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看了太多不靠谱的清宫剧,还真以为清朝的官员都是酒囊饭袋。虽然清末很多地方官都是花钱买来的,但正儿八经参加科举考出来的,也都是有真才实学的狠人。
而能获得状元的,那更是万里挑一的人才。
1904年夏天,北京紫禁城内,一场决定清朝历史命运的殿试正在紧张进行。考生们聚集在殿内,鸦雀无声。
其中一个年轻人,身穿素净的长衫,端坐在自己的桌前,手中握着笔,眉头微皱。他就是刘春霖,一个贫寒家庭出身的书生,也是清朝最后一个状元。
古人的“国考”,科举制度的诞生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它在隋朝诞生,并在唐朝得以发展完善,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变化与发展。
历史上直至1905年才正式废除,不过科举制度正式退出历史的舞台,大概是在1919年。因为越南的阮朝在这一年举办了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不过从正统上来说,的确是清末,也就是1905年被废除的。科举考试的难度比现在的高考要难上数倍,甚至相较于公考也不遑多让。
这一来是因为参加的人数多,但最终入选的人数少,二来是因为古人能够读书的少得可怜。即便是我们所说的“寒门贵子”,事实上也并不是普通老百姓。
人家只是门第势力较低的世家,压根就不是现代人所指的穷人。
而且,科举考试分为多个等级。首先是地方级别的乡试,通过后才能进入中央的省试和殿试。
科举制度不仅仅是一种考试,更是整个社会阶层流动的主要通道之一,许多寒门学子通过这一考试进入仕途,实现了个人命运的转变。
此外,科举考试难度也特别大。不同的朝代,内容可能会稍微有些不同,但经义和策论必不可少。
它在封建时代被视为最为公平的官员选拔制度,通过这一制度,出身社会底层的读书人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朝廷,成为国家统治的一部分。
不仅如此,它的影响还远播至中国周边的国家,如日本、朝鲜和越南等。这些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借鉴了中国的科举制度,用来选拔官员和维护社会秩序。
尽管后来由于僵化的考试形式而逐渐显现出弊端,但历史作用和文化价值依然不可忽视。
大清末年的最后一次科举
1904年7月4日,伴随着朝阳升起,一场标志性的历史大戏即将展开。这是清朝科举制度的最后一次殿试,273名通过礼部会试层层选拔出来的贡士,早已整装待发。
此时,清朝正处于风雨飘摇的边缘,内忧外患不断。西方列强的入侵、国内的起义,接连不断的动荡让朝廷的统治岌岌可危。
这个古老的王朝,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潮流,然而,尽管如此,清廷仍然坚持着科举制度。
贡士们从中左门整齐有序地步入宏伟的保和殿,经过点名、散卷、赞律、行礼等一系列庄重的仪式,他们要迎接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最后一道考验——殿试。
殿试就是每三年一度的全国科举考试的最终关卡,考生们将在这里按成绩重新排定名次。
上午10点,充满期待的考生们终于拿到了试题。这是一份由皇帝名义颁布的时务策问,字数长达500到600字。
他们必须就当前的时局发表见解,提出具体建议。这种考试不仅考验他们的学识,也衡量他们处理国家大事的能力。
对策文的篇幅并无严格限制,常见的是2000字左右,但字迹必须工整、格式规范,不能有任何疏忽与马虎。
日暮时分,这场历史性考试走向尾声。
最终,殿试的前三甲揭晓:刘春霖技压群雄,成为这一届的状元,也是最后一位被称作状元的学子。
随着这一结果的公布,科举制度也画上了最后一个句号。这场承载了千年辉煌的考试,结束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幕,宣告了科举时代的终结。
据说,在刘春霖被定为状元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十分有意思的小故事。
慈禧的抉择
刘春霖的家境自幼十分贫寒,父亲在济南和保定的府衙中做着小差役,母亲则在当地的知府家中当帮佣。
由于生活艰难,他年仅6岁时便被送回老家,托付给哥哥和嫂子抚养。幸好他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聪慧和毅力。
