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认怂?

贸易战中不可轻易误判对手已经撑不住

梅新育


(本文收录于《梅观世界》专栏,内容仅在今日头条发布。)

特朗普认怂!

——从4月17日(当地时间)到22日,[①]从特朗普本人到财长贝森特,美国政府决策层对中国贸易公开表态明显温和软化了许多。

4月17日,特朗普在总统办公室接受采访时表示不想继续提高对华关税了,因为这可能会使两国之间的贸易陷入停滞。

4月22日,特朗普进一步对记者宣称与中国相处得不错,同中方谈判时不会采取强硬态度;对华145%关税确实过高,中美达成协议后美国将大幅度降低对华关税,但不会降到零;……

同日,被视为美方关税谈判负责人的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华盛顿由摩根大通举办的一场闭门私人投资会议上表示,他预计这场对华贸易战在“极短时间内”将会缓和。

同日,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Karoline Leavitt)在记者会上表示,特朗普希望人们知道,美国政府“在与中国达成潜在贸易协议方面进展顺利”,并且正在为达成潜在协议“奠定基础”。

4月23日,《华尔街日报》发出独家报道,称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正考虑大幅削减对中国货物征收的高额关税,最多可从当前的145%降到50%—65%之间。

……

博主:不可轻易判断特朗普政府认怂

当地时间4月22日,特朗普在白宫接受采访。 视频截图

从大陆到台湾,从中国国内到国际社会,从普通网民到政界人士,普遍将这些表态视为特朗普在这场关税战中“认怂”的标志,以至于4月23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环球时报》记者专门就此向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提问。

在我看来,特朗普和美国政府其他人士的相关表态再次证明,我国在这场全覆盖关税战中赢得了初步胜利,顶住了特朗普“交易的艺术”上来就是极限施压“三板斧”的排山之力,迫使对方不得不放弃一举逼迫中方认输的打算,但绝不表明美方放弃了逼迫中国就范的打算,更不表明特朗普的政治基础已经动摇而“撑不下去”。实际上,特朗普的选民基础并未动摇,特朗普-共和党阵营在立法和人事方面取得的进展还增强了其权力。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强调对美贸易战、整个新冷战是“总体战+持久战”。

首先,通观特朗普及其内阁其他高层人士的表态,我们不难发现,对方并未放弃逼迫中国就范的目标。特朗普4月22日答记者问时确实讲了对华达成协议后将大幅度降低关税,但他同时也明确表示,中方必须同美达成协议,否则无法同美做生意;若不同美达成协议,就按美方说的办,美才是定规矩的一方。如此霸权主义风格浓重的发言,我们怎能认为他已经“认怂”?

再看美国媒体报道的美国财长贝森特4月22日摩根大通闭门会表态,我们可以看得更加清楚。他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与中国就此类协议的谈判尚未开始,……——美国财长的表态是可能在两三年内达成中美全面协议,我们岂能以为特朗普的片言只语就标志着美国政府“认怂”?

博主:不可轻易判断特朗普政府认怂

美国财政贝森特

审视特朗普-共和党阵营的政治基础。无需否认特朗普政府发动此次全覆盖关税战存在众多轻率和章法混乱之处,也无需否认他短短数日就退缩实行区别性暂停和豁免电子产品“对等关税”,以及这两天宣称与中国达成协议之后会大幅度降低对华关税,等等,都重创了外部世界和很多美国国民眼里特朗普政府和美国国家的威信;但这些挫折,外加美国一些地方这些时出现的超市抢购、街头游行示威等等现象,目前和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无法动摇特朗普-共和党阵营政治基础、从而使之无力继续推动其激进的贸易政策,目前更不足以据此断言特朗普-共和党阵营在明年中期选举、2028年大选中的前景已被断送。

且不提即使美国民主党能够在2026年底中期选举、2028年底大选中成功击败特朗普-共和党,已被深刻改变的全球贸易体系届时也不可能回到从前,正如2021年拜登政府就任之后并未如许多人所期望的那样全面取消特朗普第一任期额外加征的关税;目前来看,特朗普-共和党阵营的政治基础仍然相当稳固。

