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有一个网友发帖说,乡镇给外地干部提供宿舍要慎重,外地乡镇干部面对单位免费提供宿舍,最好的选择也应该是不住。那么作为乡镇“牛马之中的牛马”—外地干部,面对单位提供的宿舍,一句简单不住宿舍就能避免替人值班、周末被喊加班、长期滞留乡镇的问题吗?答案显然不是,近年来,随着逢进必考、考公大热等因素影响下,外地乡镇干部已经是很多乡镇重要的干部补充来源,虽然“理解乡镇 逃离乡镇 背叛乡镇”是很多乡镇干部,尤其是外地干部的人生三部曲,但在当下,看清自身和认识乡镇实际,或许会比应激不住单位宿舍更好一点!

今天,我们结合乡镇工作实际和外地干部自身情况,说一说,为什么乡镇外地干部最好住在单位宿舍?


新一轮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后,为什么乡镇外地干部最好住在单位宿舍


一、从自身实际来说,不管是减轻自身经济负担,还是保障自身安全,乡镇单位宿舍是多数乡镇外地干部的最好选择。

当前,随着小汽车、班车、公交车等交通工具的普及,乡镇也不再如之前那样闭塞,但这些便利,对于工作在异地乡镇的外地干部来说,单纯从工作角度来说,其实意义不是很大。目前我国多数乡镇,尤其是中西部偏远乡镇,为干部职工提供宿舍基本上是乡镇必备的工作,尤其是随着近年来的很多地区的公务员、事业编降薪潮到来,即使乡镇租房成本普遍不高,但叠加在异地乡镇干部身上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特别是山河四省的偏远地区乡镇公务员、事业编,每月到手就3000左右,还要自己租房子,这和天塌了有什么区别?

除了减轻经济负担,还有一个外地干部要住单位宿舍的重要原因就是自身安全,尤其是年轻的外地女干部,虽然当前我国多数乡镇的治安环境都相比较好,但是作为外地年轻女干部,必须提醒的是,千万不要过高预估乡镇和农村地区的治安上限,特别是一个外地人在乡镇租住房屋,其风险系数和不可控因素是非常高的,至于原因,这里不再赘述。同时反观乡镇宿舍,既有单位保安值守,而且很多乡镇宿舍都是紧邻乡镇派出所的,安全系数是相对较高的。


新一轮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后,为什么乡镇外地干部最好住在单位宿舍


二、从乡镇自身工作来说,外地干部住宿舍既有利于工作安排,也有利于干部管理。

当前,乡镇工作千头万绪,常规性任务和突出任务交织在一起,每个乡镇干部都是对口上级千根线,常见的任务如矛盾纠纷调处,撂荒地整治,宅基地审批,森林防火,抗旱防汛,封山禁牧,道路交通,安全生产,防返贫监测,市场整顿,消防安全排查,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动物疫病防控,环境保护,拆迁,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饮水保障,控辍保学,低收入人群核查等等。

这些工作虽然具有周期性,但也有突发性,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干部的走读不居住,对于乡镇的工作安排和日常管理也是非常不利的,还有一点,现在很多乡镇在特殊事件阶段,都是落实“一半休息、一半值班”制度,在这样的制度下,其实外地乡镇想不住宿舍都难。

新一轮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后,为什么乡镇外地干部最好住在单位宿舍


三、从规避问责风险来看,外地干部不住单位宿舍的行为是存在被误解为“走读”行为的风险。

当前在乡镇,乡镇干部长期不居住在乡镇,常年居住在县城,干部本身就很容易被误解为“走读干部”,其行为会被理解为“走读行动”,而走读干部或者说乡镇干部的“走读”行为在很多地区都是属于整治行为,如某地纪委在2021年开展了 —采取四项举措整治乡镇干部“走读”的问题。

因此果外地干部不住在乡镇宿舍,采取居住在县城,多数干部在长期工作、生活中或多或少会出现偶尔迟到或者早退行为,这样的行为叠加认定为“走读干部”,对于年轻干部来说是非常致命的,对于乡镇单位自身而言也是非常被动的。

新一轮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后,为什么乡镇外地干部最好住在单位宿舍


最后,也欢迎大家留言讨论,你认为外地干部应该住单位宿舍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