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9·24”已一年有余,而今回头重溯这一年来的A股市场,可以明确A股已然触底反弹,走出了一轮波澜壮阔的“科技牛”。
国庆假期,全球市场呈现“亚太领跑、欧美跟涨、商品结构分化”格局,科技成长主线与全球流动性宽松预期成为核心驱动力。美国政策不确定性与日本新首相宽松预期强化降息共识,诸多因素叠加下,亚太股市领涨、欧美市场同步走高,黄金与工业金属受避险需求及工业回暖推动上涨,原油因OPEC+增产小幅承压。国内经济基本面改善信号显现,港股科技板块逆势走强,为A股节后延续科技成长主线奠定基础。
本轮A股上涨,从“9·24”以来,主要是A股核心资产价格重估。2022年以来,美国等外部资本市场吹鼓手所渲染的“ABC(anything but China,即拒绝一切中国资产,这导致了A股和美股中概股的估值破灭)”叙事破产,国际资本市场开启对中国资产的价值重新发现和价格再确定。
具体来看,2024年9月24日后一个阶段,主要是A股市场自身开展自救,明确了上轮熊市中下跌双底形成,随着急速的触底和重新拉高,已然走出一波强势反弹;紧接着,随着特朗普在去年11月美国大选中的当选,国际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开始乌云聚集,至其正式就任后已然“山雨欲来风满楼”,而至今年4月初“解放日关税大战”正式开启国际资本市场剧烈波动的“瓢泼大雨”。
同时,春节前,deepseek作为典型代表、也作为改变平衡的最后一根稻草,彻底打破了“中国没有科技创新”、“中国丧失了AI时代的竞争力”、“美国对华技术封锁可以让中国被锁死在前AI时代”等种种谰言,伴随而来的,就是国际投资资本对中国科技创新力的改观。因而我们可以看到,A股自四月中旬至今,走出了一波单调向上的行情,如果以科创板和创业板的双创市场作为观察维度,涨幅就更为可观了。
从全球市场来看,主要股指走势显著分化,亚太科技成长板块领跑。亚太市场成为全球亮点:主要受日本新首相宽松政策预期及企业盈利改善驱动,日经225指数在国庆假期期间涨6.72%、领涨全球主要市场;
韩国综合指数、台湾加权指数同步上涨3.64%和5.39%,分别受益于出口数据改善与半导体产业链景气度回升。港股市场冲高回落,恒生指数微涨0.38%,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31%。
美股在假期期间整体走强,标普500与纳斯达克指数分别上涨0.39%和0.57%,受AI产业催化与降息预期支撑,英伟达等算力龙头持续领涨;
欧洲市场普遍走高,德国DAX指数上涨2.11%,受“为德国制造”产业升级计划提振,汽车、机械等周期股表现突出;法国CAC40指数上涨1.00%,涨幅相对温和,反映市场对法国政局近期变动后,乃至政治稳定性引致的财政政策不确定性的谨慎态度。
具体到行业赛道层面,科技成长主线明确,宏观政策与产业趋势形成共振。科技成长赛道中,半导体板块受全球库存周期见底与AI算力需求驱动,港股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均涨超14%,费城半导体指数涨超4%,映射至A股半导体设备、先进封装等方向;AI算力与通信设备领域,光模块、卫星互联网等概念延续强势,“东数西算”工程推进强化了通信设备、数据中心产业链的景气度。
宏观层面,美国联邦政府自10月1日起停摆导致非农就业等数据延迟发布,市场对美联储在数据缺失背景下,“盲降息”的预期升温;日本新首相政策预期强化全球流动性宽松预期,美元指数低位震荡,推动外资回流新兴市场。
地缘政治方面,美国政府停摆、法国政局变动等事件加剧市场波动,进一步提振避险资产吸引力。港股市场行业分化显著,原材料(4.15%)、信息科技(2.14%)、医疗保健业(1.74%)领涨,必需性消费(-2.70%)、综合企业(-2.11%)、地产建筑业(-1.83%)跌幅靠前,反映成长赛道与防御板块的显著分化。
要推测A股节后市场表现,要从A股本轮上涨的动力来入手。从内因方面来看,国内宏观经济形势虽然依然承压,但自去年中以来持续平稳,宏观经济表现出承压下的稳态;
同时,诸多改革性措施的推出,给出了形势改善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的宏伟构想;而国内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持续投入,在AI、算力、先进装备制造等方面迎头赶上,deepseek、黑神话悟空、海军航母电磁弹射、乃至中国战机的海外表现都证实了这一趋势,而已有优势的行业领先优势仍在持续扩大,这是中国资产价格重估、价值再发现的基石。
以军工和科技行业当下的营收来看,A股科技板块的价格水平确实已经不便宜,但考虑到国际趋势变化下、产业价值链的再锚定,则仍有想象空间;然而作为A股上涨的边际动力,外因的影响或许更为显著,一个方面是,美国政府信誉显著下降,随着美债的持续走高、美债的吸引力大幅下降,避险资金持续涌入黄金市场,造就了今年以来涨幅堪比股市的黄金市场,另一方面,则是特朗普政府仍希望大幅举债和流动性注水,这就为国际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充裕、乃至形成流动性泡沫提供了条件。
因此,综合来看,在“ABC叙事”已经彻底破产的情况下,在国际宏观局势不确定性持续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对资金避险的需求较高,一方面导致资金被黄金市场吸引,另一方面必然导致“与强权分庭抗礼的对等强权”也为资金所追捧。而这样的对等强权,是也只能是中国。同时,国内也在不断调整利率走廊,确保流动性的稳步提升,为整个A股市场提供了坚实的流动性充裕基础。
而就A股本身来说,科技股则仍将持续处于主线。消费股、蓝筹股、白酒、地产等诸多版块,属于顺周期资产,当下我国国民经济循环还未进入景气阶段,本轮经济周期带有强烈的出清趋势。然而在彻底摒弃地产驱动的范式革命下,从2022年至今的3年,可能还不足以完成新一轮发展范式的筑基。故而笔者对顺周期板块的确定性表示怀疑,节前顺周期板块特别是大宗商品类股票的上涨,更多是流动性充裕下的补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