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最近干了件事,堪称“公关教科书”,值得国内企业好好学一学。甘肃天水有个姓刘的小伙子,发了段视频,晒出了十年前妈妈亲手给他缝的书包,当年家里条件不好,买不起正品耐克,妈妈就用红布一针一线仿了个耐克标,还细心绣上小花绿叶点缀。这书包当年被同学嘲笑是“山寨货”,孩子觉得丢人,偷偷收了起来。十年后翻出来,却成了“全网泪点”,视频点赞超过千万。
本来就是个暖心的家庭回忆,没想到视频被耐克官方刷到了。换别的品牌,说不定早拿着侵权警告函找上门了,毕竟商标这事儿在商战里都是被当武器使的,一个被全网关注的假商标,是侵权吗?当然是了,以后大家都学视频自己缝耐克,没人买正牌产品了,这对企业不就是损失吗?
但耐克的操作,真让人不得不服。先是官方账号在评论区留言说:“缝得真棒!妈妈的爱是我们勇敢去做的底气。”一句话,既夸了手艺,又接住了情感,没半点大厂的架子,反倒像个懂人情世故的朋友。
没过几天,这家人又收到两个沉甸甸的大箱子,里面有给小伙子的詹姆斯和莫兰特的限量球衣,送给妈妈的礼物更用心,卫衣T恤上的标志完美复刻了当年手绣的样式,连那些略显笨拙的线条、搭配的花叶图案都一模一样。最催泪的是两封手写信,给妈妈的信里写着:“感谢您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耐克标识,妈妈是孩子在世上最初也是最伟大的教练!”给小伙子的信主打一个鼓劲:“有些梦想,从妈妈的一针一线开始。剩下的,就由你just do it!”(脚撕地歪特)。
你说这是营销?我不反驳,但这营销高级得让人佩服,比砸一个亿硬广管用十倍。本来是“山寨”的敏感点,硬生生被耐克转化成了情感共鸣点。没有指责,没有说教,只用真诚接住了普通人的善意,千万网友自愿当“自来水”,都说“这波必须粉耐克”,品牌好感度直接拉满。网友评论,这是今年最成功的短视频广告。
说到这肯定有人要抬杠:“洋品牌有啥好吹的?”,这话没说错,但我们也得承认,很多洋品牌身上的东西,真值得国产品牌好好学学。
同样是对待消费者的态度,最近一些国内车企的操作真让人看不懂,某些汽车品牌,我就不点名了啊,这两年销量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坐稳了新能源龙头老大的地位,本来该是行业标杆,结果却总在“起诉消费者”这事儿上反复出圈。
前阵子一个修理工就倒了大霉了,因为拆解了某品牌汽车的电池包,指出了设计缺陷,直接被索赔500万。我都怀疑了,他们的法务团队是不是做了个“赔偿500万”的起诉书模版啊,反正是一言不合就起诉。
当然了,不是说企业不能维权,要是真有人恶意造谣,起诉没毛病,但消费者提意见、甚至测试中出现偏差,上来就拿天价索赔当武器,吃相就有点难看。这就像开饭馆的,客人说菜咸了不好吃,你不先尝尝调整口味,反倒抄起家伙要揍人,以后谁还敢来吃饭? 现在网上很多人的评论都相当尖锐了,说什么“只有工业垃圾才需要用法律武器来续命”,我们不评论啊,但这些话传到创始人的耳朵里,不知道他要作何感想?
还有小米,最近因为“小字广告”被骂上热搜,宣传小米手机的时候,大字写着“超强钢”“逆光之王”,看得人热血沸腾,结果角落里藏着极小的小字注解:“超强钢”是项目材质名称,“逆光之王”只是产品设计目标。消费者兴冲冲买单,原来买的不是实际效果,只是个“目标”?这跟那些保健品广告玩的套路有啥区别?简直是把消费者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小米不是第一次在这事儿上栽跟头,可每次都不长记性,一门心思在营销上玩花样,却在核心创造力上没太多突破。手机芯片靠骁龙,系统靠安卓改,就连宣传都得靠“小字套路”,这哪像个科技大厂的样子?
我不是崇洋媚外,更不是说国产品牌一无是处。这些年从家电到手机,从汽车到基建,国产品牌的进步有目共睹,有很多品牌用料扎实、技术过硬,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你说像格力、华为这样的企业,会动不动就让消费者吃律师函吗?
我们可以骄傲,但骄傲不代表可以固步自封,更不代表可以忽视自身的短板。那些洋品牌走过的弯路、积累的经验,都是现成的教材,要是能好好学,国产品牌能走得更稳、更远。
每一个人都是消费者,消费者买的从来不止是产品,更是品牌传递的温度和态度。耐克那两个箱子的礼物,压根值不了多少钱,但里面的手写信、复刻的绣标,全是对普通人情感的尊重,一点没有国际品牌高高在上的傲慢,这才是最值钱的。而有些企业,眼里只盯着销售额、利润率,却忘了消费者才是品牌的根,要是没有消费者的信任,再高的销量也像空中楼阁,风一吹就倒。
记住,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谁真心实意对他们,谁在敷衍糊弄,他们心里跟明镜似的。品牌的成长,从来不是打败对手,而是赢得人心。等哪天我们的企业也能把普通人的细微情感,当成最珍贵的品牌资产,那才是真的强大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