8岁时,他进入私塾读书。不仅学得快,而且异常勤奋,深受塾师的喜爱与重视。
随着年岁渐长,刘春霖的父亲将他接回了保定,送入当地著名的莲池书院攻读。在这里,他废寝忘食,攻读经典十余年,学问大有长进,尤其受到书院院长吴汝纶的器重和提拔。
这也是他最终能考上状元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古代的前三甲在水平上差别并不大,而他能成为最后的状元,其实跟慈禧有一定的关系。
当时,她正在为朝廷内忧外患感到忧心,恰好翻看的第一张卷子是朱汝珍的。
其实他原本是要被定为状元的,但他的名字里有个“珍”字,这一下子让慈禧想到了自己不喜的人——珍妃。
她一下子就迁怒了,把卷子放一边不看了。结果下一份就是刘春霖的,他的名字取得好啊,春霖,寓意好,听起来也舒服。
最重要的是,他的字写得非常漂亮,于是慈禧大笔一挥,状元就定了他。
刘春霖的字是真的很绝,他尤其擅长小楷。晚年时,为了维持生计,他坚持通过写字和卖文来筹集资金。
他的书法风格独特,而且因为当时他以状元的身份,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人,请求润笔写字。
其实,早在他还未考中状元时,书法家翁同龢就见到他的字迹,感叹其技艺高超,并预言他将会成为状元。
可惜的是,他生不逢时。
状元的荣光与失落
就在他状元及第的第二年,清政府突然宣布废除延续了千百年的科举制度。京城的读书人更是愕然。
科举,这个千百年来无数读书人的出路,竟在一夜之间化为历史。
不久之后,清廷又将他派往日本留学,希望借此推动清朝的改革。但就在刘春霖满怀希望准备为国家贡献自己的才华时,辛亥革命爆发了。
随着清朝王的覆灭,他的命运也迎来了转折。
他曾在民国初年担任了多个重要职位,包括袁世凯、黎元洪等总统的内史。然而,在为政府工作的这些年里,刘春霖目睹了军阀混战、内部腐败的现状,心中充满愤慨。
1928年,刘春霖选择隐退北平,虽不再任职,却始终对国家命运关怀备至。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队占领了东北三省,蒋介石下令军队撤退,刘春霖对此非常愤怒。当伪满以溥仪的名义,派人邀请他出任所谓教育部部长时,他也果断拒绝了这一邀请。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日军占领了北平,希望利用他的声望为日本做事,被他坚决拒绝。随后,恼羞成怒的日伪政府抄了他的家,还将他的家人赶出门外。
虽然最后,那些东西都被归还了,但深受侮辱的他,从那以后闭门不出,专心于诗书,生活低调,但受人敬重。
不仅如此,刘春霖对民生疾苦也极为关怀。1933年黄河泛滥,他组织了河北移民协会,将灾民迁移至内蒙古的河北新村,协助安置了数百户人家,为救援行动倾尽心力。
他还设立了“直隶书局”,致力于推动文化传承,积极参与民国《肃宁县志》的编修工作。
虽然他自己晚年时过得也不算很好,甚至有时还要靠着卖字换钱,但他还是坚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去为这个国家多做一些事,
晚年的刘春霖常常独自坐在书房里,透过窗户看着外面的世界。夕阳西下,院子里只有一片寂静。
他不再涉足官场,也不再谈论国家大事,而是静静挥毫泼墨。那些精美的小楷字迹,是他唯一可以依赖的精神寄托。
或许,他也在为这个国家的未来而担忧吧。
1942年的冬天,刘春霖的身体已经虚弱不堪。1944年,他因为心脏病发最终去世,终年72岁。
他倒在了黎明到来的前夕,若是能亲眼见证日本投降的那一刻,相信他会很欣慰的。
这个曾经大清朝最后的状元,在这个动荡的时代里,最终还是走完了他的一生。留下的,只有那一卷卷工整秀丽、堪比印刷体的书法真迹,和一个帝国的落幕记忆。
结语
刘春霖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他的书法功底至今仍让人叹为观止。那份堪比印刷体的试卷,不仅展现了他在书法上的卓越天赋,更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终结。
科举制度的废除,预示着封建王朝的落幕,而刘春霖虽凭借一手好字跻身历史巅峰,却也在时代变革中无力挽救自己的仕途。
他的一生,是科举制度辉煌与衰亡的缩影,那份精美的试卷成为历史的见证,映照出风雨飘摇中的末代大清。
参考资料:
《科举集萃之刘春霖》——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