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对比其他癌症,食管癌往往是人们相对忽略掉的一种疾病,而这种疾病不仅发病率高并且死亡率还很高。
       2012年,全世界共有约40万人死于食道癌,而中国属于食道癌的高发区,2020年,我国新发食管癌人数为32.4万例。


       其中,死亡人数占据30.1万例,足以见得食管癌的可怕性,也足以见得中国的确为食道癌的高发区。
       对此,医生提醒家中这3种食物,尽早撤下餐桌,让我们一起来看下究竟是哪3种食物!
       食道癌早、中、晚期症状
       首先,食道癌指食管癌,两者是同一种疾病,只是叫法不同。
       食管癌是一种肿瘤性的疾病,在现在的生活中出现率会比较高,主要是在男性方面居多。


       食管癌在早期的时候其实症状并不明显,但到了中期,就会出现一些疼痛和吞咽比较困难的现象。
       但这种时候,一般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不少人会认为是因为嗓子干燥的原因,并且这时候还不会影响正常饮食。
       所以,一般人不会当回事儿,不过也会有一些少数的患者出现胸闷和胸胀的症状。
       可是,等真的到了晚期,身体就会出现很多明显性的不适。


       比如,先是很难吞咽干的食物,接着就是半流质的食物,最后就连唾液都难以下咽。
       而患者在这个阶段,会逐渐出现消瘦、脱水、无力等症状,再严重时就会出现恶病质状态。
       如果有肝、脑等脏器转移,也会出现黄疽、腹水、昏迷等状态,这个时候病情就很严重了。
       通过以上情况看来,可以说等患者真的意识到自己身体的情况或者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可能也就晚了。


       全球近一半食道癌在中国,国人究竟吃错了什么
       一、过烫的食物
       首先,吃过烫的食物会对食道黏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而食道黏膜在发生了损伤之后,就可能会出现上皮的增生。
       在上皮增生的过程中,接着就会出现异型性的增生,从而导致癌变的可能。


       而吃过烫的食物,在中国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国人吃东西的时候最喜欢趁热吃,什么都要趁热吃。
       只因,在国人的潜意识里认为,趁热吃是好事对身体好,吃进肚子里舒服,吃凉的反而会引起肠胃不舒服等。
       而这个趁热吃的意识,已经根深蒂固的根植在国人的思想里。大家甚至认为,这是一个养生的习惯。


       殊不知,这个习惯很不健康。
       通常,我们的口腔忍耐的最大温度是65℃,而食道的忍耐温度为45℃。
       这个数据意味着,如果在吃东西时口中已经感觉很烫了,那么在食道里会更烫,若长期这样就会大大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
       在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爱吃火锅的小伙伴们。
       火锅都是现涮现吃,食物温度会更高,可以说人们从沸腾的锅中捞出来再到口中温度是降低不了什么。


       所以,在这里需要警醒大家,在吃火锅时要特别注意入口食物的温度。
       当然,除却食物外,国人在饮品上也有认知误区。
       很多人,不管是在喝水还是喝茶上,都习惯趁热喝,觉得趁热喝对身体好或者好喝,总之都习惯性的喝热的。
       而饮品与食物一样,温度都不能太高入口,所以为了自身的身体健康,切勿将入口的食物以及饮品超过40℃。


       二、腌制食物
       在我国,各个地区都有人喜欢吃腌制食物,有腌制咸菜的、咸鱼、火腿、腊肠以及香肠等。
       这种食物的确腌制之后味道更好,吃起来也更好吃。
       但是,腌制食物中含有亚硝酸盐,而食道癌与亚硝酸盐是有很大关系的。
       根据一些数据来看,我国食道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分别是河北太行山区和广东粤东地区。


       而粤东包括潮汕、客家人居住地,发病率大约为每万人中有4名食道癌患者。
       而这两地多发食道癌的原因是,对太行山区居民来说,最喜欢吃酸菜,甚至当地吃酸菜的习惯已经相当久了。
       所以,后人也都在吃酸菜的习惯中长大,没什么特别的意识。


       当然,这也不绝对是因为当地人爱吃酸菜,主要是因为当地长年寒冷、少雨,再加上交通不方便。
       以致于当地不能及时供应新鲜的蔬菜,所以人们就靠着吃酸菜度日,时间久了这酸菜就成当地的传统食材了。
       但酸菜与食道癌多发,存在一定的密切关系,导致当地患食道癌的比例排在国内首位。


