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关押海牙后,杜特尔特打破沉默,与此同时,其律师团队拿到了一个重要证据,这下轮到马科斯焦头烂额。那么,杜特尔特案件如今情况如何?马科斯当下又面临着怎样的困境?

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的80岁生日,本应是家族团聚的时刻,却因一场国际司法博弈显得格外不同。3月28日,杜特尔特在海牙国际刑事法院的拘留所中,度过了这个特殊的日子,然而,生日后的局势突变,让这位前总统的命运再次成为焦点。

反击来了,杜特尔特打破沉默,律师拿到重要证据,马科斯焦头烂额

据报道,杜特尔特生日当天,他的家乡达沃市爆发了大规模示威活动,超过15万民众高举“带杜特尔特回家”的标语走上街头,十多所学校停课响应,这场抗议不仅是情绪宣泄,更是对马科斯政府的直接挑战。示威者认为,杜特尔特因政治斗争被“非法引渡”,而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缺乏法理基础——菲律宾早在2019年便退出《罗马规约》,国际刑事法院对菲已无管辖权。

在此背景下,马科斯政府的回应却加剧了矛盾,其发言人一方面“祝福杜特尔特健康”,另一方面威胁以“煽动叛乱罪”打压抗议者,这种既想威慑又试图软化姿态的矛盾做法,暴露了马科斯的焦虑。民调显示,马科斯的支持率因此暴跌20%,民众对政府“与民意对着干”的反感可见一斑。

反击来了,杜特尔特打破沉默,律师拿到重要证据,马科斯焦头烂额

要知道,杜特尔特的女儿、副总统莎拉在父亲被捕后迅速行动,重组律师团队并聘请英国律师考夫曼。近日,后者宣称已找到“决定性证据”:菲律宾退出国际刑事法院的时间早于调查启动,国际刑事法院无权管辖此案。此外,律师团队强调,杜特尔特被捕是马科斯政府与国际刑事法院“里应外合”的结果,程序上存在“法外引渡”的漏洞。

此外,沉默许久的杜特尔特也通过莎拉向支持者喊话:“让律师和法院决定我的命运。”这番表态看似退让,实则暗藏深意。一方面,他需要平息国内过激抗议,避免被扣上“分裂国家”的罪名;另一方面,他正将危机转化为机遇——持续发酵的民意成为子女积累政治资本的跳板。

反击来了,杜特尔特打破沉默,律师拿到重要证据,马科斯焦头烂额

莎拉的表现尤为关键,她在荷兰陪同父亲的同时,联合马科斯的姐姐伊梅尔达、杜特尔特女友阿万塞尼亚组成“营救三人组”,通过舆论战和法律战双线施压。可以预见,5月的中期选举成为关键战场,若杜特尔特家族赢得国会多数席位,马科斯的执政将举步维艰。

面对压力,马科斯政府罕见释放缓和信号:先是声称“不知情”逮捕行动,后又承诺不冻结杜特尔特家族财产。这种转变实属无奈——杜特尔特家族在军警系统的影响力犹存,如今,马科斯的“借刀杀人”策略陷入两难:若坚持将杜特尔特定罪,可能激化国内分裂;若妥协放人,则意味着政治豪赌失败,其支持率持续下滑,已预示了民众对“政治清算”的厌倦。

毫无疑问,杜特尔特被捕事件不仅是两大家族的对决,更折射出菲律宾内政外交的深层矛盾。马科斯政府亲美路线的代价逐渐显现:美军基地扩建引发主权争议,南海问题上的挑衅行动加剧中菲紧张,相比之下,杜特尔特时期的对华务实政策,曾为菲律宾带来经济红利,如今民间要求“回归平衡”的呼声再起。

反击来了,杜特尔特打破沉默,律师拿到重要证据,马科斯焦头烂额

总的来说,杜特尔特的命运尚未尘埃落定,但这场博弈已深刻改变菲律宾的政治生态。马科斯的“险棋”未必能终结杜特尔特家族,反而可能点燃更激烈的反抗。无论是民意沸腾、法理争议,还是大国角力,菲律宾的动荡远未结束。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任何人都很难全身而退,就看接下来马科斯要如何考量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