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尔摩的夏天向来温和,但这两天,这座北欧城市的政治温度却陡然升高。瑞典首相办公室所在的罗森巴德大楼外,中美国旗罕见地并列飘扬,警用无人机在头顶嗡嗡盘旋,街道被黄色警戒线封锁——这场面不像外交会谈,倒像是什么国际大片拍摄现场。
而比安保阵仗更引人注目的是,一贯高调的特朗普政府,这次却在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上玩起了"静悄悄"战术。据《金融时报》爆料,美方已私下通知企业暂停部分对华技术限制,既没发声明也没开记者会。这种反常的低调,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中美真要谈妥了,还是特朗普被自己掀起的贸易战反噬得不得不踩刹车?
特朗普(资料图)
瑞典警方这次算是把看家本事都拿出来了。封锁街道、无人机监控、连首相办公室周边的咖啡馆都清场——这种级别的安保规格,放在一场经贸会谈上实属罕见。这些细节都指向一个事实:这次谈判远比前两轮来得复杂且关键。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的回应也很有意思。当被问及会谈进展时,他只说了句"你可以保持关注",既没提具体成果也没用"建设性"这类外交套话。这种刻意的留白,反而暴露出双方正在某些核心条款上较劲。要知道,上次中美在日内瓦谈完可是立刻发了联合声明,这次却连个通稿都迟迟不出——要么是分歧太大,要么就是谈的东西太敏感。
美方这次暂停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的操作,堪称特朗普任内最别扭的"让步"。没有新闻发布会,没有推特自夸,甚至连正式文件都没发,就这么悄咪咪地通过企业渠道把事办了。这种反常的低调,至少说明三点:
特朗普(资料图)
- 特朗普团队确实急了。8月12日"日内瓦休战协议"到期在即,前两轮谈判又没实质性进展,再不拿出点诚意,关税大棒马上要砸到自家脚上。
- 这是典型的"以退为进"。暂停技术管制看似让步,实则是想换中方在更关键的领域松口——比如市场准入或产业补贴。
第三,面子工程不能倒。对特朗普这种把"强硬"当人设的政客来说,公开承认对华妥协等于政治自杀。所以哪怕真要退,也得退得"静悄悄",最好还能让中方"领情"。可惜中国外交部压根没接这茬,发言人全程只强调"平等互惠",连提都没提美方的"善意"。
现在回头看,特朗普这次让步更像是被自己挖的坑给逼的。他那套"美国优先"的贸易战打法,正在遭遇全方位的反噬:
在欧洲,刚签完的美欧协议已经摇摇欲坠。德国法国骂这是"单边抢劫"。在亚洲,日本老百姓怒斥谈判代表石破茂"卖国",菲律宾精英更狠——他们为美国地缘战略跑前跑后,结果换来19%的关税,现在全国上下都在骂"背信弃义"。
这种盟友集体造反的局面,让特朗普的贸易战略彻底成了笑话。原本想用关税大棒逼全世界签不平等条约,结果现在连最听话的小弟都要造反。
特朗普(资料图)
面对特朗普的战术性让步,中方这次表现得相当淡定。没有欢呼"重大突破",也没急着投桃报李,就一句"平等互惠"四两拨千斤。这种冷静背后,是实打实的战略底气:
现在全世界的目光都盯着8月12日这个节点。
说到底,特朗普这次"静悄悄"的让步,根本不是因为什么幡然醒悟,而是被现实按着头不得不低头。欧盟反水、盟友离心、自家企业造反——这套组合拳下来,再硬的嘴也得服软。而中国在这场博弈中展现出的定力,恰恰印证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在国际谈判桌上,能让你赢得尊重的从来不是嗓门,而是实打实的筹码。
现在,全世界的贸易官员都在等斯德哥尔摩的消息。但无论最终公报怎么写,有一点已经很清楚:那个靠着一句美国优先就能让多国退步的时代,正在以比特朗普想象得更快的速度,成为过去时。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