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财害命”式赚钱的行业,天下也就这一家了。

2024年,“牙科诊所跑路潮”兴起,根据不完全计算,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悄悄卷款私逃的诊所达到了6000家左右。

这一现象令许多业内外人士都颇感惊诧,毕竟牙科曾经可是和烟酒、眼镜并列的暴利行业之一。

一个背靠14亿消费者,还在不断增长的将近1500亿的消费市场,怎么会出现夕阳行业才会显现的危机?

01

俗话说,人狂有祸,天狂下雨,一个行业正当时有多“暴利”,反噬时就有多严重。

因为当暴利成为常态,恢复常态就成了畸形产物,牙科诊所很好的诠释了这段话。

人人都清楚,私人的口腔诊所有多赚钱。

简单拔颗牙就三位数,智齿四位数,根管治疗、牙龈炎症、矫正牙套......动辄四五千,更不用说算得上“牙中黄金”的种植牙了。

暴利的牙科生意真的要凉透了吗

不提更早的黄金时期,只说近些年的数据。

牙科诊所一颗1万元的种植牙,生产厂家大概只拿了15%,经销商从中赚了10%,剩下7500元的利润全是诊所的。

当然,这种还多是进口材料。

如果选用更加便宜的种植牙,其从厂家到诊所的成本大多只需几百块,甚至更低,但这类物美价廉的“产品”,转身却能在小小的诊所中摇身一变,价格翻个几十倍出现在报价单上。

所以,牙科诊所“一年回本、两年小康、三年暴富”的业内神话并非空话,“万亿黄金赛道”的形容也不是夸张。

而正是有了这样的“前因”,才会有后来居上的“后果”。

02

正规的商业机构跑路的原因只有一个:不赚钱了。

无需怀疑,把视线转向如今的消费市场,会发现,牙科诊所现在不赚钱不是什么新鲜事。

物以稀为贵,一个行业整体利润减少,一定是因为分蛋糕的人变多了。

近些年,市面上的牙科诊所像雨后春笋般飞速发芽生长,从2019年的76300家到2025年的135866家,增势达到了约78%。

仅从2019到2022年这四年,牙科机构的数量就增长了60%。

超大规模口腔机构的蜂拥而入,挤兑了原本并不饱和的市场,市场竞争加剧,价格战也随之而来,市面上的小诊所自然难以招架。

暴利的牙科生意真的要凉透了吗

而如此强势的流量袭击,其源头是资本市场的买定离手。

2021年是私立口腔机构的巅峰之年,全年融资85起,融资总金额超130亿,最高的一笔融资金额更是达到了2亿美元。

值得一说的是,此次入场的选手非同行业资本,有像红杉、高瓴、经纬中国这样的资本大鳄,也有像美团、字节跳动这样的互联网新贵。

事实证明,资本的强势介入有时真是一把双刃剑。

市场竞争固然促使全行进步显著,但为争抢市场出的各种招式有些的确上不得台面。

暴利的牙科生意真的要凉透了吗

比如,各家口腔机构价格战打得如火如荼,最激烈时价格降幅甚至能超60%,最贵的种植牙项目直降到千元以下。

增效就必要降本,有些口腔诊所为维持运营,会采用劣质材料,导致市面上各家“技术”还不知好坏,材料却一致的差。

很长一段时间,良莠不齐的医疗市场让此行业的投诉案件激增,不少商家赔了夫人又折兵。

但这说到底只是行业内的竞争,不至于让整个产业亮起红灯,而真正让牙科诊所陷入危机的,是那双“无形的大手”。

03

2023年,根据相关部门指挥规划,全国各地陆陆续续开始将牙科疾病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

