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寒露,天气就像变了个人。黑龙江那边已下大雪,广东人还在晒太阳。现在气温南北差距大,有的地方穿棉袄,有的地方还短袖。大多数人感觉最近天气搞不懂,快十月了广东还热得离谱,北方却突然变天,下雪的下雪下雨的下雨,谁家换衣服都跟不上节奏。
广东这几天全是“热”。最高能到三十六度。气象台直接说“未来五天没变化”,不管是上班群还是老年人聊天,都在说今年秋天一股热气顶着,跟以往不一样。广东大部分城市比昨天温度还低了点,但韶关跟梅州还是热得压不住,三十五度,跟夏天没两样。湛江、茂名、河源这些地方早晚二十四度,出门都得琢磨是穿长袖还是短袖。
“天天都是热,谁能预料到十月外头太阳还是晒得慌?”老一辈常常这样讲。其实现在广东天气只有三地升温,十一地降温,七地没变。家里老人去公园锻炼,都得等雾散了才敢出去。气象也提醒,以后还有凉雾,要多当心路滑和呼吸不舒服。
再说全国,不光广东。昨天云南、贵州、广西这些地方雨下得大,东北、内蒙古冷风一来,降温快得像摁按钮。西北到华北这片地儿这周都在下雨,很多地方秋收秋种都慢下来。尤其假期结束赶返程,各地高速老堵,车后挂着鸡鸭大鹅,应该是很多人看着乐,自己心里却是好累。
“天气早晚两头凉,中间照样热,出门衣服得多备几件,别感冒。”
台风“夏浪”这几天也被说很多。有人怕台风来广东,结果气象台说这台风对中国海域无影响,可以不用怕。广东的台风暂时不用关注,但潮湿热气和大太阳还是得防。外头工作或者要带小孩出门,最好上午早点回家,太阳大了就别在外面晒。
广东现在林区火灾也容易发生。天气一热干燥,很多村民去地里烧杂草,家里做饭烤火都得注意。高温天用火容易出事,大家要彼此提醒。评论里也不时有人问秋收烧地的事,大家说的多了也反而更注意了。
广东气象台蹲守着各种变动。像广州,八号气温三十四度,体感三十六度,北风吹来也不算凉。很多人一回办公室第一件事,开空调。空调成了这几天“续命神器”。白天防晒,晚上通风,成了标配。很多老人一天如今都得喝开水,嘴巴也比往常干。
说到养生,家里有老人都挺上心。现在寒露一来,大家都说要早睡早起。吃点润肺的菜,多喝水。夜晚降温快,早点关窗保暖。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人,现在出一身汗都怕着凉。剧烈运动都要避一避,乱跑出汗容易头疼或者心慌。
“早晚加件衣服,晚上早点睡,白天多喝水。”
返程这几天出了不少段子,车一多高速直接大堵,收费站成了大人小孩的大集合。有人调侃长假过得像过年,每家都带点特产走亲戚,最后装得满满一车。有人晒账单,各种买菜聚餐旅游开销都贴上来。
天气影响也很真实,冷空气一到,北方有些人感冒。而南方热着的还没缓过神儿。办公室里口罩没摘几天又得戴回去。返程的路上大人小孩都想回家歇歇脚,碰上下雨还忐忑,怕堵怕摔倒。
往年这个时候,东北早就穿羽绒服了,今年不少地方已经下雪。黑龙江雪下得大,朋友圈晒雪地,广东晒日头,世界两头跑,有的老人说“这天不正常,以前没这么大差别。”有人住在华北东北交界,这几天白天穿秋裤,晚上睡觉盖厚被,冷热交替也容易生病。
“全国各地天都乱套了,谁家没被这天折腾过。”
现在农村孩子捡栗子要防湿滑,大城市上班族赶早高峰人挤人,南方老人晚上不记得关窗容易着凉。家里的空气有点闷,得多开窗。再就是这节气,很多老年人说秋燥难受,喝汤水,吃带点水分的水果。家里养花浇水变勤了,连狗都觉着烦躁。
广东的热还会持续。气象说“晴热为主”,最高温三十六度没变。森林火灾风险还是大。天气一干,火源一埋下,新鲜草木就烧起来。农民兄弟清理秸秆,一不小心可能把农田边的树林引着,村里都要帮忙看着点。
湿热天闷得厉害,有时候夜里睡不安稳。有人夜里关风扇,有人睡前喝茶,结果第二天却多半迷迷糊糊。有人说广东的秋天像夏天,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凉快下来。
评论区有的说现在小孩晚上总出汗,家长怕孩子凉,没敢大开窗户。有的则说现在天干,睡前喝的水比夏天多,嘴太干了。
假期最后一天遇寒露,路上还是那么多人赶回城上班。有人嫌高速堵,有人无所谓,反正都是回家。有的人装着鸡鸭大鹅赶路,回家后第一件事还是给老人报个平安。年轻人在朋友圈晒堵车,晒夕阳,晒返程的累。
“天气难琢磨,过一天算一天,保重身体最要紧。”
很多上班族返到单位,感觉节气换了,工作又得重新提劲。有的老年人感慨这几年天气变花样,日子也是头一回碰见。现在谁也说不好明天热还是冷,只能每天注意,早点睡、多喝水、看到天要下雨提前收拾好。
哪个地方的天气你觉得最夸张?最近你家衣服怎么穿?有没有老人被天气折腾过?评论区随便说说,觉得有用也拉身边朋友一起看看。大冷大热都过去,很快就又该换一茬衣服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