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王为何执意要让白起走向末路?历史学者认为,换作他人,或许也会做出相同的选择。秦昭襄王,战国时期秦国的显赫君主,其在位期间为秦朝的兴盛奠定了基础。然而,他决定赐死功勋卓著的将领白起,这一行为在后世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本文将探讨这一历史事件的背后原因。

首先,白起的崛起与魏冉密切相关。正如俗话所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白起的成就与魏冉的提携密不可分。白起原是个平民,但秦国急需人才以实现强国之梦,秦昭襄王便将寻觅人才的任务交给了丞相魏冉。魏冉看中了白起的军事才能,将他推荐给了秦昭襄王,并在政治上为他提供了支持。魏冉不仅是秦昭襄王的舅舅,也是宣太后的兄长,他的政治手腕对秦国早期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然而,白起虽然在军事上天赋异禀,却缺乏政治智慧。在魏冉的庇护下,白起无需为政治斗争操心,可以专注于军事。但当魏冉失势,白起失去了保护,他的直率性格和缺乏政治手腕使他处于危险之中。白起忠于魏冉,但秦昭襄王和其他朝臣是否会相信他对秦昭襄王的忠诚,这成了一个问题。

其次,秦昭襄王与白起之间的矛盾在魏冉失势后逐渐显现。范睢接替魏冉成为丞相,他提出了自己的战略,但与白起的军事观点存在差异。当秦国在前259年战胜赵国后,白起主张乘胜追击,而范睢却建议停止进攻。秦昭襄王采纳了范睢的意见,这让白起感到不满,他以病为由拒绝出征,这一行为在秦昭襄王看来是居功自傲。

最后,当赵国违背承诺,联合齐国抗秦时,秦昭襄王决定再次出兵,但白起拒绝出征,坚持认为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即使秦昭襄王亲自请求,白起仍然坚持己见。邯郸之战的失败,使秦昭襄王将怒火发泄在白起身上,最终导致了白起的悲剧结局。

后世对白起的悲剧多有感慨,司马迁和唐太宗李世民都认为白起之死并非其罪。但对于秦昭襄王而言,白起的存在已经构成了威胁,即使他曾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也无法避免君臣之间的裂痕和最终的悲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