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乌克兰军队在顿涅茨克地区的又一座核心城市即将被俄军攻克,连接卡里夫卡水库防线和南顿涅茨克的关键补给线路已经被俄罗斯军队斩断,乌军在俄乌冲突东线战场的战略态势正急剧恶化。

(俄军炮兵)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网报道,俄军第5装甲旅和第110摩步旅于7月10日至7日11日,在克拉斯诺戈罗夫卡市区北部发动猛烈攻势,5000俄军精锐已经占领乌军最后的几个居住区据点,目前乌军从城内方向撤退至城郊,距离乌军彻底退出主城区已进入最后倒计时。

克拉斯诺戈罗夫卡市又称为红戈罗夫卡市,位于阿瓦迪夫卡和马林卡之间“扇形要塞区”的中部,也是连接北顿涅茨克战区以及南顿涅茨克战区之间的战略要地,由于其位于两个乌军重点防区的结合部,同时是顿涅茨克城外最后一个乌军大型据点,因此,该城成为俄乌冲突双方激烈争夺的焦点之一。

(红色为俄军进攻方向)

5月中旬,俄罗斯军队经过异常惨烈的城市攻坚战,从防守这里的乌军精锐第31机械化步兵旅手中夺取了耐火材料厂防区,双方在城内的争夺战瞬间攻守易型,乌军被迫转入被动防守姿态。但是,他们依旧顽强坚守了长达60天时间。

从整体上来说,俄罗斯军队5月10日在哈尔科夫方向组织的反攻是俄军在红戈罗夫卡成功突破乌军防守的关键因素,5月中旬,哈尔科夫北方边境多地失守后,乌军高层不得不将第31机步旅从红戈罗夫卡调走,命令其紧急赶赴几百公里的哈尔科夫战区,以增援利普齐方向的乌军。

(红色区域为俄军控制区)

31旅退出防守改变了俄乌双方的接触线僵持状态,俄军迅速抓住乌军防御空虚的机会,艰难拿下城内多个防区。至7月10日前后,俄乌双方在红戈罗夫卡市区的形势已经基本抵定,俄军拿下该城之后,乌克兰方面必将面临极为凶险的态势。

首先,从卡尔洛夫卡(卡里夫卡)、内特拉夫向南再到内维尔斯克、赫奥希夫卡一线,乌克兰军队实际上已经无险可守。因此在沃夫恰河以东的这片区域内,除去大量防风林带和河岸森林,就是大片农田和平原荒地,没有一座村庄和城市可供乌军驻防。

(红戈罗夫卡以西是一马平川的平原,乌军无险可守)

乌克兰军队必须向西撤退至少10公里,才能在沃夫恰河以西寻找到立足点。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从北部的E50高速公路和南部的N15公路之间的大片控制区将落入俄军手中,乌克兰军队在该地区的防御等于被“格式化”了一遍。

其次,红戈罗夫卡市陷落之后,乌克兰军队在南顿涅茨克的后勤补给中心——库拉霍沃将直接暴露在俄军面前,一旦库拉霍沃陷落,乌克兰军队在南顿涅茨克的战斗将进入“垃圾时间”,因为在失去稳定的后勤补给下,不论是弗勒达还是大诺沃希尔卡方向的乌军,都将面临俄军疯狂倾斜弹药而无法组织还击的窘境。在现代战争条件下,这样的军事对抗无异于自杀。也因此,红戈罗夫卡市一旦被俄军完全占领,将引发战场局势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其后果十分严重。

(视频中被标注为“俄军”的士兵向“乌军”雇佣兵开火)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军队在红戈罗夫卡、恰索夫亚尔、利普齐和沃尔昌斯克等争夺焦点地区,多次遭遇数量集中的外国雇佣兵,包括法国、波兰、哥伦比亚、格鲁吉亚和美国的雇佣兵混杂其中。由于俄军在近期的战斗中伤亡巨大,因此俄军基层官兵在前线多次疑似出现枪杀雇佣兵俘虏事件,这引起了巨大争议。

7月11日,名为FIFTNMLS的电报群社媒账号发布了一段乌军无人机拍摄的视频,视频中被标注为“俄军”的士兵在一处“乌军”防守的堑壕,向已经举手投降的外国雇佣兵开枪射击,两人当场被打死,俄罗斯军队在战场上“不留活口”的举动引起社媒激烈讨论。

(俄军视频中公布的哥伦比亚雇佣兵护照,此人已被俄军打死)

虽然视频内容还亟待确认,但是俄罗斯军队组织针对性猎杀小组,专门跟踪、并狙杀外国雇佣兵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近期俄军就公布了多段特种部队在克里米纳和哈尔科夫战场猎杀哥伦比亚雇佣兵小队的视频,这足以证明俄军在有意针对外国雇佣兵。

有俄罗斯媒体解释称,在日内瓦公约第47条中明确规定,外国雇佣兵不应该享有作为战斗人员或者成为战俘的权利。但即便如此,出于政治考量,俄罗斯军队高层一再要求基层部队不得存在针对外国雇佣兵的“杀俘行为”,但是战场上如何执行则是另一回事。有分析认为,无论这段视频真伪,俄乌双方相互指责对方杀俘已经由来已久,击杀雇佣兵俘虏很可能成为双方舆论战中的一环,同时也更加凸显这场冲突的惨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