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387亿美元,较8月末上升165亿美元,升幅为0.5%。同期央行数据显示,9月末黄金储备为7406万盎司,上月末为7402万盎司。

9月末外储规模出现一定幅度上升,主要受全球金融资产价格上涨带动。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首先,受美联储重启降息等带动,9月全球主要股指普遍上行,美债收益率走低,美债价格上扬。这些都会带动我国外储投资的金融资产估值增加。

不过,受前期美元贬值幅度巨大、对美联储降息等利空因素充分消化,以及未来美元降息路径较为温和等影响,与8月末相比,9月末美元指数仅下跌0.03%,基本保持不变。

王青称,这意味着此前因美元大幅贬值、带动我国外储中非美元资产估值上升的影响在9月显著消退,是当月外储规模升幅较上月收窄的一个原因。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分析,从汇率折算角度来看,随着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消息被市场逐渐消化,9月份美元指数震荡调整,从月中低点向上蓄力,给外汇储备中的非美货币资产估值带来一定压力。与此同时,从资产价格变化角度来看,月内全球金融市场资产价格总体保持涨势,资产价格重估提升了外汇储备规模。两个因素综合作用,使9月份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继续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9月末,我国外储规模已连续两个月升至3.3万亿美元之上,创2015年12月以来最高,较上年末也大幅增加1363亿美元。

王青认为,背后主要是受年初以来美元大幅贬值,美债收益率显著下行,以及全球主要股指上涨带动。

按不同标准测算,当前我国略高于3万亿美元的外储规模处于适度充裕水平。展望未来,王青称,外储规模有望保持基本稳定。在外部环境波动加大的背景下,适度充裕的外储规模将为保持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水平提供重要支撑,也能成为抵御各类潜在外部冲击的压舱石。

黄金储备方面,2025年9月末官方黄金储备连续第11个月增加,但增量连续第7个月处于低位,符合市场预期。

9月美联储宣布降息,美国政府持续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独立性施加压力,加之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居高不下,带动当月国际金价涨幅明显扩大。

最新数据显示,10月7日,纽约期金历史首次触及4000美元/盎司整数大关,日内涨幅0.55%,年内大涨逾50%。现货黄金报3976.94美元/盎司,同样创下历史新高。

从短期来看,9月份金价累计涨幅超过10%,创14年最大月度涨幅。黄金储备为连续第11个月增持黄金,但增持规模略低于近几个月环比增加6万到7万盎司的水平。

庞溟认为,这显示出央行继续在优化储备结构、扩大黄金储备规模和控制增持成本等目标间取得动态平衡,以更好地进行投资组合流动性管理、规避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和市场风险、对冲其他类别金融资产波动性。

他认为,从中期看,预计各国央行和投资者将会继续增持黄金投资,并以其投资需求和避险需求持续为金价提供支持。从长期看,黄金在避险、抗通胀、长期保值增值等方面仍存在不可替代的优点,兼具金融和商品的多重属性,因此,我国央行推进国际储备多元化、在组合配置中加入和动态调整黄金储备的战术操作不会改变,持续增持黄金的战略方向也不会改变。

王青也认为,近期央行继续增持黄金,主要原因是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这意味着从控制成本角度出发暂停增持黄金的必要性下降,而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增持黄金的需求上升。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