要知道牙科疾病报销是在全世界都缺乏经验的尝试,只因种类繁多,诱因复杂,价格昂贵,相关报销条例和保险种类都不约而同的略过了此类疾病,给了民办诊所肆意疯长的机会。

而国家出手,纳入医保就不同了。

医疗用具、药品、材料由医保局对接,统一采购,严格定价,杜绝了医疗价格虚高,治疗手段有限的缺点。

暴利的牙科生意真的要凉透了吗

相较于价格昂贵的私立诊所,公立医院本就几乎将市面上正常的治疗价格腰斩,再加上纳入医保的治疗,许多病人的资金压力大大减轻。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病人也算“消费者”。

而消费者衡量利弊的本能,驱使着他们更愿意去公立医院进行治疗,但问题是:公立的牙科诊所太少了。

根据相关数据,如今全国超13万的口腔机构,有92%是民营机构,这样悬殊的数据对比,似乎预示着民营诊所还能吃一段红利。

可事实情况是,2024年以来,医院口腔科门诊量暴增,私营诊所的客户、盈利却大幅下滑。

暴利的牙科生意真的要凉透了吗

由此可见,人们偏向公立医疗的趋势很明显。

如今,许多医院的牙科门诊挂号艰难,出号秒没,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当然,除了医院对私人诊所的打击,国家政策方面近年来对其管理也越来越严格,不仅仅在医疗卫生、检查、医师、许可证方面多有监测,相关部门还严格规定:私人牙科诊所收费可自行定价,但上限要遵守当地政府的指导价。

而这一政策,可以说让那个曾经暴利行业,一去不返。

在重重“打击”之下,许多机构纷纷使出了最后一计: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04

生意做不下去了,关门停业可以理解,但不打一声招呼就关门歇业,那叫“跑路”。

而这种行业“跑路”的性质之恶劣可不是健身房和理发店那种能比的,毕竟大多数商人只想“谋财”,不想“害命”。

可牙科诊所跑路后,却留下了被拔满口牙等待种植的、刚做完一期治疗的、刚交了钱还没拍牙片的、拍了牙片做了方案还没来得及治疗的一大堆病人。

牙齿问题不同于一般的慢性炎症,它既是消化系统的最前端,又是辅助发音和支撑面部结构的重要器官。

所以,正在进行时的医疗机构突然跑路,患者要面对的不仅仅只是金钱的额外支出,还有身体健康的潜在威胁。

今年的“美X口腔跑路事件”,不久前曾闹得沸沸扬扬。

有患者在诊所预约了全套整牙流程,钱都交了,等待做二期治疗时却突然联系不上人,来到诊所一看,早已关门。

暴利的牙科生意真的要凉透了吗

方女士花费了2万元在美X口腔填充种植牙,工作人员告知本来四个月就能做好,结果直到诊所跑路,她的嘴里还只有五颗螺丝钉,不久前还掉了一颗。

鉴于几百位病人的强势申斥,美X口腔不得不派出对接人员表示还未完成治疗的病人可以转到另一家口腔诊所继续治疗。

可病人去了目的地才发现,因为原始CT和治疗方案已经失踪,所以需要新的评估方案。

也就是说:得加钱。无奈之下,等着吃饭的病人们只好另外自费,解决窘境。

这样的情况,不论是从医患关系,还是买卖关系来说,都是不正常的,但因为事件的特殊性,苦主们还不得不咽下这口气。

而诸如此类事件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事已至此,如何突围?

仔细分析会发现,所谓牙齿经济日薄西山,实际独自承受海浪袭击的,从来就只有民营口腔机构,那公立医疗和民营机构为何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势?

正如我们之前所说,当暴利成为了常态,恢复常态也就变得畸形。

我国的牙科诊所与其说陷入危机,倒不如说目前正处于急速推进的改革期,口腔医疗机构日益负增长的数据下,是越来越多从业者们在逐渐找回初心的过程。

未来的牙科诊所或许将不再以“谋利”为中心,也或许研究出了更加妥帖的“敛财”方案,但必要将患者放在首位。

诊所虽小,也不能忘了最初那句“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才是。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暴利的牙科生意真的要凉透了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