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立西夏王朝,从此拉开了宋夏战争的序幕。李元昊凭借着自己高超大的军事指挥能力,先后在三川口和好水川两场大战中大败宋军,歼灭数万宋军精锐,夺取了宋夏战争的主动权。两场大战的胜利也让李元昊更加轻视北宋,甚至萌生了入主中原的念头。 与此同时,北宋朝廷也从全国各地征调精锐到宋夏边境,一时间宋夏边境上云集了数十万宋军精锐,这就导致了关中地区的防卫力量很是薄弱。李元昊的第一谋士张元(此人原本是宋人,因科举落第,投奔西夏,因熟悉兵书战策,成为李元昊麾下最重要的“参谋长”,李元昊也对张元是言听计从),遂建议李元昊陈北宋主力云集宋夏边境,关中空虚,率军直捣长安(今西安)。如果李元昊成功夺取关中,届时再整合关中与河西的资源,与北宋争霸中原还真不是没有可能。

李元昊听到张元的计划,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准备大干一场。庆历二年(1042年)九月,李元昊依张元之策,从天都山(今宁夏海原东)出发,率10万西夏军大举攻宋。一路出彭阳城(今宁夏固原东南部),一路出刘蹯堡(今宁夏固原西北),两路合击镇戎军(今宁夏固原),计划以镇戎军为诱饵围点打援,引诱宋军深入,再聚而歼之。镇戎军是通往长安最重要的宋军据点,一旦李元昊攻破镇戎军,李元昊将一路畅通无阻,李元昊此举可谓是兵法上讲的“攻其必救”。 面对李元昊的攻势,泾原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王沿,火速命令副使葛怀敏率部自渭州(今甘肃平凉)至瓦亭寨(今宁夏隆德东北)阻击西夏军。葛怀敏进抵瓦亭寨后,与瓦亭寨都监许思纯、环庆都监刘贺部,违令北进,运动至五谷口(瓦亭寨北)。后又与镇戎军曹英、泾原路都监赵珣、两路都巡检李良臣、孟渊等部合兵数万继续北进。

九月二十日,葛怀敏督率各路宋军进抵镇戎军外围之定川寨(今宁夏固原西北)。李元昊遂命令西夏军迅速合围定川寨。二十一日,西夏军对定川寨内的宋军发起总攻,定川寨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寨堡,防御工事远不如渭州城,再加上各路宋军是临时征召在一起的,各自不熟悉,李元昊的进攻导致宋军大乱,葛怀敏差一点被宋军踩死。幸亏泾原路都监赵珣率刀斧手为宋军断后,才遏制住了西夏军的攻势,宋军得以勉强稳住阵脚。 但是定川寨被围的现状终究是没有打破,此行宋军携带的粮草有限,如果不及时突围,将全部“交代”在这里。于是在九月二十二日黎明,葛怀敏趁宋军锐气尚在,准备突围,葛怀敏以曹英、赵询为先锋,刘贺、许思纯为左右翼,李知和、王保、王文等断后,数万宋军结成战斗阵型向东突围。李元昊以重甲骑兵铁鹞子来回横击宋军方阵,宋军阵型大乱,李元昊再命各路西夏军趁机掩杀,宋军大败,葛怀敏与部将曹英,李知和、赵珣、叶芝春、王保、王文、刘贺等16名宋军高级将领阵亡,9400人战死,余者溃散,宋军全军覆没,是为定川寨之战。

定川寨之战是宋夏战争开战以来第三次大战,也是李元昊军事生涯上的又一神来之笔,再加上此前的三川口之战和好水川之战,宋军在西北战场三连败,损失兵马近10万,宋廷也深刻意识到在战场上想击败李元昊已经是痴人说梦,于是接受环庆路经略安抚使范仲淹的战略,停止进攻,转而修建寨堡,构筑多层防御工事体系。同时,严禁粮食、铁器等战略资源出口,对西夏进行严酷的“经济制裁”,如此才稳住了西北的局势。 庆历四年(1044年),李元昊因西夏连年战争的损耗,于是假模假样的向宋称臣(实际上在国内仍以帝号自居),宋廷也以此为台阶“就坡下驴”,并“赏赐”李元昊25万两白银(实际上就是花钱买太平),结束了宋夏第一次战争,是为庆历和议。庆历和议虽然明面上李元昊对北宋称臣,实际上北宋承认了西夏的“独立”地位,从此西夏以一个政治实体崛起于西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