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关注、转发分享,接收新鲜有趣故事!谢谢支持!
孙阿姨已经62岁了,她总是习惯凌晨6点不到就醒来,在小区绕着花园遛弯。可就在最近,她发现自己清晨常常头晕、心慌。好奇之下一量血压,数值比以往高出不少。有一回她忍不住问小区的医生,医生看完她的血压记录说,其实有些习惯,早起时做,还真容易让血压跟着往上飙。
也许你会觉得,只要早睡早起就是健康,其实,高血压患者的“早起”,里面藏了不少容易被忽视的“雷区”。据权威机构的资料显示,清晨是一天当中血压第一个高峰时段。比夜里最低血压高出10%-20%,有的人甚至会高出40-50毫米汞柱。明明想养生,为什么反而心慌头重?医生的提醒,你也许正需要听一听。
关于高血压与早起的关系,到底有什么说法?到底哪些早起行为容易让血压难以控制?尤其是这3个细节,可能很多人每天都在“不自觉地踩雷”。
刚起床就做这3件事?你的血压可能越控越难。
医生提到,不少高血压患者之所以早晨血压最容易出问题,和下面3个习惯密切相关——1、起床立刻吸烟提神 不少人特别是中年男性,喜欢早上一睁眼就来根烟,觉得“缓醒提神”。但尼古丁会直接刺激交感神经,让血管收缩,血压不受控地往上走。一根烟下肚,哪怕短短10分钟,血压都可能升高10-20毫米汞柱。而且,吸烟还会加速血管内皮损伤,动脉硬化风险翻倍。
2、情绪激动、焦虑就开工 高血压患者一早醒来,刚踏出卧室门口,就开始担心工作、吵架、唠叨家事。其实,强烈的情绪波动会刺激体内“肾上腺素”分泌,让本就在清晨易升高的血压更失控。情绪激烈时,心跳会变快、血管收缩更明显。有试验记录,激烈情绪可以让血压瞬间上升10mmHg以上。而且,长期负面情绪还和心梗、中风风险加大相关。
3、忘记(或间断)吃降压药
有的人觉得“今早没症状”,或者一着急就忘记吃药,殊不知,这样的“习惯性跳药”,会让血压波动越来越大。不规律服药,还容易产生耐药,等后悔时,血压已经“根本拉不下来”。权威指南建议,高血压患者清晨固定时间服药,才能最大限度降低清晨血压高峰风险。
不想血压失控,这几招一定要用上
血压高的人,早晨起来到底该如何避坑,做什么才有助于平稳值守呢?
醒来后缓3-5分钟再下床 给身体一点时间转换,让血压不会突变。醒来可以先在床上伸展肢体、深呼吸几次,再慢慢起身,减少头晕甚至跌倒风险。
第一时间按时吃药
不要等到吃饭、洗漱后才匆匆服药。可以床头备好一天早药,醒来就吃上,让药效覆盖一天中的高峰期。
保持心情平静 可用深呼吸、冥想或轻柔音乐唤醒自己。很多人觉得压力没法消除,但身体至少可以学着“慢下来”,让交感神经不过度激活,心跳更平稳。
临出门前做好准备,避免过度劳作或剧烈运动 早晨去晨练、快走、爬坡等对于刚刚起床的高血压人群并不适宜。研究证实,过早、强度大的运动,反而容易诱发心脏不适、甚至脑卒中。等到身体活动后半小时—1小时,等状态稳定后再温和活动,效果更好。
监测清晨血压,留意异常变化
如果家里有血压计,建议清晨6-8点记录数值。大多数医生建议,清晨血压≥135/85mmHg要重视,还应和医生及时沟通调整方案。
其实,高血压这件事,并非一朝一夕形成,也不可能靠一个“偏方”根治。医生早就反复提醒:控制血压,生活细节比什么都重要。每一步“慢一点、稳一点”,早上醒来就给身体一个缓冲——身体真的能感受到你的温柔。
但要注意,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完全一样,本文所说多为通用建议。想真正掌握好血压,建议每年到正规的医院做体检、面诊,别被网络碎片信息误导。不管你的血压高不高,每天给自己一个更慢、更平和的早晨,真的就是保养全身健康的开始。坚持做到,很多中风、心梗,真的会离你远远的。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年修订版)》
3.《清晨血压高峰与心脑血管事件关系研究》
4.《中国中老年人高血压健康管理指南》
5.《高血压患者清晨管理与监测临床路径》
6.《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2年)》
7.《世界卫生组织高血压健康行为建议》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