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2025年10月14日,这一天很可能会被全球航运史记上一笔。美国新法案将落地,对中国船只征收高额港口费,单次最高可达150万美元,累计停靠费用甚至能飙到350万美元。政策覆盖范围之广,令人咋舌,不只是中国企业,任何使用中国产船只的公司都难以幸免——哪怕是美国公司自己运营的中国产船,也一律不放过。世界航运理事会的警告不无道理:98%的全球船舶都在美方收费目标之内。特朗普政府打着“贸易公平”“振兴美国产业”的旗号,实则把美国港口变成了地球上最昂贵的码头。

轮到中方对美去风险了?特朗普强硬表态,要对中国船只收费!中企集体弃用美港口


美国如此操作,其实是惯性思维作祟。表面看是要把中国的造船业“卡脖子”,背后更大的算盘,是给美国已经奄奄一息的造船业打一针强心剂。美国的造船黄金时代早就过去,现在国际船队规模不到80艘,新船订单全球占比只剩1%。反观中国,既是世界第一造船大国,也是全球最主要的船舶出口国。特朗普自以为打出“高额费用”这一张牌,就能倒逼全球造船订单转向美国工厂。可现实很快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中国企业用行动说话。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为代表的航运巨头,已经开始系统性地“弃用”美国港口。眼下中国远洋在亚洲、非洲、拉美的业务份额持续增长,原本属于美线的运力正在向全球其他市场转移。今年上半年,大陆航线同比增长9.5%,亚洲内航线增长5.2%,非洲、拉美航线飙升11.9%。这一轮调整,不仅是企业自救,更是中国航运业集体“去风险化”的主动选择。谁都明白,靠一个市场吃饭,等同于把命脉交到对方手里。特朗普想用惩罚性关税和费用留住中国货船,结果反而逼着中方把鸡蛋都分散到更多篮子里。

美国这一轮港口费新政,表面上是打击中国,实际上却是“伤敌八百,自损一万”。美国虽然号称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但身处美洲大陆,和亚欧非没有任何陆路联通,几乎所有商品都靠海运。而在全球航运市场上,绝大多数船舶都是中国造。美国人要想买到亚欧大陆的商品,想不依赖中国船只,根本就是痴人说梦。美国自己造船业连一成市场都撑不起来,真想靠高价港口费“逼”出产业回流,最后发现受伤最重的其实是本国物流和普通消费者。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港口本就高度依赖国际货轮。中国船企一旦“弃用”美港,港口吞吐量骤减,运力短缺、集装箱积压、物流成本暴涨,这些连锁反应谁都躲不过。美国本土企业、航运公司、零售巨头、乃至普通家庭,都会为特朗普这一纸政令埋单。别忘了,美国80%的消费品来自全球采购,自身已是“去工业化”社会,自己既不产船,也不产货。靠农业和金融撑起的美国经济,根本经不起物流体系的剧烈震荡。

轮到中方对美去风险了?特朗普强硬表态,要对中国船只收费!中企集体弃用美港口


在全球航运业内部,特朗普的这一手也没落下好口碑。马士基、达飞、赫伯罗特等航运巨头早已公开表态,拒绝为美国的“保护主义”买单。马士基CEO干脆放话:不会支付任何港口费。德鲁里航运数据显示,去年全球航运业利润高达780亿美元(疫情期间曾高达5200亿美元),但2026年可能会出现断崖式下滑。美国的高额关税和港口费,只能让航运公司“提前装船”,短期内推高美线运价,长期则会让需求塌陷、运价暴跌,连带全球供应链一起受影响。

美国的算盘还不止于此。特朗普政府试图重演“关税战”老把戏,想靠政治订单拉动美企订单,结果发现现实远比想象残酷。美国船厂根本没有能力承接全球海量订单,哪怕“逼”着国际公司下单,也只能看着交付期无限拉长、造价飞涨。全球客户要么去韩国、要么去欧洲,谁会无缘无故选一个产能低、价格高、周期慢的美国船厂?到头来,美国的“产业回流”不仅没发生,反而加速了全球航运产业链的“去美化”。

中国的反击选项其实还远不止于航运。中方完全可以围魏救赵:美国造船业不行,波音飞机还剩点体面,中国是波音最大买家。只要对波音飞机征收特别费用,不管哪国航空公司,用波音来中国都要交钱,波音的日子照样不好过。再往下看,美国军工、医药、稀土等领域对中国的依赖都很深。80%抗生素原料来自中国,F-35雷达和大量军用电子设备都要用中国稀土。中国对美稀土出口如果再度收紧,美国军工复合体直接“断粮”,想要六代机连影都别想见。

这几年中美贸易战、科技战、产业链脱钩反复打响,从拜登到特朗普,美国每一次想摆脱对华依赖,最后都变成了中国“反客为主”。高额港口费给中国带来麻烦,但更大麻烦落到了美国自己头上。中国航运企业早已习惯全球布局,拉美、非洲、亚洲的市场比重越来越大。美国想靠行政命令限制中国,结果只能让自己越来越被动。中方“去风险化”的这一课,反倒让中国企业更有韧性,更能抗风浪。

美国的港口费政策,也让全球航运业看清了产业链博弈的本质。市场不会被行政命令左右,谁能提供高效、低价、可靠的船舶服务,谁才是赢家。美国的“保护主义”反而成了自己经济的最大绊脚石。全球航运利润短期或许还能维持,但需求提前释放、运力过剩的压力越来越大。到2026年,行业暴跌几乎不可避免。谁能坚持多元市场、灵活调整,谁才能在下一轮周期里站稳脚跟。

中美产业链的格局正在剧烈变化。中国已经完成了对美国市场的“去风险”布局,美国却还在做“关起门来发大财”的白日梦。特朗普的高额港口费,不是中国企业的“终极难题”,反而变成了美国经济的“自我惩罚”。美国如果还执迷于“脱钩”“遏制”那一套,未来只会越来越被全球供应链边缘化。历史的趋势不会停步,东升西落本来就是大势所趋。

轮到中方对美去风险了?特朗普强硬表态,要对中国船只收费!中企集体弃用美港口


任何试图用行政手段改写全球产业链的行为,最终都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中美博弈五年来反复验证的现实。中国企业的全球化、韧性和应变能力,正是未来世界经济格局里最不可忽视的变量。美国港口费新政,不过是全球经济大国权力转移过程中的又一记插曲。谁能顺势而为,谁就能把握下一个时代的主动权。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