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夏能源网

西班牙首相佩德罗·桑切斯最近很忙。

西班牙国家队第四次夺得了欧洲杯,佩德罗-桑切斯亲自接见了队员们,给予盛赞;而就在这之前几日,佩德罗·桑切斯和工业和旅游大臣霍尔迪·埃雷乌还出现在西部地区卡塞雷斯省的纳瓦尔莫拉德拉马塔市(Navalmoral de la Mata)。

这座西部小城因首相的到访而热闹非凡。在这里,桑切斯与远景科技集团董事长张雷,一同出席了远景动力投建的超级电池工厂奠基仪式。

桑切斯称,这一项目是西班牙政府以绿色和数字化方式实现西班牙再工业化的“最佳范例”。

如果前者给西班牙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那么后者则是实实在在的制造业回报和物质满足。

中国锂电出海之路,长期充满挑战。这一西班牙工厂的投建对于电池厂商出海而言,可以说是一剂提振信心的“良药”。背后也可一窥中国锂电出海三大趋势:

趋势一:磷酸铁锂将成主流

华夏能源网&华夏储能(公众号hxcn3060)注意到,此次远景动力在西班牙投建的超级电池工厂所生产的产品为磷酸铁锂电池,计划2026年投产,这也是欧洲首个磷酸铁锂电池超级工厂。

当前,在锂电池行业,磷酸铁锂和三元锂技术一直“此消彼长”。以特斯拉为首的海外车企多采用三元锂电池,而国内车企多采用磷酸铁锂电池。而在近两年,为了拿下海外车企大单,一些国内电池厂商同时布局两种路线。

重要转折点出现在今年。5月,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要求4680大圆柱电池开发团队在年底前实现降本;7月中旬,再次敦促生产团队,并下达了“最后的通牒”。(查看此前报道:《为了4680电池量产突破,马斯克立下“军令状”》)对此,外界解读为,如果不能按期完成,马斯克可能会放弃内部生产4680大圆柱电池的计划。

特斯拉大圆柱电池采用的正是三元锂技术路线,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三元锂电池的当前面临的“窘境”:经过多次技术迭代的磷酸铁锂电池,不仅在成本、安全性上保持优势,而且在能量密度上已经和三元锂电池不相上下。

市场永远是最聪明的。磷酸铁锂优异的竞争力也让许多之前三元锂的拥趸开始发生转向:

6月初,Stellantis、梅赛德斯-奔驰和道达尔能源联合成立的电池公司ACC出于成本等因素考虑,宣布停止在德国和意大利建设电池工厂建设,并考虑转向生产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

6月中旬,康明斯、戴姆勒卡客车和佩卡达成协议,将在美国密西西比州投建一座21GWh的工厂,生产具有差异化的磷酸铁锂电池,服务北美商用车客户;

7月初,韩国电池巨头LGES宣布,将向雷诺公司旗下的电动汽车子公司供应磷酸铁锂电池,据称这是公司首次大规模供应磷酸铁锂电池。

此次开工的远景动力西班牙工厂并未披露其产能的具体应用场景,但考虑到远景动力已有的欧系车企客户,未来其西班牙工厂供给欧洲整车厂商的可能性很大,这意味着磷酸铁锂阵营进一步扩大。

趋势二:技术及产能出海应对贸易壁垒

国内锂电池厂商谋求出海,选择的路径包括产品出海、技术输出出海、产能出海三种方式,挑战及难度递增。

锂电池产品出海是国内锂电厂商最早的出海方式。但全球贸易格局之下,产品出海近年来遇阻。

欧洲“胡萝卜+大棒”的政策导向,表明其期望在保障本土供应链安全的前提下引入中国电池技术与产业链优势。一方面,欧盟拟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关税,旨在限制中国电动汽车产品及电池的出口;另一方面,欧洲各国纷纷出台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刺激政策,以支持本土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国内整车企业以及电池企业启动了出海2.0版本——产能出海和技术出海。

据东兴证券,早在2018年,电池厂商就已开始在欧洲规划布局产能,远景动力、宁德时代(SZ:300750)、国轩高科(SZ:002074)等是最早的探路者,随后,亿纬锂能(SZ:300014)、蜂巢能源、中创新航(HK:03931)等厂商也宣称加大在海外产能的布局。

