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是王毅外长刚从欧洲赶回来,马不停蹄就奔赴吉隆坡参加。这个时间点本就关键,现如今一边是美国在全球挥舞关税大棒,四处点火;另一边,东南亚国家普遍希望加紧和中国的合作,寻找稳定出路。所以中国—东盟这场会议,可以说既是中国主动出击稳定外部环境的举措,也是一场地缘博弈中的主动出牌。


行程结束,王毅离开吉隆坡,临走前公开点名美国,不许做一件事


从成果来看,王毅外长此行主要办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就是中国和东盟之间的合作成果。王毅外长明确指出,中国和东盟有着“强烈的团结合作、共迎挑战”的共同意愿。这种话,不是场面话,而是背后有实打实的内容支撑。比如,中国和东盟要继续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这是直指美国对华打关税战的一种应对方式,不玩脱钩那一套,而是继续加强亚太区域合作。


此外,中方和东盟也定下了未来5年的合作目标。这正是要让美方看明白,中国和东盟的合作不是“口头游戏”,是动真格的。5年时间,中国和东盟会在贸易、基础设施、数字经济、安全等方面,稳扎稳打,不仅要稳住自己,还要带着整个东亚走出自己的路。


第二件事,则是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碰面。我们知道,自打特朗普重回白宫,他就一直在念叨着“访华”,在这种情况下,鲁比奥显然是希望能与我方尽早实现沟通,不过这位国务卿早就在咱们中国的制裁名单上挂着呢,压根儿不让他入境,所以这次外长会就成为他不可失的机会。


行程结束,王毅离开吉隆坡,临走前公开点名美国,不许做一件事


第三件,则是王毅外长和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的接触,这一段看似温和,其实也有较劲的意味。王毅外长用了“妥善管控分歧,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推动中澳关系发展”这句话,说白了就是:别把事闹大,我们还得往前看。原因也很简单:澳大利亚这几年在中国周边搞了不少动作。前脚说要搞好关系,后脚军舰就在南海挑衅,还扬言要逼中国企业放弃达尔文港的99年租约,要知道,这是有合同的,签了白纸黑字的,而且是澳方当年主动拍板的。但现在因为美国的插手,澳大利亚就要找中国麻烦,这自然不合规矩。


当然,王毅外长这次没当面把话说死,毕竟现在澳总理阿尔巴尼斯正在访华,不宜搞得太僵。而澳方也很识趣,外长黄英贤就说了,要“继续接触中国”“加强合作”“管控分歧”,这等于表态了,咱们还是要往前走的。澳方不想破局,是因为他们知道,光靠自己搞不动港口,想靠美国援助?美国一分钱都不愿意掏,还是得靠中国资本和技术来把事做起来。所以王毅外长这次的“留情面”,背后是清醒的战略判断。


更值得注意的,是王毅外长离开前对美方进行的一次点名,并且说了一句很关键的话:冷饭别炒了。这句话,是王毅外长在谈“南海仲裁案”的时候说的,意思很直接,就是让美国别再借着“南海仲裁案”搞事情。中方立场说得很明白,那是张废纸,非法、无效,中方根本不接受、不承认。王毅外长还反问,美国那些小礁岩、日本那块桌子大小的冲之鸟礁,你们自己都要主张200海里,那又凭什么让中国退?这话说得够呛,不仅戳破了双标,还让美国和日本当场哑口无言。


行程结束,王毅离开吉隆坡,临走前公开点名美国,不许做一件事


这番硬怼,其实还包含一层信号:南海已经不是当年那片“任人宰割”的水域。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2009年还在发声明抗议的那个角色。如今,我们修了岛、建了跑道、配了码头,南海的格局已经被重塑。这些年,美日搞“小动作”,中方就用“大动作”回应;他们讲“虚假的法理”,我们用“真正的实践”应对。


所以,王毅外长这次重申中方立场,就是要告诉那些爱炒旧账的国家:你们要继续折腾,中方也不是没有后手。如果真逼急了,中方也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今天你用仲裁案压我,明天我就拿你们的礁岛来说事。中方讲理,国际舞台上,靠的是道理,更是底气。王毅临走前点名美国,不许在南海仲裁案上炒冷饭,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中方底线的再次确认,南海不是你们随便指手画脚的地方。


行程结束,王毅离开吉隆坡,临走前公开点名美国,不许做一件事


总之,这场外长会,中方赢的不只是话语权,更是主动权。南海问题中方态度坚定,东盟关系稳步推进,对美关系冷静务实,对澳关系点到为止。一场会议,四方博弈,王毅用一场清晰明确的外交发言,把该讲的都讲明白了,把该画的红线也划出来了。接下来看谁真想合作,谁还想搞事,中方话已经亮明,就看美国究竟能不能听懂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