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水财经社 何离
“刚搭好帐篷就飘来隔壁的咖啡香,抬头是茶园云海,低头能摸见露水,这体验比花六百块住快捷酒店值多了。”
10月3日,在福州隐野茶谷营地,来自厦门的露营爱好者刘女士一边固定帐篷防风绳,一边展示她的“移动套房”——带遮阳天幕的双人帐搭配充气床垫,侧边还挂着折叠餐桌和露营灯,“这一套装备花了两千多,但国庆四天三夜的总成本,比住两晚景区酒店还是便宜很多。”
这个国庆长假,全国很多景区外都出现了一波“帐篷大军”。福州梁厝历史文化街区“帐篷森林”绵延数百米,闽侯不离岛营地也是遍地都是露营灯,游客用帆布与支架搭起的临时居所,正在无声对抗着酒店市场的“坐地起价”。
帐篷围城
9月28日启动的“有福之州乐享国庆”露营主题活动,让福州梁厝街区的阿雅营地彻底火了。
据福州新闻网10月7日报道,尽管假期阴雨不断,营地超八成营位仍被提前预订,国庆前6天更是天天满客,很多小朋友觉得,和爸爸一起搭帐篷比住酒店好玩一百倍!
露营热潮已从沿海蔓延至全国。南方都市报10月11日的数据显示,国庆期间京东户外鞋服销售额同比增长55%,睡袋/吊床销量暴涨46%;唯品会的户外桌椅销量也攀升47%,迪卡侬门店客流量创下全年峰值。
艾媒咨询5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已达2139.7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突破1.1万亿元。
“魔改帐篷”成为年轻群体的新潮流。在小红书的露营笔记里,卡式炉、摩卡壶、折叠投影仪已成标配,更有玩家加装太阳能充电板和小型冰箱,把帐篷打造成“流动套房”。
以前露营是吃苦,现在则是精致体验。对于现代化的露营装备来说,全套重量才12公斤,却能享受到酒店千元套房的舒适度。
价格刺客
帐篷大军的崛起,说明年轻游客群体已经开始对假期酒店乱涨价开始说不了。
9月29日环球网曝光了一则案例。长沙黄女士通过平台以160元预订郴州欢漫酒店的房间,三天后竟被酒店以“价格标错”为由强制取消,同款房型当时已涨至640元,涨幅达300%。
类似的“订单刺客”并非个例。苏州消费者李女士支付516元预订的国庆房间,十分钟后就被取消,重新预订价格飙升至927元。
涉事商家坦言,低价房源本就是引流噱头,涨价才是“正常操作”。但是这种行为是严重不讲诚信和违约行为,消费者可依据《民法典》要求赔偿,若被认定为欺诈,还能获得三倍赔偿。
数据揭示了更普遍的涨价潮。旅智科技10月17日发布的《2024国庆假期中国住宿业经营报告》显示,全国酒店平均房价(ADR)虽仅301.9元,但民宿均价高达382.1元,800元以上高端民宿入住率仍达54%。
而酒店之家驿镜平台的数据显示:国庆期间全国酒店平均房价实际达367.55元,热门景区周边溢价普遍超过200%,部分网红城市的经济型酒店价格甚至超过平日四星级酒店。
涨价也就算了,质量和服务总要到位吧?但事实上,越是假期高价,酒店的服务质量就越差,好像游客就是冤大头,不管多贵多差都要忍者。
比如一些游客被强制取消订单后被迫预订高价房间,却发现新酒店“床单有污渍,淋浴水温忽冷忽热”;还有游客吐槽涨价后的旅馆“连免费矿泉水都要额外收费”。
这种“质劣价高”的体验,正消磨着游客对酒店行业的信任。
成本账革命
年轻游客认为,与其为酒店溢价买单,不如把钱花在自己身上。
我们可以算一笔经济账,在网上全套露营装备花费不到3000元,国庆带父母露营4天,加上食材总共才花800元;而去年同期,一家三口住景区酒店两晚就花了2100元。
艾媒咨询的消费画像印证了这一转变。2025年露营爱好者中,31-40岁群体占比46.5%,已婚已育家庭达72.9%,他们更看重消费性价比与家庭体验。这种需求推动露营从“小众运动”转向“大众休闲”,44.9%的爱好者会购买折叠桌椅,42.1%的人必备专业帐篷,轻量化、模块化装备成为市场主流。
酒店行业的结构性变化也佐证了消费转向。酒店之家驿镜数据显示,国庆期间三线城市酒店入住率达70.84%,远超去年的59.7%;四星级酒店预订热度同比上涨36%,而豪华型酒店均价从932元跌至871元。
游客已经不再为品牌溢价买单,而是追求服务与价格的匹配。
帐篷大军的崛起,也给酒店行业敲响了警钟。尽管国庆酒店整体入住率达69.78%,RevPar同比增长24%,但与2019年相比仍有9%的差距,核心原因在于“价格驱动的增长不可持续”。
旅智科技的数据显示,100-200元档位的酒店房间占比持续上升,民宿市场更是0-300元低价房源占据主流,这表明消费者用脚投票选择了性价比。
(本文配图均来自网络,与文章内容无关联,若有不便,请联系侵删。全球市值研究机构深水财经社独家发布,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