早在2019年,宁德时代就在德国投建了首座海外电池工厂,工厂在去年正式投运。去年,宁德时代宣布其位于匈牙利的电池工厂开始建设,年产能规划达到100GWh。

远景动力作为全球化布局最广的电池企业,已在全球设有13大生产基地和多个研发与工程中心,包括中国、日本、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西班牙是其在欧洲建设的第三座电池超级工厂。

然而,国内电池企业的海外投资建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尤其在美国市场。美国现行的《通胀削减法案》(IRA法案)规定,如果电动汽车的电池组件和原材料来自“外国敏感实体”,该电动汽车将不能享受税收减免政策。也就是说,如果国内电池厂商想要获得相应的政策优惠,只能通过与本土企业合作或北美建厂的方式。

为此,技术出海则成为了中国企业“曲线救国”的出海路径。

技术出海主要是指国内电池厂商通过技术授权、合作研发、服务支持等方式参与到合作伙伴的电池工厂建设中。例如,在福特在密歇根州马绍尔市投建的电池工厂,康明斯、戴姆勒卡客车和佩卡在密西西比州投建的21GWh电池工厂,分别由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以技术出海的模式参与其中。

《2023—2024年中国汽车动力电池及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年度报告》显示,共有42家动力电池企业布局欧洲,中国企业达到10家;28家动力电池企业布局北美地区,中国企业为4家。

可见,“全球化”已成为头部电池企业竞争的关键“长板”。

趋势三:选址逐渐趋同

电池企业在欧洲布局时主要考虑的几个方面:地理位置、产业基础、经济及政治环境、人力资源以及相关政策。

远景动力此次选址在西班牙也是经历了一番考量。

首先,从地理位置上讲,西班牙临近直布罗陀海峡,港口丰富,总计有95个,有着地中海西部沿岸最大的集装箱集散码头——巴塞罗那港,这也帮助西班牙汽车产业链的出口。不仅如此,西班牙拥有丰富的风光资源,能源成本是德国的四分之一,这为未来产业链的脱碳奠定了基础。

其次,从产业上讲,西班牙是欧洲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大汽车及电动汽车制造国,西班牙拥有成熟的汽车工业基础,是德、法、美汽车品牌的重要海外生产基地,全国共约1000多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再次,从经济上讲,西班牙是欧盟的第四大经济体,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化工等方面具有强劲的实力。在2023年,中国对西班牙的汽车出口实现了翻倍增长,增幅达到108%,使中国超越了法国,成为西班牙的第二大汽车进口国。

最后在政策上,西班牙政府对于外国企业建厂提供的激励计划和优惠政策非常明确,其中在汽车领域,积极推动电动汽车、电池等关键部件的本土化生产。今年2月,西班牙工业贸易和旅游部决议批准了21家公司的26个电动和网联汽车的电池项目,其中就包括远景动力西班牙基地项目。

就目前看,国内电池企业在欧洲的基地主要集中在匈牙利、德国、波兰等国家。

长城证券发布的研报中,对匈牙利表示看好,该国汽车制造产业历史悠久,配套设施齐全,原材料丰厚,区位优势突出;政府专门制定了电动汽车发展规划;对中国友好、具备良好营商环境和投资优惠政策。

除此之外,非洲国家摩洛哥也是国内电池厂商近期关注的重点,这主要在于摩洛哥一直是法国、西班牙等西欧国家离岸外包的核心区域,北面与西班牙仅一水之隔,是非洲唯一与欧盟、阿拉伯国家、加拿大以及美国拥有自贸协议的签署国,同时汽车产业链比较完善,每年可以生产70万辆汽车,向欧洲供应的汽车数量超过中国和日本。

结语

当前,在海外投建电池工厂是许多国内电池厂商的野望,许多厂商也表示了有在海外建厂的规划,但是真正能够顺利落地的却很少,因为需要考虑企业自身综合实力,尤其是在全球化布局方面,需要系统化的经验作为支撑。

事实上,对于国内而言,大力发展电动汽车,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实现减碳,助推中国及全球的双碳目标,而不是一味地打价格战、抢占市场、无序竞争,更不应该将海外市场简简单单地视为躲开“内卷”的避风港。

怀抱出海建厂梦的中国品牌,未来只有坚定地恪守双碳目标,顺应“出海”大趋势,将自身的利益与海外基地本土规划相融合,才能更稳健地推动海外基地的建设。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