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公百世豪,气味有相似”,浅谈苏轼书法批评之“味”论
引言苏轼在书法批评中引入了“味”的范畴,“味”不仅由饮食之味被阐发为书之味,而且作为审美主体的主观行为,对书法进行品评,从基本的概念延伸出了韵味、淡味、至味、研味、深味、细味等概念。以“味”论书是将饮食文化中的“味”化俗为雅的过程,苏轼的书味论也是其审美志
古代的犯人都被流放到哪了?除了宁古塔,这些地方也是流放的首选
古装剧中,通常会有这么一幕——臣子犯错,皇上重罚,群臣求情,最后“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发配边疆......“发配边疆”即流放,这是古代除死刑外,最常见的刑罚,自三皇五帝时期起,流放就已产生,传说尧曾将共工流放到幽州。而此后我们所熟知的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唐中宗
李清照父亲是苏轼学生?他们俩有见过面吗?苏轼会对李清照说什么
苏轼,千古风流才子,他的学生遍布天下,其中就包括了宋朝第一才女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李格非被誉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他与苏轼之间的师徒关系在历史中留下了独特的一笔。然而,关于李清照与苏轼是否见过面的问题,却没有相关的确切记载。苏轼出生于公元1037年,去世于公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