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邵东富豪葬礼太轰动:街宴两条街,32人抬“二龙杠”引热议
88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2023年10月18号那天,邵东的老街坊们都在传:“快去看!某某街堵得水泄不通,不是办喜事,是办丧事!”我家就在附近,站在阳台上往下望,好家伙——两条街的路面全被占了,黑色帆布棚子顺着街沿搭过去,白黑相间的悼念布幡被风吹得飘起来,连自行车都得从巷子里绕。
后来刷到邻居拍的视频,才看清里面的热闹:穿素色衣服的人低着头走,有的手里攥着纸钱;穿蓝色工装的师傅推着小车,车上堆着碗碟,嘴里喊着“让让,让让”;还有路过的大妈,掏出手机对着灶台拍,嘴里念叨“乖乖,这么多口大铁锅,得煮多少菜啊”。我当时就纳闷,邵东办葬礼向来讲究,但这么大的阵仗,到底是谁家?
直到第二天听菜市场卖菜的阿姨说,逝者是李伯亮,就是开建筑公司那个。我才恍然大悟——难怪这么隆重。之前我家小区装电梯,地基工程就是他公司做的,工人师傅说“李总要求严,差一厘米都得返工”。而且大家都知道,他是邓伟明的连襟,邓伟明可是邵东有名的首富,去年还上了财经新闻。
更让人咋舌的是今年春天的事。当时听说李伯亮赌钱输了5000万,我还跟老公说“这下他公司该受影响了吧”,结果没过俩月,就见他公司的工程车还在给新楼盘运材料。后来才明白,对他们这样的家庭来说,5000万可能真不算啥。
不过要说这场葬礼这么火,光有钱还不够,邵东的老规矩才是关键。我婆婆就是邵东农村的,去年我公公去世,她非要办得风风光光,说“要是办得寒酸,邻居会说我不孝,孩子在村里也抬不起头”。最后光是请人、买菜、搭棚,就花了12万,还是找我老公兄弟俩凑的钱。
邵东人对葬礼的重视,真不是外人能懂的。就像这次李伯亮的葬礼,光宴席就摆得让人眼晕。我表哥去帮忙了,他说街上摆了足足两百多张桌子,后来人太多,又加了不少,流水席从早上开到下午,一波人吃完,收碗的师傅立马擦桌子、摆新碗,下一波人接着坐。
他还拍了灶台的视频给我看:十几个用砖头垒的灶台,每个灶上都架着比脸盆还大的铁锅,厨师穿着白褂子,拿着大铲子翻炒,汗顺着脸往下滴,旁边的水桶里泡着毛巾,擦完接着炒。地上堆着成箱的“芙蓉王”,25块钱一包的烟,每桌都放两包,白酒是本地卖得不错的牌子,每桌两瓶,菜全是硬菜——扣肉肥而不腻,红烧肉炖得软烂,连青菜都炒得油亮。
最让人开眼界的还是出殡那天的“二龙杠”。我表嫂去看热闹了,她发的视频里,32个轿夫穿着明黄色的衣服,料子看着就好,腰间系着红绸带,走路时步子迈得整整齐齐。那棺轿更气派,深棕色的木头,上面雕着两条龙,龙眼睛是用红漆点的,看着特别精神。
表嫂说,她问了旁边的老人,才知道这“二龙杠”在湖南很少见,大多在山西那边才有,32人抬轿更是邵东几十年没见过的场面。出殡的时候,跟着看的人挤得里三层外三层,有人举着手机拍,还有人跟着队伍走,嘴里还说“这辈子能见到这阵仗,值了”。
除了这些,李家还请了人来表演。我邻居家的闺女去看了,说有歌手唱《父亲》,唱得台下好多人哭;还有人跳民族舞,衣服五颜六色的,转起来特别好看;最有意思的是小品,演的是邵东人办酒的趣事,逗得人哈哈大笑,可笑着笑着,又想起是葬礼,赶紧收住笑。
这事传到网上后,我也看了不少评论。有网友说“李伯亮生前为邵东做了不少事,办个体面的葬礼应该的”,我挺认同这话——他公司给不少人提供了工作,我堂弟就在他公司当司机,一个月能挣6000多。
但也有网友说“太浪费了,普通家庭学不起”,这话也没错。就像我婆婆办葬礼,花了那么多钱,最后还欠了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其实葬礼再隆重,逝者也不知道,还不如生前多尽孝。
现在想想,这场葬礼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邵东的老传统,也照出了大家对“怎么尽孝”的不同看法。我觉得,尊重传统没错,但也没必要打肿脸充胖子,毕竟日子是自己过的,只要心里有逝者,简单点也挺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