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视频与微短剧蓬勃发展的当下,芒果TV、卡龙动画、美天文化联合出品的都市奇幻微短剧《龙行龘龘》在芒果TV播出。这部由吴锦源(中国香港导演,曾执导《楚乔传》《仙剑奇侠传》等知名电视剧)担任艺术总监、吕海党执导的都市奇幻微短剧,通过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寻根之旅,将中华龙文化与非遗技艺熔铸于奇幻叙事之中,为观众呈现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视觉盛宴。

作为2025年芒果TV大芒“元剧场”首播剧集,以及常州首部全域文旅微短剧,该剧深度融合常州文旅、美食、非遗等元素,以独特视角和创新形式展现常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及独特的城市魅力。主人公吴忧(黄新淳 饰),一位青春阳光怀揣梦想在英国求学的服装设计师。他因毕业作品陷入困境,在老师的提议下踏上回国寻找灵感之路。回到家乡常州后,他为了寻找灵感,参观常州博物馆的龙文化展时,意外唤醒了出土于距今5500年左右的“江南第一龙”龙首纹玉饰,幻化出“龙女”延铃(段星羽 饰)。自此,他的命运便与寻找“龙气碎片”紧紧相连,开启了一场充满奇幻色彩,欢笑与泪水交织的旅程。该剧网络播放量突破2.2亿,多项指数稳居第一,且已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推荐剧目。

文化传承的创新表达。作为常州首部全域文旅微短剧,《龙行龘龘》以“龙城”常州为叙事原点,将城市地标与非遗技艺巧妙编织进剧情。主人公吴忧(黄新淳 饰)与龙女延铃(段星羽 饰)的“五感复苏”之旅,实则是对地方文化基因的深度解码:茅⼭⽵林的留青竹刻以刀代笔,在竹簧上镌刻千年风雅;焦溪古镇的乱针绣以线为墨,在经纬间绣出东方美学;京杭大运河畔的孟河医派以针药为媒,在施治中传递中医智慧。这些非遗元素通过“龙气”这一奇幻设定,将文化传承具象化为可感知的生命体验。

非遗技艺的视觉呈现。该剧突破传统说教模式,采用“五感沉浸式”叙事策略:留青竹刻的触感唤醒延铃的指尖记忆,乱针绣的视觉冲击激活她的色彩认知,常州酿酒的醇厚香气触发嗅觉复苏,孟河医派的诊疗手法连通听觉感知。这种将非遗技艺转化为感官体验的叙事手法,使观众在追剧过程中完成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重构。

龙文化的现代诠释。剧中“江南第一龙”龙首纹玉饰的设定极具象征意义,这个跨越5500年的文化符号不仅是连接古今的媒介,更是龙文化现代性转化的隐喻。艺术总监吴锦源在创作理念中强调:“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这种民族身份的认同贯穿全剧。当延铃(段星羽 饰)在现代都市中寻找龙气碎片时,她既是传统文化的具象化身,也是当代青年文化寻根的镜像投射。剧中服装设计将龙纹元素拆解重组,既保留传统韵味又契合现代审美,正是龙文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注脚。

文化传播的破圈效应。该剧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标志着其文化传播价值获得官方认可。不同于传统文旅宣传片的宏大叙事,《龙行龘龘》以“微短剧+文旅”模式实现精准传播:每集约十分钟的叙事降低观看门槛,奇幻爱情线吸引年轻受众,常州博物馆、东方盐湖城等实景拍摄则形成“追剧打卡”的联动效应。这种“内容种草+场景消费”的闭环,为非遗保护与文旅融合提供了创新范本。

在文化自信建设的时代背景下,《龙行龘龘》的价值不仅在于其艺术表现力,更在于它构建了一条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纽带。当龙女的五感在非遗技艺中逐渐复苏,折射出的正是当代青年对文化根源的情感共鸣。这部作品证明,传统文化的传承无需故作高深,只需找到合适的叙事载体,就能让古老的文明在年轻一代心中重焕生机。正如剧中“龙气”从离散到聚合的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正蕴含在这种代际传承与创新表达的循环之中。

作者张子祥,系《龙行龘龘》文化顾问,教育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特聘教授,中华文化与领导力项目执委会秘书长,青发青年®联盟召集人

责任编辑:任芯仪(EN063)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