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终于等到了,教师的春天真的要来了!
12419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暑期对教师而言,既是养精蓄锐的缓冲期,也成了不少人处理健康问题的“黄金档”。曾听人说老师会趁暑假求医甚至动些小手术,从前不甚理解,近些年却见了不少实例。
有位同事临近期末就早早约好了医生,挂好号等着暑假做甲状腺手术。平日里教学任务紧,调课请假处处受限,医生本建议可延后治疗,她便索性把手术排到了假期。按她的说法,术后正好有一个多月恢复期,不用频繁用嗓,对康复也更有利。
熬过这段日子,教师群体似乎正迎来新的可能?这就得说说各地悄然兴起的教师岗位流动机制了。
某县推出教师向县内其他事业单位调配的政策,虽名额仅20余个,却让不少想换赛道的老师动了心。要知道,以往想跨单位调动,对没背景的普通人而言难如登天,如今有了公开渠道,无疑是个新机会。
从列出的接收单位来看,多是县内不错的岗位,在当地算得上抢手。当然,若是分到乡镇,因交通等因素,吸引力会打些折扣。不过这并非个例,其他地区类似的流动调配规模更大,有的县甚至放出上百个名额。
这让我想起之前一篇引发热议的文章,标题大概是“一觉醒来,教师的天好像变了”。当时最高赞的几条评论,都透露出不少老师对转岗的期待,仿佛看到了新的曙光。
不过转岗这事,终究因人而异。就像我自己,虽对公开课、各类竞赛和职称评定这些事时常感到头疼,甚至有点生理性抵触,但真要离开讲台,心里还是舍不得。毕竟习惯了教书育人的节奏,和孩子们相处时的成就感,是其他工作难替代的——当然,也可能只是自己的一种执念。
身边也有转岗的例子。前几年乡镇小学的田老师,教了18年书评上副高,第二年就调到了县发改局。起初她常念叨后悔:乡镇的农村补贴有800多,副高职称又能多拿1000多,算上公积金和社保,比新岗位每月少了2200左右。但日子久了,她也渐渐适应了新环境。说到底,她是为了二胎女儿——大儿子小时候因疏于管教变得叛逆,丈夫在机关工作又常年忙碌,权衡之下,能早晚陪伴孩子,成了最实在的选择。
其实哪些人适合转岗,慢慢也有了些共识:年过四十的老师,脱离熟悉环境后适应难度较大;职称高、荣誉多的,往往更适合深耕教育;而看重寒暑假的,转岗后难免会觉得可惜。
说到底,无论在哪行哪业,都是在各自的岗位上耕耘。工作本就没有轻松的,关键还得看个人能否快速调整状态,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