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75名军医集体脱下军装,从江苏省军区独立二师医院转业到江苏油田
36277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1976年7月,75名军医集体脱下军装,从江苏省军区独立二师医院转业到江苏油田,扎根荒凉的邵伯镇,用木板房搭建起油田总医院。他们从零开始,克服高温、蚊虫、简陋条件,为石油工人和当地百姓撑起一片健康的天空。40多年后,68位白发苍苍的老战友重聚,追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当年的邵伯镇,满目荒凉。医护人员面对的是一排排简陋的木板房,连基本的医疗设备都短缺。他们没有退缩,而是迅速投入工作,在临时搭建的诊室里接诊、开药,甚至完成一台又一台手术。夏天高温潮湿,蚊虫肆虐,病人络绎不绝,他们却顾不上休息,还经常组织医疗小分队深入油田一线,为石油工人送医送药。后勤人员夏思华回忆,那时除了在医院忙碌,还要和工人一起扛水泥、修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冬天水杯底结冰,提手一碰就断。
1978年,油田总医院终于拆掉木板房,建起了第一座门诊及住院大楼。随着医疗条件改善,这些军医的专业技术逐渐显现。眼科主任陈维高从零开始建设眼科门诊,40年来接诊30万人次,开展手术上万例。1997年,他亲自为母亲实施白内障手术,成功后更加坚定了提升技术的决心。如今,眼科已让数千名患者重见光明。
2009年,江苏油田医院迁至扬州市区,
更名为扬州友好医院。42年来,医院从木板房起步,发展为融合军队传统与现代管理的综合医院。当年英姿勃发的军人,如今已是白发老人。他们中有人离开扬州,有人坚守岗位,但始终心系那段共同奋斗的岁月。40周年聚会上,68位老战友在邵伯原址追忆往昔,感慨万千。
一段军旅生涯,半生医者仁心。他们用青春和汗水,在荒原上建起一座生命的灯塔。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