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为何在加勒比海频繁活动

近期,美军在加勒比海周边动作频频,《纽约时报》称特朗普签署了一项秘密指令,要求五角大楼对某些被美国视为“恐怖组织”的拉丁美洲贩毒集团使用军事力量。

所谓打击跨国毒贩问题,本质上是美国对拉美国家主权的“再嵌入”,为军事行动提供合法性。

自9月份开始,美军多次在南加勒比海袭击从委内瑞拉出发的运毒船,打死打伤多人,并表示不排除直接攻击委内瑞拉境内的毒品基地。

美国国防部长(或许应该称“战争部长”)赫格塞斯更是亲临加勒比海属地波多黎各,他在一艘军舰上向海军陆战队士兵讲话,称“你们在加勒比海的部署不是训练”。

作为应对,委内瑞拉启动首轮民兵组织动员工作,总统马杜罗表示将于月底举行全国民防演习。

总而言之,美国收紧对周边国家控制的意图十分明显——假如一定要打一仗,特朗普政府更希望在身边立威。

美军为何在加勒比海频繁活动

特朗普将对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的悬赏金额提高至5000万美元。

有一种观点认为,特朗普及其外交团队具有典型的“新门罗主义”倾向。

所谓“门罗主义”,最早源自1823年美国第五任总统门罗发表的国情咨文,他提出“美国不干涉欧洲事务,欧洲列强也不得干涉美洲事务”的想法,宣告“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

门罗表示,倘若欧洲国家进一步对北美或南美的土地进行殖民,对其政权进行干预,都将视为侵略行为,美国政府会介入。

这种把拉美乃至西半球变成自己势力范围的主张被称作“门罗主义”。

说来有趣,一百多年前美国“门罗主义”立威的关键一仗也是因为委内瑞拉——1902年委内瑞拉债务危机期间,德国、英国、意大利曾动用武力逼迫委内瑞拉还债,派出军舰对该国实施海上封锁。

面对咄咄逼人的欧洲列强,美国派出军舰到相关海域与欧洲列强对峙,声称如果德国人登陆委内瑞拉,美国定会参战。

强大压力之下,欧洲三国决定妥协,于1903年2月19日解除封锁,此次军事干预让美国声望大涨,渐渐获得了在西半球行使“国际警察权”的权力。

简单来说,在两次世界大战“问鼎中原”之前,美国其实也没闲着,而是把主要精力用在整合美洲身上,先办好自己身边的事情。

美军为何在加勒比海频繁活动

1905年的一幅政治漫画,描绘了山姆大叔跨越美洲,挥舞着一根标有“门罗主义”的大棒。

二者是美国从区域霸权走向全球舞台的转折点,之后华盛顿便渐渐忽视了美洲的小伙伴们,“门罗主义”名存实亡。

二战结束至今,“马歇尔计划”大力扶持的对象是欧洲,产业转移的对象是日韩和中国,拿军事援助最多的是以色列和乌克兰……

到头来美国的“美洲政策”只剩下一个防止非法移民流入,以及中情局频繁发起的颠覆美洲反美执政者的军事行动。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美国越是打压美洲左翼,左翼力量就越是在拉美发展壮大,让华盛顿头疼不已。

拉美左翼普遍反美或厌美,右翼则亲美,而现阶段除阿根廷米莱政府外,拉美基本都是左翼政府掌权,跟特朗普并不对付。

于是特朗普便挥舞起两根大棒——50%的关税大棒砸向巴西,军事威胁的大棒则砸向尤其不听话的委内瑞拉。

有观点认为,特朗普就像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关税政客一样,怀揣着孤立主义梦想:东边是大西洋,西边是太平洋,中间是连绵的麦田,经济结构对外隔绝。

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将拉美变成“后花园”和“提款机”,使其沦为美国的经济附庸,那就更好了。

美军为何在加勒比海频繁活动

卢比奥为古巴裔,他的父母在卡斯特罗掌权前赴美,特朗普用他主要就是为了处理拉美事务。

那么美国有没有可能直接对委内瑞拉发起一场“特别军事行动”呢?

可能性比较小,除非委内瑞拉国内有明显的反对派力量。

历史上美国介入他国内政时,都喜欢找个“抓手”,以彰显所谓的名正言顺。

当下西方总是批评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其实美国发起的“特别军事行动”一点不比俄罗斯少。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猪湾行动。

美军为何在加勒比海频繁活动

苏联T-34坦克支持下的古巴士兵向登陆的雇佣兵军团发起进攻,1961年4月19日

六十年代初,在卡斯特罗影响下,拉美多国爆发了反政府游击战,这让美国高度警惕,认为是苏联势力对美洲大陆的一次全面进攻。

慌乱之中,美国政府一边提出各种援助拉美的经济计划,一边由中情局出面召集流亡美国的古巴人,组成规模约1500人的雇佣兵军团,试图颠覆卡斯特罗。

之所以采取雇佣兵而不是直接军事介入的方法,是因为当时第三世界国家革命浪潮此起彼伏;一旦美军公然入侵古巴,政治上带来的负面影响将难以接受。

因此肯尼迪思索再三,还是选择了中情局的方案:先培植并运送一批古巴雇佣兵登陆,成立反政府组织,然后以该组织的名义向美国求援(类似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向莫斯科发邀请),这样美国便可以光明正大向古巴派遣海军陆战队介入了。

实际上,类似的把戏中情局已经玩过好几次,像1953年的伊朗、1954年的危地马拉,都是上述套路。

1961年4月17日, 猪湾登陆作战正式打响。

受美国支持的古巴雇佣兵被编为一个突击旅,下辖4个步兵营、1个空降营、1个炮兵营和若干个装甲小分队;在美海军的护送下,这支队伍赶赴古巴岛南侧防御薄弱的猪湾地区登陆。

中情局给他们定的任务是控制并武力保卫一个临时机场,行动成功后,美军将用飞机把位于迈阿密的古巴流亡政府送往该地,让他们从古巴本土向美国发出求援电报,继而由枕戈待旦的美海军陆战队接手作战任务。

一开始,中情局希望说服白宫批准让部分美军直接参与登陆行动,不过肯尼迪总统否决了这一提案。

前期登陆作战阶段,总统仅同意由美国海军提供补给支持,必须等到雇佣兵军团站稳脚跟、流亡政府从古巴岛发出来求援电报,美军才能正式介入。

在苏联情报系统支持和卡斯特罗亲自指挥下,古巴仅用两天时间即全歼登陆的雇佣兵军团,其中高达1200余人被俘。

为了换回这批俘虏,美国政府向古巴支付了6200万比索的药品和食品,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支付战争赔款。

作战行动期间,眼看雇佣兵战五渣的水平,心急如焚的中情局强烈要求已准备就绪的海军陆战队进去救场,遭到肯尼迪总统断然拒绝。

如果我们替肯尼迪准备一句台词,大致应该是——

美军为何在加勒比海频繁活动

猪湾事件后,美古关系彻底破裂,古巴开始向苏联“一边倒”,成为美洲首个社会主义国家。

肯尼迪震怒之下解雇了中情局局长和两位副局长,要求中情局自我反省,准确理解自己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美古关系破裂,苏联与卡斯特罗政府为一劳永逸的解决古巴安全问题,决定向古巴岛部署中程导弹及核弹头,从而导致了次年古巴导弹危机的爆发。

美军为何在加勒比海频繁活动

委内瑞拉T-72坦克

与古巴相比,委内瑞拉有十几万现役军人,坦克飞机一应俱全,实力并不弱,想征服这样一个中等国家绝非易事。

特朗普要是不信邪,不妨就再尝试一次,世界静观其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