因为特朗普及其社会基础MAGA运动在美国民众中代表性十分广泛,因为特朗普已经在事实上将美国共和党改造成为“特朗普党”,因为特朗普-共和党阵营在2024年美国大选中赢得了包揽国会众参两院和州长职位多数的全面胜利,外加最高法院的多数派地位,因为作为反对党的民主党在可预见的未来尚难迅速走出内部全方位混乱状态而有效制衡特朗普-共和党阵营,……我们要看到一贯反特朗普的美国主流媒体对其关税战的口诛笔伐和街头游行示威,也要看到发动关税战以来这段时间里他在巩固、扩大权力基础等方面的重大进展,以及他在大规模体育赛事露面时全场数万观众起立欢呼的人气。

博主:不可轻易判断特朗普政府认怂

口若悬河的白宫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

博主:不可轻易判断特朗普政府认怂

白宫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抵制中国是工作,穿中国衣服是生活

就清除掣肘、巩固扩大权力基础而言,发动关税战后一周之内,特朗普阵营就在众议院通过了两项重要法案,其一是HR 1526 法案,限制地方法院法官在全国范围内发布命令阻止总统政策的权力,一旦在参议院过关而落地成为美国正式法律,特朗普在发布总统令施政时就可以摆脱民主党执政时任命安插的众多地方联邦法官狙击,消除“政令不出白宫”现象。而由于共和党在参议院拥有53个议席,占据相对多数地位,这项提案大概率能顺利通过参议院表决。

其二是《保障美国选民资格法案》(SAVE法案)要求个人在注册联邦选举投票时提供美国公民身份的书面证明,如护照或出生证明,并要求各州从选民名册中移除非公民。这项法案如能通过参议院表决,与特朗普政府正在雷厉风行执行的大规模驱逐非法移民相结合(据报道目前已对140万人签发驱逐令),可望在未来的美国选举中减少数百万张、乃至上千万张民主党选票。

此后,特朗普阵营又成功地向纽约州总检察长利蒂希娅·詹姆斯(Letitia James)等特朗普政敌发起了政治打击。这个黑人女检察官是前几年民主党阵营对特朗普及其家人实施政治迫害的头号司法打手,给特朗普罗织了贷款欺诈等罪名;特朗普政府如能把她彻底打倒,对巩固、增强特朗的权位和震慑特朗普反对派意义重大。就在这个月(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司法部以涉嫌抵押贷款欺诈、伪造文件及向金融机构作虚假陈述等罪名,如果罪名成立,她将面临30年徒刑和上百万美元罚款。

博主:不可轻易判断特朗普政府认怂

美国纽约州总检察长利蒂希娅·詹姆斯

即使在这一届特朗普政府任内美国发生经济衰退,在当前美国社会极度撕裂的环境里,也未必就能确保特朗普-共和党阵营在2028年大选中败北。回顾当年台湾地区选举中的“肚皮扁扁,也要选阿扁”口号,就不难理解这一点。

回顾历史,美国内外众多舆论将此次全覆盖关税战与1971年推出“新经济政策”最终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尼克松冲击”相提并论,而在1972年的连任竞选中,尼克松在50州(外加首都华盛顿)538张选举人票中赢得49个州501张,民主党候选人乔治·麦戈文仅仅赢得马萨诸塞州和华盛顿的17张选举人票,如此压倒性优势,在美国历史上几乎空前绝后,只有已故的罗斯福能够媲美。

在这种情况下,认为特朗普发动全覆盖关税战后不到3周就已经动摇了自己的政治基础,实属盲目乐观的误判,将误导我们应对这场关税战、乃至整个新冷战的策略。无论是应对这场关税战,还是整个新冷战,我们都应坚持“总体战+持久战”的认识,夯实基础,先求不败,然后求胜。

(上今日头条、看深度好内容;

更多深度好文,就在深一度频道。)

(初稿2025.4.23,修订2025.4.24,仅代表个人意见)




[①] 本文中美方表态、事件发生时间无特别标注者均为当地时间。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