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研究者喊话荆州博物馆“你家文物发霉了”,博物馆:属实,已成立专家团队处理

“博物馆精品馆珍藏的漆器文物竟然遍布霉菌!”7月13日,网友“青团的宝”在社交平台发帖称,荆州博物馆馆藏十余件精品漆器文物出现了发霉情况,文物展柜内湿度监测计显示为77%。该网友呼吁,博物馆应开展紧急妥善的保护措施。部分漆器发霉情况受访者供图7月14日,荆州博物馆

两部纪录片加几本书,带你走近封尘的西夏陵

7月11日,“西夏陵”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澎湃新闻|古代艺术》整理了一些纪录片以及书籍,它们各有侧重,功能带你深入一段被时间尘封却又异常辉煌的文明。西夏陵视觉中国资料图【纪录片】如果你对西夏王陵背后的文化、历史,甚至整

电视剧《护宝寻踪》:将默默奉献的文保英雄推至台前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苏墨日前,电视剧《护宝寻踪》研讨会在京举行。该剧以其跨越近20年的文物保护行动为蓝本,深刻展现了文物背后沉甸甸的历史分量与守护者的赤诚担当,以现实主义为底色,成功填补了国内考古与文物保护题材的空白,将长期默默奉献的幕后文保英雄推至台前。总

《馆藏“显眼包”》:幽默是历史的通行证

文|王嘉婧如同舞台表演,博物馆在陈列之时,有着C位和群像的排序。那些端庄、严肃、巧夺天工的神作总是会得到“镇馆之宝”的美名,和随之而来的打卡目光。可那些躺在角落里的“小”文物们,在被锻造的那一天,赋予它们生命的能工巧匠是否会对它们说,“你们只是配角,小配角

老人等待从军丈夫77年这部短剧里的六件文物惹哭网友

封面新闻记者刘叶喜欢文物、从小学习戏曲,现代女孩苍沧意外获得和文物对话的能力,于是,一段段由文物讲述的历史故事,由此展开。以文物说历史,由历史诉情怀,这便是近期上映的短剧《今月曾经照古人》,开篇故事《长守》更是还原了抗战时期感人爱情故事,引得网友哭声一片,

题材叙事与视听美学之新探索电视剧《护宝寻踪》研讨会举办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7月4日电(记者高凯)聚焦考古与文物保护,开辟相关类型题材剧集新的创作路径,近期播出的电视剧《护宝寻踪》赢得口碑与热度双丰收。该剧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电视剧《护宝寻踪》以跨越近二十年的文物保护行动为蓝本,深刻展现了文物背后沉甸甸的历史

电视剧《护宝寻踪》研讨会在京举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7月2日,电视剧《护宝寻踪》研讨会在京举行。电视剧《护宝寻踪》以跨越近20年的文物保护行动为蓝本,深刻展现了文物背后沉甸甸的历史分量与守护者的赤诚担当,向考古人与文物工作者默默的坚守献上崇高敬意。研讨会现场。主办方供

新民艺评|高蒙河:《藏海传》让文物火起来了

最近,沪上一家大型媒体平台找我,想就热播剧《藏海传》里出现的文物收藏和古墓情节,做一期节目。作为在复旦大学教研了大半辈子文物考古的我,拗不过编导的热情相邀,半推半就答应了。我之所以想半推,一是听说这部剧有40集之多。为了做一期节目,要看几十个小时的长剧,这对

《护宝寻踪》中出现过的文物原型,赵佑林你都认得不?

电视剧《护宝寻踪》中明德博物馆馆长,赵佑林原是一个包工头,只是一次偶然挖到文物,走上一条倒卖文物路上。赵佑林这个人本质上是没有文化,附庸风雅,只为金钱利益,并不懂这些文物背后的价值和历史故事的。在第30集中,赵佑林自己都说,他过手的文物,其实他也弄不清真假。

黄土下的文明与火种

王小马、孙昌博当下,考古与盗墓题材的艺术作品热度不减,电影、电视剧层出不穷,口碑也褒贬不一。《护宝寻踪》锁定在厚重黄土地的传奇故事,以独特的魅力脱颖而出。《护宝寻踪》以陕西重大考古发现——汉文帝霸陵的惊世揭秘为蓝本,以极具戏剧性的江村大墓考古发现的真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