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和诺德为何“喜提”裁员

9月10日,诺和诺德宣布公司转型计划:拟将公司78400个岗位中的约9000个裁撤,在丹麦将裁减约5000个岗位;预计到2026年底每年可节省80亿丹麦克朗(约合89.4亿元人民币)。

同时,诺和诺德将2025年营业利润增长预期下调至4%~10%,此前预期为10%~16%。

作为转型的一部分,诺和诺德计划在全球78400个职位中裁员约9000人,丹麦预计裁员约5000人。

诺和诺德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杜麦克(Mike Doustdar)表示:“作为全球肥胖症和糖尿病领域的领导者,诺和诺德为全球患者提供改变生活的产品。但我们的市场正在不断发展变化,特别是在肥胖症领域,竞争日益激烈且愈发由消费者驱动。我们的公司也必须随之进化。这意味着要树立更强的绩效导向文化,更有效地部署资源,并将投资优先用于能产生最大影响的领域——即我们领先的治疗领域。”

诺和诺德此次裁员预计将涉及全公司范围,包括职能部门和总部岗位,预计到2026年底每年可节省80亿丹麦克朗。节约下来的资金将被重新投入到糖尿病和肥胖症领域,包括商业执行计划和研发项目。

据介绍,此次公司范围内的转型,预计将产生80亿丹麦克朗的一次性重组成本(包括减值费用)。约90亿丹麦克朗的重组成本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产生,第四季度将抵消约10亿丹麦克朗。

因此,与2025年8月6日发布的营业利润预期相比,诺和诺德预计2025年全年按固定汇率计算(CER)的营业利润增长将受到约6个百分点的负面影响。

诺和诺德为何“喜提”裁员

后来者蜂拥,仿制药冲击

8月6日,诺和诺德公布了上半年成绩单,司美格鲁肽贡献了约合167亿美元的销售业绩,登顶2025年全球“药王”宝座。今年第二季度,礼来公司营收则增长约38%,其中减肥药替尔泊肽销售额飙升171.99%。

尽管如此,彼时诺和诺德方面表示,尽管几年前公司拥有市场的先发优势,但美国的司美格鲁肽复方仿制药流向市场,一直是诺和诺德在美国增长乏力的关键原因。

据报道,诺和诺德在美国的“仿制”药品问题可追溯至2022年。

当时,诺和泰、诺和盈和礼来的替尔泊肽(Zepbound)在美国供不应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以这些药物“严重短缺”为由允许其他公司生产“仿制”版本。尽管FDA今年终止了该许可,但冲击已经造成,且诺和诺德仍难以阻止这些替代药物的供应。

由此看来,在美国,制药公司是否会面临仿制药物的冲击,依赖于FDA的判断。依据美国相关规定,当FDA认定药物“严重短缺”时,便可开放“仿制许可”;但认定“短缺状况已经解决”时,就会终止许可。

当地时间29日,诺和诺德公司表示,正在通过诉讼“保护患者免受仿制药侵害”。该公司市场研究显示,“不安全且非法的批量仿制仍在继续”,多家实体以“个性化”为幌子继续营销和销售仿制药。

2024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对用于治疗糖尿病和减肥的伪造药物发出警告。世卫组织当时观测到,自2022年以来,关于伪造的司美格鲁肽产品的报告在所有地理区域都有所增加,其中涉及2023年12月在美国发现的3批伪造的司美格鲁肽类药物产品。

中国市场方面,今年上半年,司美格鲁肽糖尿病药物的销售出现11%左右的下滑。杜麦克称,糖尿病药销量出现下滑是由于经销商库存发生的变化,而去年刚刚获批的司美格鲁肽减肥药还在放量阶段,尚未下沉到二、三、四线城市。

国产司美格鲁肽也将成为诺和诺德的挑战者。

Insight 数据库显示,目前国内已有 20 多款司美格鲁肽进入到了临床阶段,其中 6 款产品已申报上市,分别来自九源基因、丽珠集团、齐鲁制药、联邦制药、中美华东和石药集团,首发适应症基本上都是 2 型糖尿病。

此外,四环医药、石药集团、正大天晴、宸安生物等药企的司美格鲁肽也进入了III 期临床阶段,不久之后也将加入竞争。

综合自:中国基金报、封面新闻、观察者网、丁香园Insight数据库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