年轻人,这评价倒也不错。然而,第一集在b站也有十几万播放,B站的观众朋友则是说屎的不行,仿佛三九天在旱厕里发酵过的答辩,臭得刺鼻。

两条弹幕很能代表好评观众的心态,第1条是穿越本来就不现实,所以让我们带入这个世界。第2是这部剧一些细节不能深究情怀到了就行。

支持这部剧的朋友也能看得出来,除了穿越这个压根不唯物主义,和中国工农红军从根上不相关的设定以外。这部剧也存在自相矛盾,讲不通情理的地方,如果放在一般的电视剧里面,早就被打成抗蒋神剧那一批了,只不过因为形式是短剧,极大地掩盖了作品的缺陷,叙事可以不用讲求逻辑和起承转合,贴上了官方媒体的主旋律宣传大旗,就更是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

骗哥们可以,别把自己骗了就行。像这样的剧情本身就没有打好基础,你能保证看过历史的年轻人不恶心?务实一点,我劝你们先把中国工农红军的理念先搞懂,穿越小说圈地自萌蛮好的,你把它拍成献礼剧干什么?现在B站口碑崩盘搞控评,你倒告诉我怎么解释,脸都不要了。

其实造成观众两极分化,在不同平台要么爆红,要么爆死的分裂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任何对长征历史和意识形态,稍微有一定了解的中国人都不会认为可以这样娱乐化长征。只有那些长期沉溺于国产肥皂剧和竖屏爽文的短视频用户,对长征的印象本来也很模糊,搞不清历史正剧和闹剧的区别。

当年,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有这样的原文:剧本告诉人们:剧本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有海瑞这样的“清官”按“王法”办事,就能使法庭变成保护农民的场所,就能“为民雪恨”,就能平反“冤狱”,使农民获得土地。这不是把地主阶级的国家机器统统当作保护农民的工具了吗?这不是把地主阶级专政镇压农民的本质一笔勾销了吗?这种大肆美化地主阶级国家、宣传不要革命的阶级调和论的戏,还谈得上什么“历史剧的创作也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呢?

到了六十年后,现在的作品,甚至不需要任何思想内核,连阶级调和都不再需要了,彻底滑向虚无主义。只需要为观众提供穿越送物资,现代工业化中国支援土地革命时期这种廉价的幻想,制造类似于自渎的爽感。再靠讲红军故事煽情搞点催泪掩盖虚无主义味道熬成一锅怪味鸡汤,骨肉完全分离。如果说主创团队没有政治敏感性,这部作品是纯商业作品,到这里还情有可原,但媒体和文化部门显然早就和主创团队有着千丝万缕的合作关系,主动把麻醉品当成宣传主旋律的新形式,迫不及待要向外推广,甚至当成献礼片端上来。

Man,what can i say?铜头皮带在手中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找几个责任人抽得如陀螺般旋转,再带他们上街citywalk了。

好笑的是,海报写明,这是一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指导的作品,却完全没有意识到潜在的意识形态风险,充分证明了我们的文化部门还处在原始的草台班子的状态。在我和一些编剧朋友接触的过程当中,我们提到制片方投资方往往对自己的产品非常有信心,对拍摄出来的产品是什么水平,完全不清楚,沉浸在自己的艺术幻想里。往往大众眼里的烂片,上市之后遭遇滑铁卢,还会反过来大发雷霆责怪市场不理解自己的艺术。749局、上海堡垒等等惊世骇俗的“优秀作品”,就是这么走上屏幕的,现在只不过是在主旋律市场上用短剧复刻了一遍电影烂片的心路历程,制造了2.0版本的马克思遇上孔夫子。

咪蒙老师是自媒体老前辈了,我是晚辈后生,2019年做微信公众号图文,2023年做中长视频,没赶上任何一个时代浪潮,没吃到任何一波时代红利。从一个方向说咪蒙老师当然比我更懂时代的流向,但从另一个方面上来说,咪蒙老师也千万不要把时代的红利当成自己的本事。

国际歌里有四句词,我很喜欢,没有比这更合适的结语了。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

章北海的自然选择

Après moi, le déluge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