       而酸菜之所以与食道癌存在一定关联,是因为酸菜中含有很高比例的亚硝胺类物质。
       而腌制的食物为了能够让食物保存更久一些,一般含盐量都比较高,并且还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以此诱发癌症。
       至于广东粤东区,吃的腌制品就不少了,比如像各种生腌海鲜,这是当地的特色食物,很好吃。
       甚至,当地人都喜欢这一口,但因为腌制的原理差不多,所以这也是导致广东粤东区占据高发食道癌的原因之一。


       特别是咸菜,一般家庭为了省时省力,会选择长期且长年吃咸菜,殊不知这咸菜不仅没有营养,还会增加身体患癌风险。
       三、烟酒
       首先,烟酒对人体的危害很大,而烟草内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长期吸烟会导致食道癌的风险明显增大。
       而长期饮酒,则会对食道造成很大的刺激,使患者的食管发生炎症。


       但长期的慢性炎症会导致患者食管出现异常增生,诱发患者发生食道癌。
       并且,一些患者最喜欢喝高度酒,而高度酒对患者的食管刺激性更大,有些酒内因为含有大量的杂质。
       而在这些杂质内,可能就含有会致癌的物质,以致于增加患者发生食道癌的风险。


       至于抽烟,因为烟草中含有尼古丁等多种有害物质,如果食道癌的患者吸烟可能会导致疾病加重,不利于疾病的后期治疗和恢复。
       并且,抽烟和喝酒的人,也是食道癌患者的高发群体,其发生食道癌的风险比不吸烟的人要增加很多。
       基于以上三种情况,大家一定要切记少食这三种食物。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更好的避免患食道癌的风险呢?
       一、多吃新鲜的蔬菜
       吃新鲜的蔬菜可以有效的预防食道癌的发生,比如西红柿,西红柿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苹果酸以及柠檬酸等营养成分。
       而适当的给身体补充所需要的营养,就能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预防食道癌的作用。


       除此之外,还有胡萝卜、菠菜、南瓜以及洋葱,由于这些蔬菜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不仅可以促进新陈代谢,还能在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也能起到预防食道癌的作用。
       二、多吃新鲜的水果
       多吃新鲜的水果可以有效的预防食道癌增生风险,因为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以及矿物质。
       特别是其中的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阻断亚硝胺的合成,以此降低食道癌的发生。


       三、定期体检
       随着人们生活越来越繁忙,不管是家庭还是工作都占据的大量的时间,以致于很多人忽略体检的重要性。
       甚至,还有不少人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身体不会有什么重大问题,还有一些健康意识比较弱的认为体检就是在浪费钱。
       往往基于以上种种因素,体检的重要性被人们忽略很多。


       实际上,体检能帮助人们尽早的筛选出可潜在的疾病,比如像一些家族遗传史,以及长期不良饮食等习惯。
       而尽早的检查出来身体的可能危险性,也能尽早的采取措施和预防,不至于到真的生病再后悔。
       当然,食道癌在兵发初期是会有一些症状的,但这种症状往往被人们忽视以为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这才导致病情逐渐严重。
       所以,在身体若是出现以下几种症状时,就需要警惕起来到医院及时检查。


       一、吞咽食物时有哽咽感
       在食道癌早期,在吃东西时会有短暂的哽咽感,其实这种症状很不明显,一般都是在吃东西的第一口时稍微明显。
       等再吃接下来的食物时,这种症状就会越来越微弱,以致于人们不会将那短暂的不适放在心上。
       也有人会以为这症状只是因为嗓子干,所以压根不会重视。


       这种时候,就要特别小心了。
       二、喉咙有异物感
       在吃东西时,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食道内有异物,咽不下去也咳不出来,影响人们正常生活。
       而这种时候,人们往往会喝上一杯水来缓解,但这种情况下,进食时症状就会减少,所以人们就会以为没啥大事。


       但实际上,在不进食的情况下,这种症状依然存在,长此以往下人们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就晚了。
       三、喉咙干燥
       一般情况下,人们在吃东西时喉咙应该是湿润的,就算不是多么湿润至少不干燥。
       但若是喉咙部在吃东西时经常出现干燥,那一定要注意了,千万不要把这种症状当做是缺水干燥,或者是咽炎,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通过以上情况我们了解到,食道癌在我国很常见,并且发病率很高,而这有我们日常生活中细枝末节有一定关系,往往越小的习惯越值得我们重视!
       参考资料
       山东省立医院副主任医师肿瘤科陈健鹏——多吃蔬果能不能预防食道癌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胸外科毛张凡——食道癌与腌制食物的关系
       桂林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营养科谢琪——常吃太烫的食物会诱发食道癌吗?
       中国网——世卫释疑咖啡致癌,常喝65℃以上热饮或引发食道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