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台北市市长蒋万安曾宣称,如果大陆继续在台海进行军机绕台和军演的话,他就要停掉双城论坛,这话放出来时,岛内舆论炸了锅,有人赞他“硬气”,也有人冷笑:“敢说,真敢做吗?”
从表态要“停办”,到论坛如期举行,蒋万安的操作让人看不太懂。
双城论坛不只是个两岸城市之间走个形式的场子,它搭起来已经十五年了,从一开始讨论垃圾分类,到后来联手干远程医疗,搞智慧交通,这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否定的事。
像台北引进上海的扫码进捷运系统,谁坐捷运不用?再说直航航班,多少台商靠这个做生意,这些便利背后全是论坛搭桥铺路的结果。
可偏偏蒋万安在这种时候说要“停”,有点像在演戏,他喊完之后,台北市农会代表团还照样去了上海,签了几百万的订单,市政府的副市长也在和上海协调后续事宜。
这哪是停,明明是在推进。他嘴上喊硬话,实际动作却一点没耽误,这种两面手法,说白了就是试图左右通吃。
对外表态“我不软”,对内维稳“我不乱”,但久了只会让人怀疑他到底是听谁的。
再拉远点看,蒋万安不是普通政客,他是蒋家第四代,从蒋介石到蒋经国,这个姓在两岸就是有特别的分量。
2005年他认祖归宗,从章改姓蒋,这事在当时就引起很多话题,如今他要在台北市这个舞台上做主导者,背后的政治符号感自然不一样。
问题也来了,他既得承接蒋家的政治包袱,又得面对白绿夹杀,说话做事全都卡着缝隙走。
这时候说“停办”,更多像是一张被精心打磨过的牌,打出去让绿营不好继续贴“亲中”标签,又不是真的去斩断两岸联系。
可惜的是,这张牌打得太套路,反倒让人看穿了他到底有几分真心。
“选前说得多响亮,选后全都当没讲,”这是绿营对蒋万安的直接批评,他们说蒋在2022年竞选时承诺得斩钉截铁,说要坚持对等、坚持尊严,结果呢?
该办论坛照办,军演继续飞,什么都没改,民进党拿这事猛攻,直指蒋万安是在对大陆低头,是在牺牲台北市民的尊严换政治安全。
这一年多来,蒋在市政上的表现也经常被拿来做对比,双城论坛的交流不断,农产展、城市合作照常进行,可台面上他却不敢正面承认,还试图用“尊重制度惯例”的说法敷衍过去。
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方式,在绿营眼中简直就是“选举话术”,说到底,他们盯的就是蒋万安“喊了却没做”的反差。
其实蒋也不傻,他知道如果不说这话,民进党一定会拿“你亲中”这个标签往他身上扣。
但如果真停了论坛,北市的企业、旅宿、交通、农业,哪一个不靠上海那边的合作,真要断,受伤的不是上海,是台北,他夹在两边,只能靠嘴上功夫撑着,把矛盾往后拖。
更关键的是,他的两岸立场本来就说不清,他反对“一国两制”,也不支持武统,承认“九二共识”存在,但又不敢讲得太清楚,怕被贴标签。
他在政策上偏中性,面对民进党的“转型正义”工程,他一边说要正视历史,一边又强调不能否定蒋氏贡献。
整个人设定就是“我谁都不得罪”,可在台湾这种政治战场上,谁都不站边,往往就是什么都得罪。
选民的眼睛没那么容易糊弄,不管政客嘴上怎么说,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日子有没有变好。
2024年底那场关于双城论坛的民调结果直接打了“停办派”的脸,超七成台北市民支持继续办,六成多的人认为有助于缓解两岸紧张,这些数字背后代表的是就业机会、消费收入、基层稳定,不是意识形态的口水战。
说到底,台北和上海的合作,不是从蒋万安这届才开始,也不是哪个党给的恩赐,是十五年来一条一条铺出来的路。
你让一个卖水果的摊贩去管“九二共识”,他可能说不上来,但他知道那边市场好,订单多,你让年轻人看上海的地铁系统、扫码技术,他只关心台北有没有机会也变得那么便利,这些才是民众关心的“实在事”。
现在有些人非要把市政论坛绑进政治对抗里,其实更像是自断手脚,绿营一边高喊“不要矮化台湾”,一边又否定论坛签署的各项合作备忘录,搞得基层都迷糊了。
更讽刺的是,台北和上海的确不是行政级别对等,但上海愿意放低姿态搞交流,反倒体现出更务实的态度。
蒋万安的模糊表态也许正是看到了这个现实,民间要合作,城市要发展,政客不管怎么吵,底层的民意和实际需求是动不了的。
真正危险的是政治冲动遮住了双眼,把有用的工具当成政治包袱扔掉,到头来,损失只能由台湾自己埋单。
看起来像是硬气的表态,背后其实藏着深不见底的选举算盘,蒋万安喊“停办双城论坛”的时机,正好卡在岛内政治气氛最躁的时候。
那会儿绿营攻势猛烈,舆论偏激,一旦不表态,立马就成了箭靶,在这种环境下,他选择用一句强硬话稳住阵脚,也就不难理解了。
(信息来源:热点新闻--蒋万安公开表示如果大陆继续在台海进行军演,他就要停办双城论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